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重點分享一條重大突發國際新聞。相信網友們從其他渠道也了解到一些信息,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了大規模的襲擊,以色列的總理內塔尼亞胡宣布國家進入戰爭狀態,並對哈馬斯開展「鐵劍」(Swords of Iron)行動。這個事件震驚了國際社會,美、英、俄、烏克蘭等國家都就此發聲。曉今整理了一些中東包括西方媒體這兩天對這一事件的報道,想從五個方面跟大家進行分享,以幫助大家能夠全景式的了解這個突發性的重大國際性事件。
我們先快速回顧一下這次事件。當地時間10月7日凌晨,哈馬斯突然發動大規模對以色列的武裝襲擊。哈馬斯不僅從加沙地帶向以色列的南部發射導彈,與此同時,巴勒斯坦的激進武裝組織派出了武裝無人機、騎摩托車的機械化武裝突擊手,包括通過滑翔傘等等飛越加沙地帶飛向以色列邊界。哈馬斯在武裝襲擊過程當中,襲擊了一些以色列的平民城鎮和以色列的軍事檢查站。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哈馬斯發動武裝襲擊的時間正好是以色列人的安息日假期,大家都在家裡休息,突發的災難讓很多以色列人非常驚慌,四散逃命。所以以色列官方非常惱火,10月7日下午就宣布這是以色列建國以來遭受的最大襲擊。大家從這個定性能夠感受這個事態嚴重到什麼程度。
第二個方面需要大家了解的是,這次襲擊對以色列人意味著什麼?可能很多網友覺得,巴以衝突,這事好像也不算新鮮,畢竟這個中東火藥桶長期以來都是處於「衝突—報復—停火—再衝突」的循環暴力怪圈當中。差不多每隔幾年,以色列和控制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哈馬斯力量就會爆發大規模衝突,給雙方造成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此外還有每年不間斷的多起小規模武裝衝突。但這一次哈馬斯的襲擊還是讓以色列人非常震驚,金融時報就有一個分析,認為,這次襲擊與以往任何一次哈馬斯襲擊以色列都不同,它在兩個方面讓以色列人措手不及,或者讓以色列人感到恐懼。
首先是這次大規模的襲擊,以色列情報部門毫不知情,沒有掌握任何蛛絲馬跡,這是以前歷次哈馬斯發動襲擊時候都不存在的現象,以前以色列方面多少都知道一點消息,而這次以色列的情報系統就跟癱瘓了一點,事先毫不知情。要知道,以色列的情報系統也是非常強的,過去以色列人一直引以為豪。所以這一次襲擊發生之後,以色列人就反思,也提出質疑:
為什麼以色列情報系統居然完全蒙在鼓裡?究竟是哈馬斯的地下運作能力提高了,還是以色列情報系統退化了?
