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俄烏陣亡者遺體交換!212具換4241具,比例達1比20

2025年05月18日11:10:12 國際 5664

俄烏戰爭爆發後,雙方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交換戰俘和陣亡者遺體;不過很長一段時間內交換的批次雖多,但數量上並不算大。

而在最近的俄烏直接談判中,雖然涉及根本的問題肯定是沒解決,但達成了戰俘交換方面「1000人換1000人」的協議。

如果協議能順利執行的話,這將是俄烏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的戰俘交換。

2025年俄烏陣亡者遺體交換!212具換4241具,比例達1比20 - 天天要聞

而在陣亡者遺體交換方面,因為並不是遵循「一對一」交換的原則,所以肯定不是不會出現千人對千人之類的交換場景了。

不過涉及將近1000之數的交換,倒還真的有,甚至已經出現了不止一次。

在5月16日最新的一次交換中,俄軍用909具收殮到的烏軍陣亡遺體來交換烏軍手裡掌握的34具俄軍陣亡者遺體。

很顯然,這一比例還是很懸殊,有將近1比27之高。

咱們之前說過很多次,這肯定不是目前雙方真實的戰損比,因為這要真是戰損比的話,俄軍可早就在基輔閱兵了。

不過真實戰損比雖然沒有這麼誇張,但是這卻證明了俄軍是戰場掌控程度更高的一方。

2025年俄烏陣亡者遺體交換!212具換4241具,比例達1比20 - 天天要聞

或者再簡單點說,在俄烏戰場上大多數的攻防作戰中,俄軍都是笑到最後的一方。

也正因如此,它才能在收殮己方陣亡者遺體的同時,又能搜集到大量的烏軍陣亡遺體。

為何這麼說呢?

因為一般來說陣亡遺體都是自己收自己的,烏軍未能回收的己方遺體,一則是在防守狀態時陣地失守,遺體無法收回,比如庫爾斯克主戰場就是如此;

二則是在進攻狀態時,因為進攻戰果無法鞏固,後續又被俄軍打了回來,那麼先前陣亡的遺體也無法回收,就又落在了俄軍手裡,比如紅軍城西側戰場就是如此。

2025年俄烏陣亡者遺體交換!212具換4241具,比例達1比20 - 天天要聞

而烏軍目前能夠控制到俄軍陣亡遺體的情況,多是在挫敗其突襲行動後,後者沒有在短時間內又來搶攻,因此烏軍有時間來鞏固陣地,清理遺體。

比如之前扎波羅熱的俄軍第58集團軍進攻小托克馬奇卡,俄軍突擊隊最終未能控制村內陣地,而後續又沒有繼續發動攻擊,所以在村內陣亡的突擊隊員遺體,多數就被烏軍清理到了。

不過從俄烏雙方交換遺體的數量來看,烏軍清理到的顯然不多。

以2025年雙方的五次交換行動來看,烏軍交出的俄軍陣亡者遺體,分別為:

1月24日49具、2月14日45具、3月28日43具、4月18日41具、5月16日34具,以上總計為212具。

2025年俄烏陣亡者遺體交換!212具換4241具,比例達1比20 - 天天要聞

而俄軍在上述五次交換中交出的烏軍陣亡者遺體分別為:

1月24日757具、2月14日757具、3月28日909具、4月18日909具、5月16日909具,以上總計為4241具。

所以就2025年以來雙方交換陣亡者遺體的總體情況來看,大約是1:20,而且越往後懸殊越大。

尤其很明顯的是俄軍現在在「控數」,前兩次都是「757」,後三次則都是「909」。

相同的數據肯定不是巧合,而是俄軍在交換中表達潛台詞:它能夠輕鬆搜集到大量的烏軍陣亡遺體,所以能夠精準控制每次的交換數量,可以說這就是其對於掌握戰場的「顯擺」動作。

雖然這種潛台詞是俄軍用另外一種方式對烏軍的「喊話」,但對烏軍士兵本身,尤其是被收殮到遺體的陣亡者而言,起碼屍體交換回去是比較好確認死亡的,而確認死亡的話,至少家屬拿到撫恤金的概率會更大些。

這一點重要嗎?重要。

2025年俄烏陣亡者遺體交換!212具換4241具,比例達1比20 - 天天要聞

因為在戰場上烏軍還有大量的「失蹤」人員,實際上此類失蹤有相當大一部分都是陣亡了,只是還沒有找到屍體或者說根本不會再有屍體了。

比如在俄軍的伊斯坎德爾導彈、滑翔制導炸彈直接命中的區域,基本就不會有屍體留下了;還有些烏軍陣亡在林木線支撐點內後,俄軍未必會過來清理,所以屍體就留在其中無人收殮。

