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Q&A
神州
2023.10.2


《問答神州》改革開放45周年特別節目
專訪林毅夫
全國政協常委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創始院長
台灣的朋友們
有機會要到大陸來
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吳小莉:您1979年來到大陸,可以說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全過程經歷者。您年中時參加了第十五屆海峽論壇,講述了自己的經歷,也對台灣的朋友,尤其是年輕朋友說:有機會要到大陸來,因為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可以解釋「千載難逢的機會」是什麼嗎?
林毅夫:首先,我一直相信世界經濟中心必然會是世界文化中心、理論創新中心,商業中心,也是世界政治中心。台灣的年輕人到大陸來,跟大陸一起成長,就很可能有機會抓住這個機遇,變成引領世界經濟發展的大理論家、大科學家、大企業家、大政治家。比如說像台灣郭台銘的鴻海集團,它在台灣不就是一個兩千多個人的廠嘛,他就是利用大陸的快速發展,才能夠發展成世界財富500強中,排名在前30的企業。
1979年來到大陸
「這個想法是相當長的」
林毅夫,原名林正義,1952年,出生於台灣宜蘭的一個普通人家。
1971年,林毅夫考入台灣大學農業工程系。
1972年,他以大學生身份從軍,進入陸軍官校,成為「軍中寵兒」。

1978年,林毅夫獲得台灣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1979年2月16日 ,林毅夫調任金門馬山連連長。
1979年5月16日傍晚,他孤身一人由金門泅海抵達廈門,更名為林毅夫。
吳小莉:您在金門馬山做了三個月連長之後,就決定到大陸來,那三個月您思考了什麼?為什麼會決定要到大陸來?
林毅夫:當然這不是在那邊臨時想起來的,其實要到大陸來這個想法是相當長的。在台灣的時候,我原來是讀台灣大學,後來轉學到陸軍官校,那時候為什麼轉學呢?一方面,我到台灣大學的時候,正好是釣魚島事件,作為大一學生會的主席,所以我也積極地參加了釣魚島的抗爭等等;第二個就是中美建交,所以在台灣會有一種風雨飄搖的感覺。作為年輕人,我覺得應該為國家發展、為國家興亡負起責任。

吳小莉:您那時候來到大陸,看到大陸是什麼樣的情況?有沒有跟想像中不太一樣的?
林毅夫:倒沒有,因為原來也知道那時候大陸比較貧窮,但是大家都有一股氣,大家都有一股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對未來都抱著很高的樂觀情緒。
吳小莉:那時候有想過大陸會發展到今天這樣的情況嗎?
林毅夫:當時也很難想像中國能夠持續這麼長時間的經濟高增長。因為在1978年的時候,中國是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按照世界銀行的指標,我們的人均GDP只有156美元,那時候非洲是495美元,我們連它三分之一都不到。
「三農」問題
依舊是經濟發展的著力點
來到大陸後,林毅夫輾轉多地,最終被北京大學接收。

1982年 ,林毅夫獲得北京大學政治經濟學碩士後,前往芝加哥大學攻讀經濟學博。
1987年,林毅夫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後首位從西方學成歸國的經濟學博士。
1999年,林毅夫率先提出「新農村運動」概念。
吳小莉:當時您就決定要從農村的問題來著手,為什麼?
林毅夫:1978年的時候,80%以上的人住在農村、在農村就業,那如果要中國現代化,就必須把農業發展好。
吳小莉:1999年您就提出了「新農村運動」,而且也提到了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

吳小莉:現在中國的農村還有經濟增長的著力點嗎?
林毅夫:我們有將近40%的人還是住在農村,它還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當然,現在提出的是鄉村振興,要繼續讓鄉村發展起來,並且它的內涵也要繼續深化,鄉村振興提到要產業興旺、生活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所以農村還是有很廣闊的發展空間。
當前中國經濟相對疲軟
但不能把問題都歸結在自己身上
吳小莉:今年上半年的經濟發展,青年的失業率大概有百分之二十點多,出口也是同比下降了27%。中國內地今年的經濟情況是怎麼樣,您怎麼判斷?
林毅夫:我們經濟有下行的壓力是事實,中國人通常比較喜歡把任何問題都認為是自己的問題,那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轉型中國家,肯定也有不少問題。
但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比較疲軟,主要是因為自己的問題?還是因為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在全球化的過程當中,一個全球的共同現象?我個人認為,其實更多的是國際周期的問題。中國經濟增長之所以慢,主要是外需不足。我們的出口增長率,去年同期是9.4%,今年只有2.1%。可是為什麼出口表現不好啊?主要是發達國家經濟發展不好,它們在新冠疫情之前,花了那麼多錢,把「炮彈」都用光了;貨幣發得太多,通貨膨脹率就高了,那它治理通貨膨脹,就在貨幣緊縮了。原來我們有很多民營企業,它主要是靠出口,那出口少了以後,就會造成它的產能利用不足、開工不足,這樣的狀況下,它雇的人可能就少一點,投資的意願也相對會少一點。
吳小莉:國際周期總有波動,但這一次波動和現在的產業鏈脫鉤、產業轉移,有沒有關係?
林毅夫:我想是有一點影響的,但不是主要的影響。因為有一部分勞動密集型的加工業,可能是因為在美國的政策引導之下轉移出去了,轉移到越南、到柬埔寨,但是它附加值比較高的中間部件,仍來自於中國。我們是對美國的出口減少,可是我們對越南、對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的出口增加很多啊。但是現在的主要問題是,越南的出口也減少了,為什麼?因為美國的需求降低了,造成我們對越南的出口也減少了,這是主要的原因。
吳小莉:未來,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尤其是今年下半年,有什麼是需要警惕的?
林毅夫:我想首先要把問題認識清楚,因為中國講「思路決定出路」。當前中國經濟相對疲軟,但最重要的是,中國人有一個好處,願意麵對問題、解決問題,而且必須對症下藥。那就要看到我們現在問題是什麼?「中國崩潰論」,隔幾年就來一次,認為中國經濟要崩潰了,包括拜登他講話說,中國會變成造成世界經濟發展困難的主要根源,它會有這種「大合唱」。我們就必須很清楚地了解到,他們這種合唱實際上是不對的。中國經濟今年增長目標是5%左右,但世界銀行的預測是5.6%,我個人相信到年底一看,應該還會高於5.6%,應該會接近6%,所以我們的增長還是全世界增長最快的,我們同樣是對全世界經濟增長貢獻在30%以上。我們常常講信心比黃金重要,那在當前的狀況之下,也同樣是信心。


製作人:韓煙
編導:鄭書筠
編輯:孟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