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1月30日的日益臨近,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的行程安排引發了廣泛關注。他計劃先竄訪南太平洋的馬紹爾群島、吐瓦魯和帛琉,隨後「過境」美國夏威夷,這一舉動背後的真實意圖究竟為何?
台當局方面透露,大陸已經做好了相應準備,這一判斷又基於何種依據?與此同時,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在這個關鍵時刻出手,為中國大陸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他具體採取了哪些行動?
長期以來,民進黨當局一直將美國視為其「挾洋拒統」策略的重要支柱,妄圖依靠美國的力量來維持所謂的「台海現狀」。
解放軍連續兩次舉行的「聯合利劍」演習,卻讓島內的「台獨」勢力清醒地認識到,只要大陸下定決心,武力收台行動隨時都可以展開。在這樣的背景下,賴清德選擇在這個時間點竄訪南太島國並「過境」美國,無疑是在尋求美國的支持和庇護,以維持其所謂的「現狀」。
現實卻並非如賴清德所願。無論是美軍將領還是美國智庫,都不認為美國有能力阻止中國大陸收台。美軍印太司令帕帕羅近期就公開承認,由於彈藥庫告急,美軍在亞太地區的活動已經顯得力不從心。
在與胡塞武裝的對抗中,美軍「艾森豪威爾」號航母就消耗了大量導彈,而這些重要的武器庫存卻並未得到及時補充。美國製造業的「空心化」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其軍工產能。
美智庫更是直言不諱地指出,若台海衝突爆發,美軍很可能在一周內就彈盡糧絕,被迫撤軍。
正因如此,無論是現任美國總統拜登還是即將上任的特朗普,對賴清德的「過境」請求都表現得相當冷淡,並未給予其期望中的支持。美國並未就此罷休,而是繼續在台灣問題上對華實施挑釁。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美國計劃在12月與日本聯合制定所謂的「應對台島緊急情況」計劃,並準備將一個團的美軍部署至琉球群島,同時配置「海馬斯」火箭炮等裝備。
這一舉動無疑是在向島內「台獨」勢力釋放錯誤信號,鼓勵他們繼續挑釁,以維持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存在感,並確保其「以台遏華」策略不會破產。
面對美國的挑釁行為,中國大陸並未坐視不理。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有匿名台當局官員透露,賴清德離台後,大陸很可能會在台海舉行名為「聯合利劍2024C」的軍事演習。
這一舉動被島內人士視為向即將上台的特朗普政府釋放的強烈信號,旨在告誡其不得干涉台海局勢。台當局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大陸已經明確表示,只要「台獨」勢力進行挑釁,解放軍就會採取相應的行動予以回應。
此前的「聯合利劍-2024A」和「聯合利劍-2024B」軍事演習,都是在台當局進行較大規模的「台獨」行動或與美國「勾結」時舉行的。
在這個關鍵時刻,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採取了行動,為中國大陸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公開表示,針對美國在亞太地區增加軍事部署並將中程導彈部署到該地區的舉動,俄方將考慮實施對等回應措施。
這意味著俄羅斯也可能會部署中程導彈。俄方的這一表態無疑是在幫助中國向美國及其盟友發出警告:不得在亞太尤其是台海、南海等重要區域實施挑釁行為,否則中俄將作出強力回應。
總之,無論「美台」如何勾連,都無法阻擋兩岸統一的大勢所趨。
美軍在亞太地區的威懾力已經大打折扣,而大陸之所以尚未啟動武力收台行動,完全是出於對島內2000多萬同胞福祉的考慮,將和平統一作為首要選擇。兩岸統一的歷史進程是不可逆轉的,也是必須實現的。任何試圖阻撓這一進程的行為都將是徒勞的。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於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