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地評線】南海時評:「文旅+多元化」 場景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
過去一年以來,區域文旅協同發展、「文旅+」新生態構建、特色文旅融合模式等話題持續引發行業熱議。(證券日報)
現如今,文旅產業已不再是單一的旅遊觀光,而是融入了文化、科技、體育、農業等多個元素,形成了多元化、全方位的發展格局。這種「文旅+」的新生態,不僅豐富了旅遊的內涵,更拓寬了旅遊的外延,讓人們在旅途中收穫了更多的驚喜和感動。
在政策的引領下,各地政府紛紛結合當地特色文化和資源稟賦,打造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旅遊項目。比如,貴州的「村超」賽事旅遊,將體育賽事與鄉村旅遊完美結合,讓遊客在欣賞精彩比賽的同時,還能領略到鄉村的田園風光和淳樸民風。而泉州的簪花體驗旅遊,則讓泉州蟳埔「簪花圍」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這些創新的文旅場景,不僅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打卡,更成為了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現如今,在科技的賦能下,智慧旅遊正成為新的發展趨勢。從北京城市圖書館的「元宇宙體驗館」到敦煌研究院的「數字敦煌」項目,科技與文旅的深度融合正在為遊客帶來更加沉浸式的旅遊體驗。大數據、ai等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了旅遊服務的智能化水平,更讓遊客在旅途中感受到了便捷和舒適。
與此同時,「文旅+ip」的跨界融合也在催生著新業態。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與遊戲《黑神話:悟空》合作,就是一次成功的嘗試。通過推出主題ip旅遊線路和文創產品,激發了玩家對線下古建築探秘的熱情,拉動了山西文旅消費的大幅增長。這種將文化ip與旅遊產品和場景深度融合的方式,不僅提升了旅遊的文化內涵,更讓遊客在旅途中找到了更多的共鳴和歸屬感。
當然,文旅產業的多元化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例如,如何保持旅遊市場的透明度、如何提升產品服務的質價平衡、如何加強監管體系的盲區治理等問題,都是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去解決。但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挑戰,才讓我們更加堅定了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展望未來,「文旅+多元化」的場景創新將繼續為文旅產業注入新的活力。我們也堅信在政策的引領下、在科技的賦能下,文旅產業將不斷拓寬邊界、深化內涵、提升品質,為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美麗中國不斷增色添彩。(陳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