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為何最終對華讓步?美媒公布內幕,新加坡前外長的預測成真

2025年05月18日06:40:28 國際 1392

5月12日,中美雙方宣布互降關稅,為持續數年的貿易摩擦暫時按下「暫停鍵」。隨後,《華盛頓郵報》曝光了特朗普政府對華「讓步」的內幕,指出其妥協是國內選民壓力和經濟困境的結果,而中國通過精準反制和戰略定力成功應對了美國的極限施壓。更讓人關注的是,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的預測再次被驗證,他在當天就明確指出,特朗普迫切需要一份貿易協議來應對國內政治危機。

中美貿易戰的起因與演變

中美貿易戰的起點可以追溯到2018年。特朗普政府以「貿易不平衡」和「知識產權保護」為由,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額關稅,試圖迫使中國在貿易談判中讓步。關稅政策不僅旨在縮小貿易逆差,還被寄希望於推動製造業迴流美國。然而,這一政策的實施卻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根據耶魯大學的數據,美國的平均關稅稅率在關稅政策全面實施後飆升至17.8%,為193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普通美國家庭每年因此增加的支出高達2800美元,直接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力和企業信心。同時,中國通過市場多元化戰略和「雙循環」政策,逐步降低對美貿易依賴,並採取反制措施對美商品加征關稅。這場博弈從單邊施壓演變為雙邊對抗。

特朗普為何最終對華讓步?美媒公布內幕,新加坡前外長的預測成真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為何最終對華讓步?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不僅未能實現預期目標,反而在國內引發了嚴重的經濟問題。以洛杉磯港為例,這一港口有三分之一的運輸業務因關稅衝擊陷入停滯。碼頭工人、卡車司機等藍領群體收入銳減,而這些人正是特朗普的重要支持者。
此外,製造業和農業也遭受重創。製造業產能利用率降至十年來的最低水平,而大豆出口因中國加征關稅,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滑落到22%。這些經濟問題直接轉化為政治壓力。

經濟困境導致特朗普的支持率急劇下滑。根據最新的數據,特朗普的支持率為43%,差評53%,對共和黨在2026年中期選舉的前景構成威脅。

與此同時,共和黨內部也出現了反對聲音。多位共和黨議員公開批評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認為其損害了美國經濟和黨的政治利益。《紐約時報》援引共和黨戰略家道格·海伊的話稱:「關稅政策正在反噬特朗普的政治根基。」
特朗普為何最終對華讓步?美媒公布內幕,新加坡前外長的預測成真 - 天天要聞

中國的反制策略:精準與多邊並舉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佔據全球90%的稀土精鍊產能。稀土是製造高端電子產品和軍工設備的重要原材料,例如每架f-35戰鬥機需要400公斤稀土材料。2023年,中國宣布對7種中重稀土實施出口許可制,直接打擊了美國軍工產業的供應鏈。這一舉措不僅令美國軍工企業面臨原材料短缺,也給特朗普政府帶來更大的壓力。

中國通過多邊合作進一步削弱了美國的施壓能力。歐盟重啟與中國的經濟對話,東盟加速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日本等國拒絕與中國脫鉤。這些合作不僅增強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也削弱了美國在全球化中的主導地位。

未來:全球化與博弈的走向

特朗普為何最終對華讓步?美媒公布內幕,新加坡前外長的預測成真 - 天天要聞
此次中美貿易戰的結果表明,單邊主義的經濟霸凌在全球化時代註定難以為繼。正如德國《商報》評論所言:「特朗普的關稅大棒非但沒有擊倒中國,反而讓世界看到美國的虛弱。」未來,任何試圖通過關稅政策實現經濟霸權的行為,都將面臨全球化趨勢的反噬。
儘管此次中美達成了關稅互降協議,但雙方關係的複雜性並未因此消解。貿易問題之外的科技競爭、地緣政治博弈等議題,可能成為中美關係的新焦點。
這場貿易戰為全球經濟提供了重要啟示:合作與共贏是唯一可持續的選擇。中國通過精準反制和多邊合作,展現了強大的經濟韌性,而美國的關稅政策則暴露了其短視性。未來,全球化背景下的經濟利益平衡將成為各國共同面對的課題。

