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省人民檢察院】

近年來,高青縣檢察院緊盯群眾關心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建立「雙向派駐+特聘公益監督員」機制,探索公益保護新路徑。2024年以來,該院辦理了一批涉及群眾出行、用電、飲水、食品等民生重點領域公益訴訟案件,切實將公益訴訟制度優勢轉化為群眾幸福指數。
危橋「煥新」
為安全出行修建「放心橋」
2023年4月,高青縣檢察院檢察幹警在參加某社區座談交流時了解到,位於該縣中心路小學南側、千乘湖上方的橋樑被列為危橋後,雖懸掛了禁止通行的警示牌,但仍有車輛、行人通行。
「這座橋破損好幾年了,我一天得來回七八趟,特別是雨雪天氣,沒有欄杆保護,路過時心裡挺犯怵。」過路的老大爺直言。檢察幹警經實地查看後發現,該橋是周邊村莊進入縣城的主幹路、是學生上學的必經之路,所以一直有人通行。
橋樑「帶病上崗」,不僅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更嚴重影響道路安全通行。隨後,該院與交通主管部門、所屬街道取得聯繫,並於當日進行公益訴訟立案,督促問題整改。
經過多次磋商,同年6月,相關職能部門表態將履行橋樑養護維修監管責任,及時做好對接工作,對涉案危橋進行修復。同時,為確保施工期間不影響群眾的日常出行,該院還建議有關部門在橋樑西側設置臨時路段,方便非機動車通行。
經過一年多的維修,危橋變「新橋」,順利竣工通車。「涉案危橋不僅完成了修復,兩側護欄圍擋加高了,橋體也得到了加固。」看到危橋的安全隱患已經消除,辦案檢察官張愛美欣慰地說,「這下附近的群眾可以放心通行了。」
「飛線」落地
給電動自行車充電加把「安全鎖」
近年來,電動自行車因其經濟、便捷等優勢成為老百姓常用的代步工具,但由此出現的「飛線充電」現象屢禁不止,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我發現有業主從樓上『飛線充電』……」2024年5月,高青縣檢察院收到「益心為公」志願者魏某提供的線索後,隨即展開調查。
經實地走訪調研,該院就「飛線充電」問題嚮應急管理部門、街道辦事處等制發檢察建議,督促相關部門依法全面履行監管職責,加強對私拉電線充電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落實日常消防安全責任,形成常態化治理格局。
發出檢察建議後,該院牽頭協調多方管理主體,促成全縣範圍內「飛線充電」問題集中整改。相關部門結合自身職能對轄區近40個小區進行全面排查,在摸清問題區域基礎上建立動態管理台賬,堅決制止「飛線充電」行為。
同年8月,該院檢察幹警在後續跟蹤調查回訪中發現,小區里「飛線充電」情況已基本得到改善,多數小區配備了停車棚和充電樁,居民能自覺做到有序停車,安全充電。截至目前,相關小區已建成充電車棚150餘個,充電埠4500餘個,通過小區「微改造」告別「飛線充電」,從源頭破解居民電動自行車充電難問題。
「希望通過多部門的共同努力,讓新舊小區告別『頭頂上的電線』,做到公益訴訟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從而更好地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辦案檢察官張愛美說。
規範「制水」
供群眾健康安全「飲用水」
現制現售水供水模式迅速發展,而不規範經營帶來的飲用水安全隱患卻日益凸顯。未按規定頻次進行水質檢測並報送檢測資料、未定期更換水質處理材料或者清洗消毒終端盛水裝置、未依法在制水設備醒目位置公示信息等問題,給廣大消費者帶來一定的飲水安全隱患,威脅社會公共利益。
2024年6月,高青縣檢察院在履行公益訴訟監督職責過程中發現,轄區多個小區直飲機設備未公示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水質檢測報告、從業人員健康證等信息,嚴重威脅居民飲水安全。
經全面調查取證,該院依法向縣衛生健康局發出行政公益訴訟檢察建議,督促其對現制現售直飲機經營者加強監管,定期進行飲用水安全檢測,保障直飲機設備及周邊環境衛生,確保群眾用水安全。
縣衛生健康局收到檢察建議後,迅速召開社區直飲機商家規範經營會議,對全縣16家直飲機經營單位、60餘台現制現售直飲機設備開展集中排查整改,並分兩批次對有關經營者及工作管理人員進行培訓。
據了解,截至2024年7月,上述問題區域均已完成整改,有關部門表示將不斷完善飲用水安全長效監管機制,定期開展巡查和檢測,確保飲用水安全常態化管理。
「公益訴訟無小事,再小的公益也是檢察工作的大事。下一步,我院將持續堅持『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基本價值追求,以法治力量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更好地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高青縣檢察院檢察長蘇政說。
來源:《山東法制報》 第 8462期第2版
作者 : 閻營營、田皓月
編輯:田悅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