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6日深夜11點,洛杉磯警察接到報警說有人縱火,警察十分鐘內就閃著紅藍燈到了現場,警察趕到現場後發現一華裔大媽正往鄰居家扔燃燒物,美國富人的房子大部分是獨棟的木質房子,如果被火焰點後果有可能是全屋燒毀。
警方提供畫面顯示,當鄰居驚慌開門時,她竟撿起燃燒物再次拋擲。警方到現場後想與盧蘇珊溝通,但她做了個錯誤的致命決定:反鎖家門拒絕溝通。這個舉動直接觸發美國警方的危機應對流程——談判專家、狙擊手觀察位、防暴小組瞬間就位。僵持5小時後,特警破門,執法記錄儀顯示:手持菜刀的蘇珊突然沖向全副武裝的警察。電光火石間警員迅速扣動了扳機連開三槍,蘇珊當場被擊斃。根據知情人透露,這盧蘇珊大媽為2022年移民到美國,丈夫是國內高幹,平常在國內囂張跋扈慣了,沒想到會命喪美國。
當事人:lu蘇珊大媽
這事在網路曝光後引起了中美網民的熱議,有人站警察方,有人覺得一把火換一條人命太過分了。但往深了想……發現沒?她的每次行為都精準踩中了文化差異的雷區。在美國警察的習慣是"先控制,你要講道理去和法官講"。他們臉上貼著的不是好人卡,要看清楚,他們腰帶上插9mm格洛克「真理器」。歷史新聞上就有很多例子,當事人也許只是揮了下酒瓶,幾秒內就被警員制服按倒,手槍頂著後腦。反觀國內的處理的鄰里糾紛案,一般情況民警隔著防盜門勸導事主長達幾小時,如果遇到繼續攻擊傷害他人的情況,用辣椒水化解危機就夠了。這種"以柔克剛"的中式智慧在太平洋那頭是沒有的。這種中美衝突文化基行成了:我們習慣把情緒波動看作"家事",但在個人主義至上的歐美社會,失控的情緒就是威脅公共安全的"病毒",需要盡「清除」。
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塑造了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和公共行為準則,在國外,特別是歐美,我們必須了解當地的風俗文化、行為法規,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學會適應當地社會習俗,學會運用當地合法途徑去處理各種矛盾和問題,而不是像一個「任性巨嬰」一樣由著性子無理取鬧。國內的一些個人習慣和處事方式不能原封不動地帶到到國外去,要學會收斂。因為國外的社會文化不會因為個人的情緒和習慣而改變,你到人家地盤上工作生活應該是「入鄉隨俗」而不是「我行我素」。這次事件值得我們每個要踏出國門的人反覆咀嚼——有些文化鴻溝,真的不能靠"我以為"來跨越。否則付出的就是生命的代價。
用大白話總結就是:出門在外,要學會相互尊重,沒人慣著你的脾氣!
【警示】海外生存三法則:
① 把"我能解釋"改成"我配合"
② 警察亮證時,你的雙手必須讓警察全程可見
③ 情緒上頭先默念"這不是在老家"
你在海外經歷過哪些文化衝擊?評論區等你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