結語

特朗普對華讓步的背後,是一場經濟與政治、單邊與多邊的複雜博弈。選民壓力和經濟困境迫使特朗普妥協,而中國通過精準反制和戰略定力贏得了主動權。這場貿易戰的結果再次證明,在全球化的歷史潮流面前,單邊主義的霸權邏輯註定失敗,而合作與共贏才是時代的必然選擇。
未來,中美之間的博弈仍將繼續,但這場貿易戰已為全球經濟格局的調整提供了重要參考。全球化的時代已經到來,任何逆潮流而動的行為都註定碰壁。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王毅會見賴比瑞亞副總統康格 - 天天要聞

王毅會見賴比瑞亞副總統康格

2025年6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長沙會見來華出席第四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開幕式的賴比瑞亞副總統康格。王毅說,祝賀賴比瑞亞當選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中方願同利方加強團結協作,踐行多邊主義理念,維護髮展中國家特別是
王毅會見索馬利亞外長德埃 - 天天要聞

王毅會見索馬利亞外長德埃

2025年6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長沙會見索馬利亞外長德埃。王毅表示,索馬利亞是第一個同新中國建交的東部非洲國家。今年迎來中索建交65周年。近年來,中索關係克服困難,排除干擾,保持發展勢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兩國元
新聞多一度丨波音787首次墜毀事故:印度失事客機200餘人遇難 - 天天要聞

新聞多一度丨波音787首次墜毀事故:印度失事客機200餘人遇難

據印度當地電視台報道,一架飛機12日在古吉拉特邦艾哈邁達巴德機場墜毀,機上200餘名乘客遇難。失事飛機是什麼型號?事故現場如何?事故原因專業人士如何分析?印度警方稱墜機事故中發現一名倖存者6月12日,印度航空公司一架飛往英國倫敦的波音787-8「夢想客機」在古吉拉特邦艾哈邁達巴德機場附近墜毀,機上載有242人。印度...
第1現場|印度警方稱墜機事故中發現一名倖存者 - 天天要聞

第1現場|印度警方稱墜機事故中發現一名倖存者

視頻來源:央視新聞(00:08)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6月12日,印度當地警方稱在客機墜機事故中發現一名倖存者,目前在醫院接受治療。警方表示,該倖存者在失事客機座位11A處被發現,但尚未確認其為機上人員還是地面人員。當地時間2025年6月12日,印度古吉拉特邦艾哈邁達巴德機場附近,搜救隊在飛機墜毀現場進行救援。視覺中...
事關深入推進深圳綜合改革試點,這場發布會給出詳解 - 天天要聞

事關深入推進深圳綜合改革試點,這場發布會給出詳解

新華社北京6月12日電 題:事關深入推進深圳綜合改革試點,這場發布會給出詳解新華社記者魏弘毅、孫飛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深入推進深圳綜合改革試點 深化改革創新擴大開放的意見》近日對外公布。12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來自中央部門和廣東省、深圳市的相關負責人圍繞意見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6月12日,國務院...
新華全媒+丨第四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在長沙舉行 - 天天要聞

新華全媒+丨第四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在長沙舉行

↑ 6月12日,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人們參加第四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新華社記者 劉瓊 攝 當日,第四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在長沙舉行。本屆博覽會以「中非共行動 逐夢現代化」為主題,會期4天。 ↑ 6月12日在長沙國際會議中心拍攝的開幕式
帕爾特伊:我們每個人都有需要錢的家庭,這一想法在我心頭縈繞 - 天天要聞

帕爾特伊:我們每個人都有需要錢的家庭,這一想法在我心頭縈繞

近日,帕爾特伊接受迦納電視節目Ghana』s TV3的採訪,談到了自己的未來,暗示他可能會離開阿森納。帕爾特伊在接受迦納TV3電視台採訪時表示,他的下一步行動將取決於他感覺最安定的地方,並稱個人幸福和家庭是他做決定的關鍵因素。帕爾特伊回應他的未來首先要考慮你在哪裡感到快樂,在哪裡感到自在,然後才是你的下一個目標...
局勢惡化!洛杉磯抗議活動蔓延至美國更多城市 - 天天要聞

局勢惡化!洛杉磯抗議活動蔓延至美國更多城市

亞太日報駐墨爾本記者 張爍反移民突襲行動引發的抗議活動最初在洛杉磯爆發,隨後迅速蔓延至全美各地。在洛杉磯的大規模抗議活動已經進入第六天,該市下城區於周二開始實施宵禁。周二晚間,抗議團體在紐約、亞特蘭大和芝加哥遊行,高呼反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的口號,並與執法人員發生了衝突。當地時間周二晚間至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