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的同時,也派遣大批軍艦前往霍爾木茲海峽,對伊朗的海上通道實行封鎖。儘管航母數量不多,但這種行動展示了美國海軍的強大,同時也給美國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據美國媒體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美國現役的戰機中,只有約一半能夠實際執行作戰任務。美國海軍的戰機數量大約在550架左右,但由於多種原因,去年只有三分之二的戰機可以派上用場。而在2018年,美國海軍的戰機可用情況進一步惡化,如今只有一半的戰機能夠出擊。這一情況令人擔憂,尤其考慮到美國擁有11艘核動力航母,而如此少量的戰機根本無法滿足航母作戰所需。一旦航母失去了攻擊能力,它在戰爭中可能只相當於一艘大型補給艦。

除了經費問題,戰機老化也是導致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美國在經濟領域遙遙領先,但這並不意味著軍費充足。航母戰鬥群的集結和世界各地的「自由航行」行動都在大量消耗資金。高新科技背後往往伴隨高昂的價格。此外,為了滿足11艘航母的作戰需求,美軍依然裝備著許多20年前的戰機。這些戰機嚴重老化,甚至有些已經明顯落後於當前國際水平。

美國這次宣揚的龐大海軍部署增加了國家的軍事開支,不僅要消耗大量資金,同時也損耗了眾多軍機。正是因為美國的戰機使用率不高,所以他們在中東持續地擴大「戰場」,期望能夠取得更多回報。他們通過戰爭來維持國庫,同時不斷對戰機進行更新和換代,但從長遠來看,依靠戰爭來獲取財富顯然不是長久之計。如果與伊朗的緊張局勢持續兩個月,美國海軍可能因為經費問題和戰機艦船的損耗而不得不提前撤退。假若美國派遣其他航母繼續封鎖伊朗,那麼經濟問題將成為制約美軍的主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