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舉行的珠海航展讓中國在全世界面前集中展示了軍事研發實力,令人印象深刻!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航展期間曝光的一款裝備,它就是出自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研發的slc-18空間雷達。
按照參展商提供的信息顯示,這款雷達準確名稱為「slc-18空間監視目標有源相控陣雷達」,其能夠對運行高度不超過600公里的衛星實施感知、測量等。對於slc-18雷達,一位業界人士表示「其具備躲避他國衛星並實施有效軍事部署的能力,切實提升解放軍反偵察實力」。
據了解,slc-18空間雷達高度和寬度分別為10米、7米,體型龐大,內含p波段固態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擁有很高的輸出功率。除了感知衛星方面的作用外,該雷達還能夠匯總衛星數據,並以此建立詳細的資料庫,切實增強戰術執行能力。
總體來看,slc-18空間雷達滿足在長時複雜條件下,偵察低軌道衛星的任務需求,是我軍實施未來作戰的重要裝備之一。由此來看,該衛星如果進行合理地設計布局的話,將對於我國構建強大的反偵察作戰體系發揮關鍵作用,在國防領域具有重大價值和意義。
同反衛星武器相比,slc-18空間雷達在對付低成本衛星過程中具備更高的效率和成本優勢,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比如它可以用來對付美國space x太空公司的星鏈系統。據悉,馬斯克正在持續推進龐大的「星鏈計劃」建設,力爭完成星鏈網路打造。雖然被定義為民用設施,不過該系統已經在軍事上得到應用,尤其是當前的俄烏戰場。
據了解,烏克蘭方面藉助「星鏈」功能,有效提升了針對俄軍的反擊能力,取得顯著戰果!有消息顯示烏克蘭軍隊已掌握多達1萬套「星鏈」終端,烏方高層動員平民藉助該系統傳遞情報。所以,「星鏈」系統向世人展示了它的強大情報收集能力,況且這是在低成本基礎上實現的。對此,如果用反衛星武器對付它的話,將很不合適。但若用slc-18空間雷達,將再合適不過了!眾所周知,「星鏈」系統有超過80%的衛星運行在不足550公里的軌道上,而這處在slc-18空間雷達發揮作用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