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報道,日前,美國陸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弗林告訴媒體,美軍打算在亞太地區部署陸基中程導彈系統。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作出回應稱:中方一貫堅決反對美國為謀求單方面軍事優勢,在亞太地區部署中導系統,在中國家門口強化前沿部署。中方敦促美方切實尊重地區國家的安全關切,停止破壞地區和平穩定。
眾所周知,在冷戰時期,當時的美國與蘇聯為避免爆發核戰爭,簽署的「中導條約」,旨在禁止雙方研發並部署中程導彈系統。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作為蘇聯軍事資產的最主要繼承者,與美國續簽了《中導條約》。在幾年前,時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為給美軍研發和部署中導系統掃清障礙,宣布退出該條約,並利用美海軍的戰斧式巡航導彈,研發了所謂「中程導彈」。
事實上,美國的所謂「陸基中程導彈系統」,說白了就是將艦載型戰斧式巡航導彈,整合到可以兼容標準-6的陸基發射系統當中,美其名曰「堤豐」系統。顯然,美國的所謂「中導系統」,就是把艦載的戰斧式巡航導彈,搬到陸地上發射,再換上一個高大上的稱號,就成了白宮和五角大樓嚇唬他國的軍事籌碼了。不過,美國的這種中導系統,與中國的東風-21/26彈道導彈、以及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相比,性能差距還不是一星半點。
美國頂著罵名退出《中導條約》,發展的這種四不像「陸基中導系統」,性能雖說沒有多大的提升,但不是放在美國本土當擺設的。所以,早在2020年,當時的特朗普政府就張羅著要將這種導彈部署在亞太盟友的境內,用於對中國、朝鮮甚至俄羅斯進行「威懾」。不過,當時中國就已經撂下狠話:誰要是膽敢允許美國部署陸基中導系統,必將成為中國導彈瞄準的目標。所以,時任美國務卿的蓬佩奧在亞太轉悠一大圈,結果沒有一個盟友願意讓美國部署中導系統。
顯然,在美國有可能於亞太部署陸基中導系統問題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雖沒有像之前那樣,對那些潛在部署國家發出「導彈瞄準」警告,但中國當下擁有的軍事實力,已經到了不怒自威的境界了。所以,據直新聞報道,由於弗林沒有說明美軍中導系統的部署的具體地點和時間表,說明他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就相關問題與盟友談妥。顯然,美國的一些盟友都在進行盤算,盤算供美國部署中導系統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顯然到目前為止,美國的盟友還是普遍認為此舉是弊大於利,這將讓美國陷入較為尷尬的境地。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因為對美國的亞太盟友來說,供美國部署「堤豐」系統的戰略敏感度太高,誰要是允許美國部署這種導彈系統,就意味著會被美國牢牢地綁在其戰車上,這樣使得接收國在外交上會變得非常被動,同時在安全和政治上還需要付出更大代價。顯而易見,之前特朗普幹不了的事情,現在的拜登政府未必就能幹得了。尤其是這種導彈系統有可能會在發生大國衝突的時候,給接收國帶來滅頂之災的情況下,就不會有盟友願意接收這種「瘟神」了。
當今美國對華挑起的新冷戰,與歷史上美蘇之間的冷戰存在本質上的差異。因為那時候的東西兩大陣營不但劍拔弩張且老死不相往來。而中美新冷戰雖說還是以軍事對峙和外交博弈為主,但因為中國採取與蘇聯完全不同的策略,讓這場新冷戰完全變了味,至少,中方沒有拉同盟與美國搞陣營對抗。所以,中美雙方斗歸斗,但一直保持密切的接觸。更重要的是,美國及其盟友都與中國存在密切的經濟聯繫,導致雙方都不會翻臉掀桌子。
所以說,美國在亞太的盟友不願意接收美國的中導系統,擔憂安全利益受損只是一方面因素,更重要的是,亞太國家都對中國存在嚴重的經濟依賴,誰要是敢因為美國而與中國翻臉,其經濟都將付出慘重代價。在這樣的情況下,不管美國如何威逼利誘,地區盟友都不大可能會將「堤豐」這尊「瘟神」搬到家裡的。所以,弗林日前表示,美軍方會首先將中導系統暫時部署在關島,其他事情今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