其次就是以色列人非常驕傲的防空系統,以色列之前不是吹噓他們集中資源搞出的「鐵穹系統」么,號稱是抵禦火箭彈的「神器」,這次似乎也顯得失靈了。天衣無縫的防衛體系漏洞百出。當然,之前不是說這個鐵穹系統有多神,而是哈馬斯的火箭彈性能不太行,有相當一部分不需要攔截。按照以色列方面的記錄,只需對付其中40%的目標即可。但這一次,哈馬斯的武器性能明顯大幅提高了。哈馬斯武器的先進程度超出以色列人的預計,包括它導彈的射程也超出了以色列人之前掌握的情報。
所以情報系統和防空系統這次雙雙失靈,給以色列人帶來的挫折感、恐懼感非常大,甚至可能會影響深遠。
第三個方面需要大家了解的是,雖然以色列突然遭到襲擊措手不及,但是對於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來說,不全是壞事。內塔尼亞胡大家都知道,他自從任以色列總理以來,組成了以色列歷史上最右的政府,那所謂最右的政府,就是對巴勒斯坦人最強硬的政府。這種極右的政策呢在以色列國內是有爭議有分歧的。那這次襲擊的爆發,某種程度上來講是內塔尼亞胡所領導的極右勢力所需要的。可以證明對巴勒斯坦人強硬的合理性和正當性。
第四個方面需要大家了解的是,這次衝突之所以引起國際社會的震動,因為他不僅僅是哈馬斯與以色列的衝突,而是它背後還牽動著整個中東局勢。比如說,10月7日當天,黎巴嫩的真主黨武裝也開始躍躍欲試。網友們應該有個基本概念,就黎巴嫩的這個真主黨武裝是伊朗支持的,他們的武裝分子的人數、裝備、能力、戰鬥力遠遠大過哈馬斯。目前,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已公開宣稱,「正密切關注事態進展,並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領導人保持著直接聯繫」。必要的時刻將直接下場參戰。還有埃及也站出來警告以色列,跟哈馬斯衝突期間不能切斷加沙北部與以色列邊界鏈接埃及的通道,否則也可能會提供武力支持。由此可見,真主黨大概率是要捲入戰爭的。因此未來形勢很可能將變得更加複雜。剛才我們也提到,哈馬斯的武器裝配突然有了大幅度的升級,後面自然有伊朗方面的支持。可以想像這一次的武裝衝突隨後會非常劇烈,它對國際形勢會產生重大影響。你比如說明天,周一國際資本市場一定會反映這場衝突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國際油價會上漲,風險資產價格會上漲,黃金會上漲等等一系列的變化,都會由於這場衝突或者戰爭會帶來一些激烈的反應。
第五個方面需要大家了解的是,為什麼哈馬斯這個時候突然發動對以色列的襲擊。我們聯繫之前一周國際油價的一個異動,可以做個大致分析。上周國際油價突然暴跌了9%,創半年來最差的單周表現,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路透社對此做了個報道,認為主要原因是沙特上周對外表示,將與美國達成雙方共同防禦協議。依託這個協議,沙特可以得到美國進一步的安全保障,可以從美國購買一批巨量的武器。此外還有很關鍵的一點,沙特將會得到美國的核電站技術與援助新建核電站,沙特也由此獲得了核材料,這對於未來沙特往核武器方向發展,它就會有一定的空間,至少美國在這方面對他們大大放鬆了一步。作為回報,沙特就同意從2024年開始提高石油產量,降低國際油價。這個消息就導致了國際油價的大幅下跌。那從美國來說,僅僅是石油價格降低,對於美國來說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這個協議的達成,還附加了另一個條件,就是要促成沙特與以色列建交。如此以來,就又激怒了伊朗。上周伊朗公開譴責沙特與以色列建交,他說你與以色列建交,那你就是我伊朗的敵人。結果剛剛緩和關係的沙特和伊朗之間的關係又進一步緊張。而伊朗要阻止沙特和以色列建交,支持哈馬斯發動對以色列的襲擊,就是關鍵一步。
如今,以色列人把這次襲擊定性為1973年阿以戰爭以來最嚴重的衝突,1948年建國以來遭受的最大規模的襲擊,那以色列人一定會非常強烈的報復巴勒斯坦,而一旦巴勒斯坦人遭受重大打擊,沙特人又會站出來幫巴勒斯坦呼籲,某種程度上又會激化沙特與以色列的關係,也會離間沙特與美國的關係。
所以我們看,中東這些事情都是一環套一環的。這個地方反覆爆發的衝突,有複雜的歷史文化民族宗教的背景,但是當然不能排除有域外大國勢力在這裡的較量。原本今年以來,在中國的積極斡旋下,中東的局勢大有緩和跡象,除了沙特伊朗和解外,我們中方就巴以問題也 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也在積極促進雙方的和解。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這次巴以衝突爆發,只是一個剛剛開始,它會讓中東形勢重新變得複雜失控,未來一定會極大的影響國際地緣政治形勢。對此我們也會繼續保持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