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克里米亞幾乎是三天兩頭被烏克蘭襲擊,回顧俄黑海艦隊參與整場戰爭的歷程,可以說打出彩的戰例基本沒有,但是知名的倒霉戰例卻是接二連三。
「莫斯科」號巡洋艦便被烏克蘭的導彈擊中,在拖回港口的途中沉沒,「奧列涅戈爾斯基·戈爾尼亞克」號大型登陸艦,4000噸級的「奧爾斯克」登陸艦接連被毀,克里米亞相繼兩套S-400被打爆。
此前不到一周,烏克蘭才剛剛成功襲擊位於半島塞瓦斯托波爾的俄黑海艦隊基地,重創了正在干船塢中維修的「頓河畔羅斯托夫」號潛艇與「明斯克」號登陸艦!
「誘餌彈」,「無人機」,「海王星」,「風暴陰影」輪番上陣。黑海戰艦,修船廠,司令部無所不至!
那這還有完沒完?俄羅斯的防空系統還好不好使?
在美西方的軍援依託下烏軍打擊方式多樣化,無人機、無人艇、遠程導彈聯合發動襲擊,部署在克里米亞的俄軍防空系統難以招架,最初被認為不可戰勝的S-300和S-400等最先進防空系統也在這場戰鬥中遭受了重創。
若想提升防空反導作戰能力,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動用大型預警機、長航時偵察無人機或長航時預警無人機,而這方面恰恰是俄羅斯的短板。俄空天軍目前僅剩7架A-50預警機可用,至於長航時偵察無人機或預警無人機,更是俄軍的裝備空白。
如果俄軍不能有效遏制烏克蘭這種偷襲式的打擊方式,今後黑海艦隊將像薩拉米香腸一樣被切成薄片,甚至是克林姆林宮繼續遭遇襲擊也在所難免。
但話又說回來,按照烏克蘭這樣的打法,彈藥消耗速度確實有點快,不知背後大佬們能否吃得消。此前接收到英國的數百枚「風暴陰影」巡航導彈,算一算從5月用到了9月,恐怕也快見底了。
澤連斯基心裡著急啊,趁著去聯合國的機會趕緊和拜登談談導彈援助的事情。烏克蘭一直希望美國能夠提供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以補充烏軍的導彈庫存,但拜登一直沒點頭。
然而此次拜登在會見澤連斯基時卻表示,美國可以提供數量有限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這一下澤連斯基高興了,導彈供應又有著落了,仗還能接著打。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烏克蘭日後在導彈方面的型號與數量進一步擴大,烏軍對俄本土縱深發動襲擊的能力越來越強,只要美國繼續支持烏克蘭,那麼戰爭會變得長期!
按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黑海艦隊恐面臨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