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初,台灣最後一架升級版F-16V戰鬥機的驗收試驗已經結束,這架戰鬥機是升級計劃中的第141架。這項工作是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以及美國其他分包商合作,在台灣西部台中的台灣航天工業發展公司沙鹿工廠進行的,項目代號為「鳳展」。
最新交付的是一架機身編號為6805的雙座F-16V,有趣的是,F-16V是原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命名的,而台灣升級後的戰鬥機在當地命名為F-16A/B Block 20MLU戰鬥機。
2016年,台灣與美國簽署了一份價值53億美元的合同,將1997年至2001年期間交付的143架F-16A/B戰鬥機中的141架升級為類似F-16V標準的配置。不過由於其中1架已經升級過的戰鬥機於2022年1月11日墜毀,因此最終升級的數量為140架。首架升級版F-16V戰鬥機於2018年10月18日交付,2021年11月18日宣布首個中隊進入戰備狀態。
F-16V標準相當於新出廠的F-16C/D Block 70,但台灣在2020年8月以82億美元的價格訂購了66全新的F-16V戰鬥機,早期計劃於今年開始交付(現在看來不太可能)。因此,預計從2026年起,台灣將總共擁有206架最新設備配置的 F-16戰鬥機。
升級內容包括安裝AN/APG-83 SABR(可擴展敏捷波束雷達)有源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新型頭戴式瞄準系統、模塊化任務計算機、新型電子設備、自動地面防撞系統以及集成AIM-9X空空導彈。AN/APG-83雷達的生產合同於2015年2月初授予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
此外,F-16戰鬥機還將裝備AGM-84K反艦導彈和AGM-158 JASSM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這兩種導彈已於2018年初獲准採購。2017年6月,美國同意出口48枚射程150公里的AGM-88B高速反輻射導彈和56枚射程130公里的AGM-154C JSOW滑翔炸彈。隨後,AGM-88E中程反輻射導彈和18個AN/AAQ-33「狙擊手」先進瞄準吊艙也獲得批准。
2023年3月1日,台灣獲准購買100枚AGM-88B高速反輻射導彈和200枚AIM-120C-8中程空空導彈;2023年8月23日,美國同意出售數量不詳的IRST21感測器吊艙。同時,據 2023 年8月12日報道,中山科學研究院已開始研發下一代中程導彈,代號為"天劍五",與2021年4月15日宣布的下一代多用途戰鬥機計劃同步進行。該戰鬥機計劃的研發階段將於 2024年完成。
新一代多用途戰鬥機將主要取代F-CK-1"經國"戰鬥機,1989年至1999年間,台灣航天工業發展公司共生產了137架 F-CK-1"經國"戰鬥機,目前仍有103架在服役。此外,F-5E/F戰鬥機將於今年年底退役,RF-5E偵察機也將進一步退役(共27架),但幻影2000-5EI(45架)將暫時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