11月30日22時48分,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在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順利將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技術試驗衛星03星送入預定軌道,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首次發射任務告捷。機械工程學院科研團隊的兩項成果助力發射成功。
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高性能精密製造團隊智能製造技術與裝備課題組創新研發的「液體火箭發動機噴管數字化加工技術與裝備」,應用於130噸級泵後擺補燃循環液氧煤油發動機,助力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實現首飛。基於郭東明院士提出的高性能製造思想,應用賈振元院士提出的面形再設計製造理論,團隊王永青教授、劉海波教授等聯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西安航天發動機有限公司,攻克了大型複雜薄壁件測量-加工一體化系列關鍵技術,自主研製出17台套火箭噴管專用加工裝備。成果解決了我國新一代和重型運載火箭大推力液氧煤油發動機關鍵件研製與批產難題,先後應用於長征五號、長征六號、長征七號、長征八號等系列運載火箭發射任務,為我國重大航天工程的順利實施作出了重要貢獻。
本次發射所在的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有限公司二號工位,是國內第一個採用三平測發模式建立的火箭地面發射系統,是我國首個液體通用型發射工位,可兼容10家公司19個型號的火箭發射。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滕儒民老師團隊與中國一重集團(黑龍江)專項裝備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製的火箭發射固定台載荷試驗系統,作為通用型發射台安裝在二號工位平台,為一重集團製造的起豎架系統做重要的試驗支撐。
內容來源:大連理工大學新聞網
排版編輯:王增強 任亭鈺 李信怡
審核校對:凌曉瑕 王德丞
來源:大連理工大學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