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宣城7月10日電 (張妍)位於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某部隊營區內,矗立著一座戰士的雕像,雕像身材高大挺拔,雙手緊握樹杈舉過頭頂,左膝彎曲,呈撲火狀,面部沉穩。雕像底部鐫刻著烈士尤振傑生平事迹和「烈火永生」四個紅色大字。
近日,退役多年的崔保華再次回到熟悉的地方,向這尊烈士雕像默哀、獻花,表達深深的崇敬之情。
崔保華,1989年9月入伍,2014年3月退役,先後擔任軍校學員、助理工程師、副連長、政治指導員、政治協理員、政治處主任、政治委員等職。
凝望烈士雕像年輕的臉龐,崔保華獻上鮮花,認真擦除座基上的浮塵,思緒回到了十多年前。
2013年初,時任該部隊政委的崔保華從駐地村民口中得知,他所在的部隊有一位烈士名叫尤振傑,50多年前因參與駐地山林撲火,不幸犧牲。得知此事,崔保華深受觸動,「先烈的英名,不應被埋沒。」他隨即著手挖掘這段歷史,查找尤振傑相關資料、安排走訪知情老戰友、赴烈士家鄉尋找烈士家屬等相關工作,終於讓一段塵封歷史重回視線。
經了解,尤振傑,安徽渦陽人,1941年出生,1957年入伍。1960年隨軍駐防皖南。1963年1月26日,駐地山村突發山火,尤振傑因病後虛弱,雖已被安排留營房值勤,但面對突發情況,他主動請纓上山救火。為截斷火路,尤振傑頂風沖至火前,不幸被旋風卷進火海犧牲,年僅22歲。
尤振傑犧牲後,其骨灰被運往老家,安葬於當地烈士陵園。當裝載著尤振傑烈士骨灰的汽車穿過他戰鬥過的土地駛向自己的家鄉時,沿途兩邊早已站滿了數千名陸續趕來的當地百姓,眼含熱淚送別英雄最後一程。
之後,安徽省軍區黨委追認尤振傑為中共黨員、烈士,並追記二等功。
「烈士不應該被遺忘,烈士精神應當傳承下來,並讓烈士的英勇形象浮現出來。」回憶當時的情形,崔保華說,當時就想為尤振傑烈士立一座雕像。
「既然烈士犧牲於火海,就以撲火的形象為造型。」崔保華說,2014年3月,一尊尤振傑烈士撲火雕像凌然矗立於該部隊營地。當時,還邀請了尤振傑生前老戰友、家屬及部分駐地村民代表參加揭幕儀式。「幕布被揭開的那一刻,我彷彿看到了真正的尤振傑,烈士被還原的栩栩如生。」尤振傑的老戰友,75歲的董鳳玉老人說。

崔保華向尤振傑致敬。宣州區退役軍人事務局供圖
「我是一名黨員、退役軍人,我所做的一切,既是緬懷英烈、寄託哀思,也是告慰戰友、傳承遺志。」崔保華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