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2025年05月20日03:12:06 國際 1359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南美洲獨有的鳥類之一:紅䴉】


南美洲,陸地面積第四大的大洲,約有1784萬平方公里的大陸面積。

山,有安第斯山脈,幾乎縱貫整個南美洲西部,擁有美洲最高的山峰——阿空加瓜山

地,安第斯山脈東部就是面積遼闊、物種豐富的亞馬孫河(以前我們習慣叫亞馬遜河)盆地。

河,當然就是亞馬孫河,它是世界第2長河、世界流量第一的河流,大約相當於7條長江的流量,佔世界河流流量的20%左右。

森林(熱帶雨林),亞馬孫熱帶雨林的規模之大被稱為整個地球之肺。

從氣候和地理來看,似乎南美洲才應該是全球最富裕的大洲:比歐洲資源豐富、比北美暖和許多、比非洲更加濕潤、比亞洲人口稀少……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1799年歐洲殖民者繪製的南美洲地圖】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一)意料之中的國家都不富

在南美洲大陸上,就主權國家而言只有12個:蓋亞那蘇利南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和巴西。

如果按照近些年發達國家的標準之一,即人均GDP至少需要達到2萬美元的門檻,這些各有特點、資源或者能源極大豐富的南美大國,表現如何呢?

這裡有原本石油儲量全球第一的委內瑞拉,以2024年末為例,已探明未開發的石油約為3040億桶,繼續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

不過,委內瑞拉最近一次公開人均GDP數據還是2020年,約為1700美元;而2010年的時候,委內瑞拉的人均GDP約為1.4萬美元。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委內瑞拉:玻利瓦爾瓷雕像】


這裡有南美洲面積最大(約851萬平方公里)、人口最多(約2.1億)、資源最豐富(糧食、肉類、礦產等等應有盡有)的巴西,2024年就人均GDP來看,巴西約為1.1萬美元,距離2萬美元的基本門檻,仍然比較遙遠。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巴西三大標誌之一:桑巴舞】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巴西三大標誌之一:足球與球迷其實是一體的】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巴西三大標誌之一:烤肉】

這裡還有1900年前後,在人均收入、工業產值等方面能夠在世界上排進前七位,比那時候的德國、法國還高的阿根廷,只不過短短120多年後的2024年,阿根廷人均GDP約為1.5萬美元,不僅在南美洲當不了第一,而且劇烈並痛苦的經濟「休克療法」還在進行中。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阿根廷:探戈】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2024年: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烤肉大賽】


(二)一個偶然而另一個必然

能夠突破人均GDP2萬美元基本門檻的南美主權國家,目前只有兩個:蓋亞那、烏拉圭。

【蓋亞那,2024年人均GDP約為3萬美元】

這個總面積約為22萬平方公里的國家,只有80多萬人,如果這樣的面積放在北京或者上海,出現上億人口的現象也不奇怪。

蓋亞那的西北面是委內瑞拉,南面是巴西,東面是蘇利南——就是以前的荷屬蓋亞那,東北面則是大西洋,首都喬治敦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蓋亞那的殖民史蘇利南、法屬蓋亞那高度類似,它在15世紀先被西班牙入侵,17-18世紀又被荷蘭佔領,到了1814年荷蘭將其轉讓給英國,1831年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取名英屬蓋亞那。

直到1966年5月才宣告獨立——就荷蘭而言,算是走運的,旁邊的蘇利南當年(1975年)可是讓荷蘭支付了35億荷蘭盾才不情不願地宣告獨立。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蓋亞那的殖民史從人口結構上就能看得非常清楚:印度裔約佔44%、非洲裔約佔30%、混血種人約佔17%,僅這三種族群就佔了80多萬總人口的91%左右。

蓋亞那的富裕挺有戲劇性的,它的人均GDP能夠蓬勃發展主要集中在2019年以後,因為那一年蓋亞那發現了大量的石油,引起英國、法國和荷蘭等能源巨頭公司的關注並加大了投資力度。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蓋亞那:高原風光】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蓋亞那:大西洋邊】

【烏拉圭的情況要複雜一些,2024年人均GDP約為2.4萬美元】

如果不是2019年蓋亞那發現了大量石油,整個南美洲12個主權國家中,最富裕的還是烏拉圭。

這個國家的北面是巴西,西面是阿根廷,東南面是大西洋,國土總面積接近18萬平方公里,首都蒙得維的亞——地理和氣候條件讓烏拉圭看上去就是一個天然的優質牧場。

2024年我們一共進口了約287萬噸的牛肉,其中218萬噸(占當年牛肉進口總量的76%)來自南方共同市場的三個國家:阿根廷、巴西和烏拉圭;巴西牛肉約134萬噸、阿根廷牛肉約60萬噸、烏拉圭牛肉約24萬噸。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烏拉圭地形圖】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

這裡提一下南方共同市場,簡稱南共市。

這個市場是南美地區最大的經濟一體化組織,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共同市場。1991年3月,阿根廷、巴西、烏拉圭和巴拉圭四國總統在巴拉圭首都亞松森簽署《亞松森條約》(條約於同年11月29日生效),南方共同市場正式建立。

當然,烏拉圭的礦產和漁業也很不錯,比如最出名的烏拉圭紫水晶石和瑪瑙;比如烏拉圭的黃魚、魷魚和鱈魚也很不錯——這些物產包括烏拉圭的牛肉和羊肉,都是我們常年進口的主要商品。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烏拉圭的天然牧場】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烏拉圭的田園風光】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烏拉圭主打放養與草飼】


