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李勇 青木 魏輝】在休斯敦,諮詢疫苗接種的電話網路崩潰;在佛羅里達,老人們為了接種疫苗在戶外排了一宿;寒冷天氣中,田納西的老人在高速公路邊靠在助行器上艱難等待……這是《紐約時報》4日列舉的美國各地接種新冠肺炎疫苗過程中出現的混亂場景。儘管美國當局幾乎把全部抗疫希望都寄托在了疫苗上,但疫苗接種過程卻混亂而緩慢。截至1月2日,美國只接種了大約420萬劑疫苗,遠遠落後於白宮此前承諾的2020年12月底接種2000萬劑的目標。有美媒諷刺稱,按照目前的速度,給足夠多的美國人接種疫苗需要好幾年時間。在這場生死競逐中,病魔卻絲毫沒有放慢腳步。這段時間,美國單日新增病例和死亡病例屢創新高,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2060萬例,死亡超過35萬人。加州等「重災區」醫療系統瀕臨崩潰、殯儀館拒收屍體的新聞讓人不寒而慄。隨著美國經歷聖誕、新年假期出行高峰,一些專家警告,接下來幾周情況可能會更糟。
按目前速度接種需要數年
71歲的退休圖書管理員芭芭拉·施列文家住佛羅里達州布勞沃德縣。為諮詢疫苗接種,她給當地衛生部門和醫院前後撥打了184次電話,只有一次接通,卻很快就斷了。疫苗優先提供給老年人,但施列文仍然不知道她和丈夫什麼時候能有機會接種。她說:「至少有6個月的時間準備,本可以想出一個更好的方法來做這件事,不應該這麼難。」《華盛頓郵報》4日在關於美國疫苗接種混亂的報道中舉了這個例子,強調儘管許多地方已經得到疫苗,但接種過程卻並不順利。
與混亂相伴的,是接種速度的緩慢。美國《福布斯》雜誌網站稱,特朗普政府官員此前預計,到2020年12月底,將有2000萬人接種完第一劑疫苗。但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跟蹤數據,截至今年1月2日,只有大約420萬人接種了第一劑疫苗。美國平均每天接種22.5萬劑疫苗,這個數字甚至往往低於每天新增的感染人數。令人鼓舞的是,最近幾天疫苗接種的速度有所加快,但是以目前的速度,要為美國人接種完疫苗仍需要數年時間。
4日,白宮新冠疫苗公關計劃首席顧問蒙塞夫·斯拉維承認,美國各地的疫苗接種工作滯後。英國《衛報》稱,美國輕而易舉地達到累計2000萬新冠病例這一令人震驚的里程碑,但要實現2020年年底為2000萬人接種疫苗的目標,卻是一個巨大的問題。現在,人們多用「混亂」來描述美國的疫苗分發,並批評無能官員把事情「搞砸」。即使在去年春季疫情的「震中」紐約,接種也十分緩慢。據《紐約時報》上周五報道,該市已接收34萬多劑疫苗,但只注射了約8.8萬劑。專家警告,如果接種過程不能儘快走上正軌,可能會導致數十萬人死亡。
對於接種混亂和緩慢的原因,《福布斯》分析認為,一是供應存在問題,一些州長抱怨,他們收到的疫苗數量遠遠低於疫苗生產商承諾的數量。另外,需求矛盾突出,有些人急於打,但也有些優先人群不願意打。而最關鍵的則是缺乏充分規劃和後勤保障,特朗普政府沒有為疫苗分發和管理制定全國計劃,特朗普日前在推特上說:「聯邦政府將疫苗送至指定地區後,由各州來分發疫苗。」分發後勤工作很大程度上由各州自行安排,但大多數州缺乏這一能力。
《衛報》稱,美國公共衛生長期資金不足。專家表示,有必要制定一個全國統一的計劃來解決後勤供應問題。布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阿希什·傑哈說:「基本上,聯邦政府在疫苗分發上搞砸了。他們認為,當疫苗到達美國時,他們的任務就完成了,而且真的沒有明確計劃。」
