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國懷俄明州一片荒涼的廢棄礦區,一場可能改寫美國礦業史的勘探行動正悄然展開。150年前因開採失敗被遺棄的卡麗莎金礦,近期被地質學家重新評估,發現地下數百米深處仍潛藏巨量貴金屬與稀土資源。現代技術與龐大儲量數據的結合,或將掀起21世紀的首輪「淘金狂潮」。

1867年,南帕斯城的卡麗莎金礦曾吸引數千勞工蜂擁而至,卻在短短數年後因收益慘淡遭廢棄。如今,加拿大礦業公司Relevant Gold通過分析歷史鑽孔樣本與磁力勘測數據,宣稱在這片沉寂的土地下發現了堪比加拿大阿比提比黃金帶的礦脈。該公司聯合創始人羅伯·伯格曼指出,歷史礦場關閉多因經濟因素,而非資源枯竭。他們計劃今年夏季使用先進鑽探設備,首次探索塞米諾山脈區域未被觸及的深層岩層。

這場勘探革命不僅限於黃金。美國稀土公司披露的數據顯示,懷俄明州近年發現逾23.4億噸稀土礦藏,遠超中國4400萬噸的儲量。位於惠特蘭附近的「牛仔州礦區」已獲得367項採礦權,覆蓋面積超3200公頃。這些包含17種戰略元素的礦產,是智能手機、混合動力汽車引擎和軍用科技的核心原料。
Relevant Gold的勘探版圖持續擴張,已在懷俄明州啟動五個大型項目。地質團隊採用「數據建模+實地驗證」的雙軌模式:先整合衛星遙感、地質調查與歷史開採記錄,再派遣勘探隊進行地面驗證。在羅林斯附近的作業區,工程師將首次對19世紀礦工從未觸及的岩層進行採樣。公司首席執行官伯格曼強調,這種系統性勘探能有效降低傳統採礦的盲目性。

這場資源爭奪戰背後,科技突破成為關鍵變數。三維地震成像技術可精準定位礦脈走向,自動化鑽機能夠穿透600米堅硬岩層,而實時礦物分析儀大幅提升了勘探效率。與此同時,稀土分離技術的突破使美國企業首次具備商業化提煉能力。
從銹跡斑斑的礦車軌道到衛星導航的勘探車隊,卡麗莎礦區的變遷折射出資源開發的世代更迭。隨著夏季鑽探季的臨近,這片曾見證西部淘金夢碎的土地,正醞釀著新一輪的財富風暴。地質學家斷言,當現代科技遇上未開發的資源寶庫,歷史或將給出截然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