(三)真正的原因在哪裡呢

坦率地說,如果只有這些資源,烏拉圭不會成為南美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它被稱為「南美瑞士」,這不單單是形容烏拉圭的風景秀麗,能夠與歐洲的瑞士媲美,也是在形容烏拉圭的社會治理與廉潔程度相對較高。

舉一個例子,何塞·穆希卡,他是烏拉圭的一位前總統,2010-2015年在任。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何塞·穆希卡】

2010年穆希卡宣誓就職前,依法需要公開自己的個人財產,官方審計後宣布他的家產約數千美元,主要來自一輛1987年出廠的天藍色甲殼蟲汽車,但穆希卡表示異議:應該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統計和公開。

於是官方經過詳細調查後,再次公布穆希卡和妻子名下的所有財產:加上他妻子名下的地產、房屋、拖拉機等等所有資產,穆希卡夫婦的全部家產約為30多萬美元——他們沒有孩子。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何塞·穆希卡與巴西總統盧拉】

這時烏拉圭民眾才知道:原來這座小農場也不是穆希卡的,而是他妻子祖傳下來的財產給她做嫁妝的,穆希卡本人全部家當中最值錢的,還是那輛天藍色甲殼蟲汽車,它的估值最多不會超過1800美元。

2010年3月穆希卡正式就任烏拉圭總統後,月薪約為11000美元,但穆希卡和妻子商量後決定,每月只留下大約1500美元的基本生活費,其餘的全部捐獻出來。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這輛車伴隨了何塞·穆希卡30多年】

卸任後的穆希卡就和妻子住在那個小農場,那裡可以種花,而賣花的收入就是穆希卡和妻子的所有收入——他和妻子謝絕了卸任總統的所有待遇和薪酬。

2025年5月13日,烏拉圭總統奧爾西通過社交媒體宣布:烏拉圭前總統何塞·穆希卡於當天去世,享年90歲。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消息傳開後,民眾自發哀悼】


結語

南美洲各國的經濟發展與富裕程度到底受什麼因素影響最大呢?最為常見的原因或者理由有三條:

西方殖民者長達數百年(主要集中在16-19世紀)的血腥掠奪。

美國等對南美洲部分國家(比如委內瑞拉)的多年全面經濟制裁

南美洲許多國家一直不太穩定,比如民間武裝及非法化學品常年泛濫。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如果20世紀我們這麼認為,似乎沒有錯——時至今日,至少還有三個原因需要南美洲國家自己正視起來,比如政壇長期腐敗且階層固化、各項社會福利曾經畸形高漲、疏於農業或者產業更新與變革……

如果這些得不到正視和重視,就像巴西和阿根廷等真的很美麗、很富饒、氣候也比非洲好得多的大國,人們日常最關心的永遠只有兩個問題:今天你跳舞了嗎?要不要喝兩杯!

南美洲的奇怪經濟現象:能源最多的、資源最多的,都不是最富裕的 - 天天要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證券公司原高管在西藏墨脫失聯超十天:當地有降雨,警方仍在搜尋 - 天天要聞

證券公司原高管在西藏墨脫失聯超十天:當地有降雨,警方仍在搜尋

新京報訊(記者彭鏡陶 左琳)6月18日,網上流傳一則尋人啟事,華金證券前首席財富官劉明軍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準備參加越野跑賽事時失聯,目前已經失聯10天。6月20日,新京報記者從當地警方獲悉,至今仍沒有劉明軍的下落,近日當地有降雨,警方還在繼續搜尋。尋人啟事稱,劉明軍報名了林芝的越野賽事,為了提前適應高海拔,...
第1現場|撤離!首批119名在以中國公民已轉送至埃及境內 - 天天要聞

第1現場|撤離!首批119名在以中國公民已轉送至埃及境內

6月20日,中國駐以色列使館發言人表示,已有近300名中國公民通過以色列和約旦、埃及邊境口岸安全轉移撤離。據新華社消息,當地時間6月19日,首批119名在以中國公民從埃及和以色列接壤的塔巴口岸進入埃及。6月19日,從以色列撤離的中國公民從埃及南西奈省塔巴口岸進入埃及。6月19日,從以色列撤離的中國公民從埃及南西奈省塔...
伊朗副外長警告:美國若介入,將導致「整個地區陷入地獄」 - 天天要聞

伊朗副外長警告:美國若介入,將導致「整個地區陷入地獄」

【文/觀察者網 張菁娟】以色列與伊朗的軍事對抗已持續一周,地區局勢持續緊張。美國雖維持「有限介入」的剋制姿態,但隨著衝突升級,華盛頓的軍事介入程度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9日報道,伊朗外交部副部長哈蒂布扎德(Saeed Khatibzadeh)喊話稱,美國若決定介入衝突並支持以色列,將導致「整個地區陷入...
普京要給中方打電話,想談些什麼? - 天天要聞

普京要給中方打電話,想談些什麼?

最近,俄羅斯總統普京準備和中方通一次電話。普京的外交助理烏沙科夫已經公開確認,這通電話會在本周內進行。雙方將重點討論中東局勢的變化,特別是最近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衝突升級。 烏沙科夫還強調,....
釋新聞|特朗普說「兩周內」決定是否對伊朗動武,到底是什麼意思? - 天天要聞

釋新聞|特朗普說「兩周內」決定是否對伊朗動武,到底是什麼意思?

美國總統特朗普。視覺中國 圖以色列和伊朗間的衝突愈演愈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是否參戰上劃定了可能的「時間表」。據新華社報道,當地時間6月19日,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說,特朗普將在「接下來兩周內」決定是否下令美軍對伊朗發動打擊。白宮將特朗普的表態形容為「給外交努力再一次機會」。但美媒指出,這一決定也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