路透社3日援引美國衛生官員的話稱,美國政府在考慮給部分人注射一半劑量的莫德納疫苗,以實現疫苗的快速接種。莫德納的疫苗本來需要對接種者進行兩次注射。
更多災難可以預見
疫苗接種緩慢,病毒傳播的速度卻越來越快。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3日稱,美國感染人數再次激增,上周六,新增確診病例近30萬例,創下新的單日紀錄。而在上周三,美國的單日死亡病例創下3750例的最高紀錄。僅在2020年的最後3天,美國就有超過1萬人死於新冠病毒。
「加州醫療系統面臨崩潰。」CNN4日稱,僅加利福尼亞一個州,3日確診病例就高達45352例,當地醫療系統已處在崩潰邊緣。而全美目前有125544人因感染新冠住院,該數字又創新高。洛杉磯縣一家醫院的負責人布拉德·斯皮爾伯格說,「如果我們再受一次打擊,就會是整個醫療系統的徹底崩潰」。《洛杉磯時報》日前稱,洛杉磯縣不但醫院爆滿,殯儀館空間也嚴重不足,多家機構拒絕再收。
面對超過2000萬人感染、35萬人死亡的悲劇,特朗普3日在推特上聲稱,美國病例和死亡人數「被嚴重誇大」。對此,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接受採訪時反駁說:「我們有超過30萬人死亡,我們平均每天有2000至3000人死亡……這些都是真實的數字。」福奇還表示,許多醫院都處於高壓狀態中,「現在病人沒有床位,訓練有素的人員都精疲力竭了。這是真實的,不是假的」。
雖然疫情洶湧,但美國仍經歷了年底假期出行高峰。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的數據顯示,儘管航空旅行人數較前幾年明顯下降,但上周六是疫情暴發以來美國機場最繁忙的一天,共有超過119萬名乘客通過安檢。自去年12月18日以來,美國已有超過1630萬人次通過機場安檢。《紐約時報》4日稱,病毒在許多地區肆虐,英國發現的變異病毒也開始在美國傳播。衛生官員警告,與假日聚會有關的感染會引發新一波疫情,未來可能出現更多災難性的日子。「這很糟糕,很不幸,但這是可以預見的。」福奇說。
「2021年仍將是艱難的」
在歐洲,也有不少人批評疫苗接種速度緩慢。「致命的失誤」,德國RTL電視台4日稱,德國從上月27日開始全國範圍內接種疫苗,至今已過去一周,但接種不到25萬人。相比德國,法國進展更慢。法國24小時新聞台3日稱。截至去年12月31日,也就是開始疫苗接種4天後,法國僅為352人接種了疫苗。上周六,法國只有80人接種了疫苗。在衛生專業人士強烈抗議後,法國政府誓言要加大疫苗接種力度。英國是第一個批准緊急使用輝瑞公司疫苗的西方國家,接種開始較早,目前已經接種了100多萬劑。4日,牛津大學與阿斯利康聯合研製的疫苗也正式在英國啟動大規模接種。
英國《金融時報》4日稱,歐洲各國都在考慮延長或加強限制,以抗擊傳染性更強的新冠病毒變種。目前,德國新增感染病例已從聖誕節前夕的高點下降,但德國仍準備將全國範圍的封鎖措施延長至1月底。在法國,政府已將東部和東南部15個地區的宵禁時間從晚上8時提前到下午6時。在英國,首相約翰遜表示,政府可能不得不採取更嚴格的措施,推遲學校開學。蘇格蘭地區宣布5日零時起實施最嚴格管控。
「這將是艱難的一年」,CNN4日稱,世衛組織緊急項目技術負責人范凱爾克霍弗表示,儘管疫苗推出,2021年仍將是艱難的。疫苗不會很快見效,接種速度比人們希望的要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