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我國的鄰國,也是一個東方大國。
上世紀六十年代,由於印度得寸進尺,我國曾發起對印自衛反擊戰。
之後的很多年來,我國的對印政策主要以和平為主。
然而,最近一些年,印度又開始侵擾我西藏邊境,經常與我軍發生小規模摩擦。
我們今天所講的主角,便是一個讓印軍十分忌憚的人,印軍甚至給他起了一個代號——「毒藥」。
這個人,便是我們今天的主角——上將趙宗岐。
01 屢立奇功
趙宗岐,1955年出生於黑龍江一戶農民家庭。
貧寒的家境和黑龍江的寒冷氣候,打磨著這個東北漢子的血性。而在趙宗岐14歲那年爆發的珍寶島反擊戰,讓他聽說了很多解放軍的英勇事迹,於是他便一心想當兵。
不久後,黑龍江大部分地區開始徵兵。得到消息的趙宗岐知道要抓住機會,很快提交了入伍申請。之後,他通過了層層選拔。不久後,趙宗岐便接到通知,要求他去雲南服役。
趙宗岐服役的部隊是一支戰功赫赫的部隊,曾經由開國大將陳賡同志統帥。
而趙宗岐還在新兵連時,便因為訓練成績格外出色引起重視,之後,他被分到了特務連。
當時,越軍不斷在我邊境作亂擾民,趙宗岐所在的特務連經常接到驅逐越軍的任務。
在一系列的任務中,趙宗岐憑藉過硬的軍事素養,屢次立功,很快升任排長。2年後,由於表現過於突出,他被調任到團部,擔任偵查幹事。
1979年,在越南的屢屢進犯下,為了維護主權、保護邊民,同時也為了國際聲譽,我國決定發起一場對越自衛反擊戰。
那是一場十分殘酷的戰爭,趙宗岐也參加了。
當時,他的任務是偵察敵情。
一次,他帶領一個特務排,秘密潛入敵軍防區做偵查。偵查完畢後,他們偷襲了一支敵軍小分隊,擊斃一人,俘獲兩人。並獲得了大量情報。
這之後的一個多月里,頭一次上戰場的趙宗岐愈戰愈勇,多次帶人深入越軍防區,屢立奇功。
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後,我軍經歷了精簡整編,很多人復原回家,然而趙宗岐卻被提拔為英雄團的團長,當時,他年僅30歲,可謂年輕有為。
然而,趙宗岐在部隊的成績並沒有止步。
接下來的幾年,他憑著優秀的成績和過硬的素質,接連升為旅長、軍區參謀長等重要職位。
02 厲害的「毒藥」
作為一名軍人,趙宗岐非常「鐵面無私」,而且神情嚴肅,令人望而生畏,特別是面對敵人的時候。
據說,1984年,老山輪戰期間,我軍俘獲了一名性格倔強的越軍幹部。面對我軍的審問,他始終不肯說話,更不肯透露情報。
於是,審訊人員便將趙宗岐請了去。
趙宗岐很高,有一米八,常年的軍事訓練讓他身材魁梧,眼神堅毅。他進入審訊室後,見越軍幹部不肯說話,一聲怒喝後,接著一掌拍在了桌子上。趙宗岐的氣勢嚇壞了越軍幹部,他當場便泄了勁兒,和盤托出了許多情報。
之後,趙宗岐又去了非洲扎伊爾,擔任軍事顧問,這讓他的軍戎生涯更為豐富。
回國後,1992年,趙宗岐被派駐西藏,擔任第52旅旅長。
趙宗岐赴任後,狠抓軍事訓練和軍隊建設,第52旅的戰鬥力很快得到了飛速提升,成為全軍一級先進單位。
52旅是我軍部署在邊境上的部隊,印軍沒少跟52旅打交道,從沒吃過什麼好果子。所以,對於52旅的一系列活動,印軍不僅早早就看在眼裡,更將趙宗岐看成一劑極具威懾力的「毒藥」。
03 共和國上將
2001年,趙宗岐被授予少將軍銜,當時他年僅46歲。
15年後的2016年,花甲之年的趙宗岐轉任西部戰區司令員。
也就是這一年,他晉陞為上將。
趙宗岐知道,由於歷史原因,中印雙方的領土爭議很大,所以,西部戰區主要應該防禦中印邊界。
針對此問題,他不僅加強了中印邊界部署,還在上任當年去印度訪問,以期與印度達成共識,和平解決邊境矛盾,攜手謀求經濟發展。
然而,印度方面卻表面一套背地一套。會談明明答應的很好,但會談後仍舊不斷挑釁,甚至越過邊境勘探、巡邏。
針對印度的無恥,趙宗岐轉而採取強硬態度,針對越境行為,採取驅逐、全程監視等手段。
2017年,我軍和印軍發生了激烈對峙。印軍入侵我洞朗地區,甚至增兵四萬,氣焰囂張。趙宗岐在其中妥善應對。
2020年底,65歲的趙宗岐退休了。
這個消息引起了印軍的狂歡。但是,「犯我中華,雖遠必誅」,無論趙宗岐的接任者是誰,都不會對他們手軟。
今年,趙宗岐將軍已經66歲了,在這裡,祝他身體健康,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