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解放軍中部戰區空軍的一段宣傳視頻引起了美國軍事網站《戰區》的關注。美媒在這段宣傳視頻中發現中部戰區空軍使用轟-6系列轟炸機投擲了一枚超大型的炸彈。美媒認為,這就是中國的「炸彈之母」,即大型溫壓炸彈,能夠製造直徑1000米左右的無人區,其威力僅次於核武器。不僅可能在未來的台海之戰中用來炸美軍,也很可能會被拿來對付印軍。
從外觀上來看,中國的「炸彈之母」的彈首位置除了安裝有引信外,並沒有安裝任何其他的制導組件。並且其彈翼和中國其他的常規鐵炸彈一樣,使用了常規的圓環式彈翼,沒有任何中國滑翔激光制導炸彈上常見的滑翔翼和尾舵。所以,基本上可以確定中國的「炸彈之母」只能夠進行臨空轟炸,不具備在防區外投擲並發動攻擊的能力。
其引信看起來並不是傳統高阻航彈上使用的碰炸引信,而是一款空炸引信。所以,其工作模式應該和國外的「炸彈之父」等溫壓航彈一樣,通過溫壓爆炸產生的高溫高壓對敵人的作戰人員和工事進行破壞。
這並不是中國「炸彈之母」的第一次亮相,在2019年新華社對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相關產品的介紹中,就曾經介紹過一款由轟-6K型轟炸機攜帶並投擲的巨型炸彈。當時新華社在報道中就已經直接將那款巨型航彈稱為中國的「炸彈之母」,表示這是中國最大的非核炸彈。其彈長在5-6米之間,即使是轟-6K型轟炸機,也只能夠在機腹內置式彈倉中攜帶1枚。
美國實際上也有自己的「炸彈之母」,其綽號的由來很有意思,其全程為Massive Ordnance Air Blast Bombs」,即大型燃料空氣炸彈,正好和炸彈之母(Mother Of All Bombs)的縮寫一樣,都是MOAB,再加上更加好記,所以很快就流傳開來了。不過,這類炸彈的體積都很大,比如美軍的BLU-82/B「雛菊切刀」,基本上都是由C-130運輸機進行攜帶和使用。當然,美軍的B-2隱身戰略轟炸機和B-52戰略轟炸機也可以攜帶和使用。
美媒認為,雖然中國版的「炸彈之母」目前只能夠由轟-6K型轟炸機攜帶和使用,但是目前中國很可能在研的兩款隱身轟炸機,也就是轟-20隱身戰略轟炸機和JH-XX隱身戰鬥轟炸機在未來也能夠攜帶和使用中國版「炸彈之母」。其用途非常廣泛,既可以直接用來對美軍發動攻擊,也能夠拿來為空突部隊清理出一片乾淨的著陸場。
當然,除了直接對目標進行硬殺傷外,中國的「炸彈之母」在爆炸時產生的巨大聲光,也能夠對敵人的心理造成巨大的衝擊,摧毀敵人繼續作戰的心理,瓦解敵人的抵抗意志。而對於解放軍的地面作戰部隊來說,在遭遇大規模雷場的情況下,也可以申請使用中國版的「炸彈之母」來快速清除雷場,開闢出一條安全的通道。
美媒認為中國版「炸彈之母」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精確打擊能力,並且因為對載機的依託比較大,所以基本上需要在掌握完全制空權的情況下才能夠使用。不過,筆者卻認為,這對於目前的我們來說並不算什麼大問題。
在本屆珠海航展上,中國就公開展示了1000公斤級的激光制導侵徹炸彈,並掛載在殲轟-7A2戰鬥轟炸機的機翼下。即使是我軍沒有掌握完全制空權,殲轟-7A2也可以掛載這款重型激光制導炸彈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打擊美軍或者台軍的地下指揮所。同理,中國也完全具備相應的實力,為轟-6K型轟炸機製造重量更大的激光制導炸彈,比如3噸級、6噸級的精確制導炸彈,並展開防區外攻擊。
這還不是中國唯一的解決方案,同樣參照在此次珠海航展上展出的「雷石-6」精確制導炸彈,中國只需要為自己的「炸彈之母」配備上帶有制導組件的滑翔翼和控制尾翼,那麼不僅可以實現中國版「炸彈之母」在防區外攻擊的目的,而且還能夠實現實現精確打擊的作戰效果。最重要的是,我們有實力進行批量化改裝。到時候,美軍就需要面對從防區外發射而來,並且還能夠精確打擊的中國「炸彈之母」了。
至於轟-20隱身轟炸機,自然也會成為中國「炸彈之母」的理想載機。轟-20隱身轟炸機完全可以在戰時直接攜帶中國版「炸彈之母」對敵人的後方進行突襲。任何敵人的中大型目標,比如美軍的機場、美軍營房、彈藥庫和部隊集散區域都是十分理想的攻擊目標。
當然,台軍有望比美軍更早體驗到我軍「炸彈之母」的滋味。台軍一直向外界吹噓自己在台灣島西側的坑道工事有多麼的「無堅不摧」。但是在我軍「炸彈之母」這類溫壓武器面前,台軍的坑道工事就顯得十分脆弱了。戰時只需要一發,就能夠直接癱瘓掉台軍一大片的坑道工事,為我軍登陸部隊開闢出快速通道來。
此外,就如同美媒所說的那樣,我軍同樣可以使用「炸彈之母」為我軍空突部隊在台灣島上快速開闢出幾塊大型機降區來。在擁有合適的機降區之後,我軍空突部隊不僅能夠大量投放作戰人員,還能夠快速投放大量作戰車輛,提升對台軍的打擊能力。
圖源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