相較於這些情況,能夠被收殮後安葬,確認陣亡身份,家屬能夠得到撫恤,肯定是好不少了。

但戰爭是殘酷的,以俄烏戰爭的實情註定了有大量陣亡者無法被收殮,從而成為永遠的失蹤者。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哈馬斯願釋放數名被扣押人員 以換取兩月停火及300名巴方人員 - 天天要聞

哈馬斯願釋放數名被扣押人員 以換取兩月停火及300名巴方人員

總台記者從以色列《國土報》獲悉,當地時間5月18日,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高級官員向媒體表示,其同意釋放7到9名被扣押人員,以換取兩個月的停火和300名被以方扣押的巴方人員。 當天,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艾菲·德弗林准將發表聲明稱,目前有五個師在加沙地帶開展新一輪攻勢,旨在擊敗哈馬斯。艾菲·德弗林稱,...
波蘭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結束 出口民調顯示將進入第二輪投票 - 天天要聞

波蘭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結束 出口民調顯示將進入第二輪投票

當地時間5月18日21時,波蘭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結束。出口民調顯示,拉法烏·特沙斯科夫斯基的支持率為30.8%,卡羅爾·納夫羅茨基的支持率為29.1%,斯瓦沃米爾·門岑的支持率為15.4%。波蘭總統選舉採用全民直選方式進行,總統任期為5年,可連任一次。根據波蘭法律,總統候選人需為年滿35周歲的波蘭公民,並獲得至少10萬名選...
美國惡劣天氣已造成至少28人死亡 - 天天要聞

美國惡劣天氣已造成至少28人死亡

當地時間5月18日,總台記者獲悉,龍捲風和風暴等惡劣天氣席捲美國中部地區到東海岸的多個州,目前已造成至少28人死亡。其中,肯塔基州有19人死亡,密蘇里州有7人死亡,弗吉尼亞州有2人死亡。(總台記者 張穎哲)美國惡劣天氣已造成至少27人死亡 超過40萬用戶斷電>> 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
美聯邦調查局確認加州棕櫚泉市爆炸事件嫌疑人 - 天天要聞

美聯邦調查局確認加州棕櫚泉市爆炸事件嫌疑人

當地時間5月18日,美國聯邦調查局確認,加利福尼亞州棕櫚泉市一家醫療健康機構外發生的爆炸事件嫌疑人為蓋伊·愛德華·巴特庫斯(Guy Edward Bartkus)。聯邦調查局官員稱,該局正在對嫌疑人的住所執行搜查令,且不認為存在持續的公共安
中使館緊急提醒:中國公民儘快撤離 - 天天要聞

中使館緊急提醒:中國公民儘快撤離

來源: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5月18日,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微信公眾號發布「關於調整以色列旅行風險等級的通知」,內容如下:自2025年5月16日起,以色列旅行風險等級作如下調整:現有部分地區為紅色(極高風險),其他地區為橙色(高風險)。具體如下:一、紅色地區:納哈里亞-采法特以北,加利利湖以北、以東,阿什克隆以南,...
唱黑臉?當西方發出「最後通牒」時,梅德韋傑夫發出嚴厲警告 - 天天要聞

唱黑臉?當西方發出「最後通牒」時,梅德韋傑夫發出嚴厲警告

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傑夫警告說,西方的最後通牒不會有助於解決烏克蘭衝突。此前,歐盟和美國威脅要對莫斯科實施額外製裁。周五,當俄羅斯和烏克蘭在伊斯坦布爾舉行三年來首次直接會談時,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如果俄羅斯未能達成和平協議,他可能會對其實施
美官員稱墨海軍帆船撞橋時「正朝著錯誤方向行駛」 - 天天要聞

美官員稱墨海軍帆船撞橋時「正朝著錯誤方向行駛」

央視記者獲悉,當地時間5月18日,一位美國市政高級官員透露,17日撞上布魯克林大橋的墨西哥海軍帆船事發時「正朝著錯誤的方向行駛」。該官員表示,這艘船駛出港口時,本應在灣脊區一加油碼頭停留後駛往冰島,卻因水流被沖入橋下,它「不應該朝那個方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