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解放戰爭三年多的時間裡,我們認識到解放軍部隊的實力和毅力。儘管國民黨有精良的武器裝備支持,但還是被我軍打的節節敗退,不斷退守。
雖說老蔣手下將領不少,但有能力且又得他信任的將領卻屈指可數,最後顯而易見還是不敵我軍將領。後來的結局無非是被我軍俘虜,要麼就是起義,當然還有一部分跟隨老蔣逃往了台灣。
但這也是大部分,還有一部分國軍將領,確實不容小覷。這不這位有「劉光頭」之稱的將領,便力挽狂瀾,即使在處境不佳的情況下,竟還敢反攻並佔了大便宜,甚至成功撤退。那麼他是誰呢?
一、國軍悍將:劉玉章
這位國軍將領就是劉玉章。據說,1903年出生的他有機會進入私塾,慢慢成長起來,劉玉章非常幸運能一直讀下去,考入中學,後來還成為黃埔軍校一員。
劉玉章是第四期生,畢竟是從黃埔軍校出來的,老蔣自然會重視不已,而由此他的軍事生涯也從此展開。
不愧是專業出身,在很多戰役中劉玉章可謂幫了老蔣大忙。而且從代理排長開始,可見他最初就深受重視。緊接著劉玉章也算是不負眾望,接連在一些戰役中取得不小的戰果,出色的他職務也便逐漸升遷。
經常出入戰場,其實不論是在我軍部隊還是在國民黨部隊,經常負傷是肯定的,但就是意義有些不同罷了。
這不在1930年中原大戰中,劉玉章不幸負傷,傷勢雖然沒有多嚴重,但傷好了以後,他的頭髮卻也沒了。此後劉玉章只能每天頂著一個光頭,如此有了「劉光頭」這一叫法。
不過這一說法確實是他自己打出來的,同時也證明他在隊伍里的重要性。到1935年,劉玉章可以說被賦予厚望,在部隊的選擇下進入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繼續參與軍事培訓。
待畢業後,自然是被重用。這不直接給到他副團長一職。
還有雖說劉玉章在國民黨部隊,但在老蔣手下,還是有不少抗日名將的,他們在抗日戰爭時期與日軍展開作戰,也算是為保家衛國出了一份力。
而早在1933年,劉玉章便參與了長城抗戰。當時日軍進犯長城,劉玉章就沒有坐以待斃,特別是在攻打古北口的時候,劉玉章的生命就曾面臨極大威脅。
他所在部隊可以說已經幾乎傷亡殆盡,僅剩之人無疑也受了不同程度的傷,劉玉章同樣如此。要知道劉玉章的地位不低,黃傑便曾命人護送他去醫治,可劉玉章非但不同意,還要堅持繼續作戰。
可以說也算是堅持到了最後一刻。而後他的作戰行動還在繼續,待傷好了以後,還參與了訓練團訓練。
到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這時的劉玉章已經今非昔比,而在抗日戰線上他依舊如此。
其中台兒庄一戰不得不提,劉玉章同樣衝鋒在前線,戰火紛飛的戰場上,他還曾兩度負傷。而且傷勢都不輕,無疑是險去鬼門關走了一遭。
先是被擊倒的牆壓上,而後又是被飛機炸傷。如若偏一點,劉玉章的情況都不好說。
再來看戰場上,劉玉章的軍事本領確實不容小覷。在台兒庄,他提出的作戰戰術,充分發揮到了實際,集中了火力,也便深受重視。
當然在這期間,劉玉章參與的戰役遠不止於此。此後長沙會戰等都有他的身影,同時劉玉章在國民黨的職位也在不斷提升,到抗戰勝利,他已經擔任第二師師長。
二、佔了大便宜
不管怎麼樣,劉玉章總歸是與我黨站在對立面,到解放戰爭開始,他與解放軍部隊交手也就在所難免。
解放戰爭時期,劉玉章率領的是五十二軍。這支部隊可不簡單,從其創建之初,就將重點放在了學習上。畢竟打仗也是需要帶腦子的,不然只是一股氣的猛衝,終會吃不少虧。
所以在關麟征,也就是五十二軍創建人的帶領下,這支部隊上至將領,下至士兵都有一定軍事文化基礎,那麼一定的作戰頭腦可以說不容小覷。
有了堅實的基礎,再加上劉玉章的率領,五十二軍對我軍可以說是不小的威脅。
到1946年,東北成為各方勢力爭強的對象,隨著我軍四大軍區的建立,老蔣怎會善罷甘休。緊隨其後就是大規模的往東北增兵,甚至待老蔣得到一定支持後,行動更加的迫切。
隨著他一聲令下,老蔣手下的兵馬也便開始對東北一些重要地域展開爭強。這時我軍必不會坐以待斃,而且既然老蔣都這樣了,我軍自然也不會手下留情。
我軍許多將領身處前線作戰,隨後便在摩天嶺展開了一場激烈的鬥爭。
此地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劉玉章與我軍足足激戰了良久,待察覺到戰場情況變化後,劉玉章可以說很聰明。
他知道迎戰的是程世才將軍的部隊,又從被俘的人員口中得知與之聯繫的是鞠文義團,於是劉玉章就心生一計。
他竟然找了一個山東人冒充鞠文義與程世才取得聯繫。可能他們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但沒曾想還真成功了。
他們向程世才彙報情況,當然話里話外都是想著得知我軍情況,在得知安東當時只有一個營的兵力時,劉玉章也便找到了時機。於是他立馬做出作戰行動,派出卡車趕往了鳳凰城。
在我軍沒有防備,甚至以為他們是自己人的時候,劉玉章這一計也便成功了,最後我軍被俘,劉玉章率部也就安全逃出了東北。
可以說在東北老蔣不僅只有劉玉章這一支隊伍,但似乎只有他要順利許多,甚至其他將領已然被打的找不著北,但劉玉章還能逃脫確實不簡單。
三、得老蔣重用
直到1949年,劉玉章還在為老蔣賣力。這時的國民黨無疑是強弩之末,緊靠劉玉章等一些人的力量恐難抵抗勢如破竹的我軍部隊。
待上海戰役展開後,劉玉章依舊率五十二軍奮力抵擋我軍攻勢,但最後的結果顯而易見,還得是被我軍沉重打擊。無奈之下,他們也就別無他選,只能隨著老蔣逃往了台灣。
不過劉玉章與一些國民黨將領大不同,因為到台灣後,劉玉章依舊得老蔣重用,甚至後來還被任命為「陸軍副總司令」。
甚至晉陞為陸軍二級上將的劉玉章,還參與到許多事務中,總之他的能力也算是充分發揮了。
但終究是為老蔣做事,劉玉章也便好不到哪去。直至1976年,劉玉章終是在台北病逝。
結語
不可否認的是劉玉章在軍事上的本領,特別是在抗日戰場上,他可謂非常英勇,通過巧妙、穩重的軍事才能,一次次擊退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