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變臉!日本制鐵收購美鋼案驚現轉機?

2025年05月26日12:33:32 國際 1299

特朗普突變臉!日本制鐵收購美鋼案驚現轉機? - 天天要聞

美國政壇風雲突變,日本企業迎來歷史性機遇!5月23日,特朗普一紙推文徹底顛覆了此前長達17個月的僵局——這位曾「強硬表態完全反對」的前總統,竟突然為日本制鐵收購美國鋼鐵公司按下「綠燈鍵」。這場橫跨太平洋的資本博弈,如今以戲劇性反轉震撼全球,日本政府喜出望外,華爾街股市應聲暴漲,而美國本土卻暗流涌動,爭議不斷。

從「國家安全紅線」到「就業救星」,特朗普的立場為何驟變?2023年12月,日本制鐵以141億美元現金收購美鋼的計劃甫一曝光,即遭拜登政府以「威脅供應鏈安全」為由緊急叫停。彼時,即將重返白宮的特朗普同樣態度強硬,甚至稱「寧可讓美鋼破產也不願被外資控制」。然而僅過4個月,這位「美國優先」的鐵腕人物竟主動將合作框架從「全盤收購」改為「戰略投資」,並高調宣稱此舉將創造7萬就業崗位、注入140億美元資金。更耐人尋味的是,特朗普特意強調「美鋼總部將保留在匹茲堡」,彷彿在向選民傳遞「本土企業不離本土」的政治信號。

這場看似雙贏的合作背後,卻暗藏多重博弈。日本制鐵的「投資承諾」遠超預期,不僅將斥資40億美元新建鋼廠,還承諾在未來14個月內完成技術升級和工廠擴建。而美國鋼鐵公司股價單日飆升21%,創下14年新高,證明資本市場已對這一轉折寄予厚望。然而,美國鋼鐵工會主席麥考爾的警告卻直指核心問題——即便披著「投資」外衣,數千工人仍可能因整合過程面臨失業風險。更令人玩味的是,特朗普政府正與歐盟陷入關稅拉鋸戰,此時「放行」日本投資,是否意在轉移國內矛盾?

白宮內部的博弈同樣撲朔迷離。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在5月21日提交的審查報告中,雖承認安全風險可控,但各機構意見分歧明顯。有分析認為,特朗普此舉或為平衡多方利益——既安撫日本盟友以緩解貿易摩擦,又藉助外資提振疲軟經濟。畢竟,美國第一季度GDP意外負增長,失業率高企,而特朗普此前「創造百萬崗位」的競選承諾正遭遇嚴峻考驗。

這場資本大戲的後續走向更值得玩味。日本制鐵負責人已啟程赴美敲定細節,而特朗普宣布5月30日將在匹茲堡舉行盛大的「重生儀式」。但美國鋼鐵產業的復甦之路並非坦途——全球鋼鐵產能過剩、環保壓力加劇,加上特朗普持續加征關稅引發的貿易動蕩,都可能讓這場合作陷入「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境地。更關鍵的是,當「國家安全」被重新定義,未來外資進入美國製造業的門檻是否會進一步抬高?

從「零和博弈」到「合作共生」,這場收購案的逆轉折射出全球化時代的複雜現實。日本企業或許撿了個「大便宜」,但美國選民、工人乃至整個製造業的未來,仍在未知中搖擺。而特朗普的「政治魔術」,究竟是化解危機的妙手,還是飲鴆止渴的權宜之計?答案,或許只能在時間的長河中揭曉。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莫迪百般挑釁,中國為何遲遲不動手?一個戰略真相美印後知後覺 - 天天要聞

莫迪百般挑釁,中國為何遲遲不動手?一個戰略真相美印後知後覺

不是在挑釁巴基斯坦,就是暗地裡碰瓷中國,可以說,印度可謂是越來越囂張,更是超出了很多的預期。從之前的在金磚內部總是作為矛盾的一方,再到當下更是要退出金磚,當下更是直接表示,巴基斯坦要的是和平,還是印度的子彈。可以說,印度雖然沒有成為五常,但
面對印度百般挑釁,中國為何不動手?一個戰略真相美印後知後覺 - 天天要聞

面對印度百般挑釁,中國為何不動手?一個戰略真相美印後知後覺

南亞地緣博弈新態勢:印度頻頻出招背後的戰略考量印度在邊境頻頻挑釁,動作不斷,似乎意在逼迫中國做出強硬回應。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中國始終保持克制,沒有貿然出手。不少人對此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一個被忽視的戰略真相逐漸浮出水面,連美印也在事後才恍然大
杜特爾特沒了遺憾,讓他恨鐵不成鋼的長女,終於扛起了家族大梁 - 天天要聞

杜特爾特沒了遺憾,讓他恨鐵不成鋼的長女,終於扛起了家族大梁

文|文人所有內容皆有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中及末尾杜特爾特家族在菲律賓政壇的根基深厚,源自老杜特爾特在達沃市數十年的經營,以及他總統任期內積累的超高人氣。作為家族的核心,杜特爾特曾有一個清晰的政治藍圖,卸任總統後扶持長女莎拉登上總統寶座,自己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