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加深及健康需求升級,氨糖作為骨關節保健的重要原料,市場規模快速增長,但產業發展仍面臨多重瓶頸。為此,兩會期間,揚州全國人大代表、蘇北人民醫院大內科主任、風濕免疫科主任魏華提出了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實現氨糖等功能食品原料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氨糖廣泛應用於骨關節保健領域,全球市場規模已超百億美元,國內需求也快速增長,預計2025年將達百億元。然而,我國作為全球最大氨糖原料生產國,相關產業卻因法規滯後、標準缺失等問題陷入發展困境。
魏華介紹,國內沒有此類功能性食品的生產許可細則和食品安全的國家標準,導致國內不同地區監管差異比較大,這樣不利於市場更好地發展。
針對這些問題,魏華提出三方面建議:一是健全保健食品原料法規體系,修訂《保健食品生產許可細則》,增設原料類別,解決氨糖等原料的「身份」難題;二是構建獨立的保健食品原料國家標準體系,加快制定氨糖類原料技術規範,推動納入《保健食品原料目錄》;三是鼓勵地方先行先試,支持行業團體標準建設,探索發放臨時生產許可證,通過試點積累經驗,為全國推廣鋪路。
魏華表示,她提出的建議就是健全功能性食品和保健食品原料的法規體系,構建功能性食品原料的國家標準,鼓勵在適當地區先試先行。
魏華介紹,我國60歲以上人群骨關節炎患病率超50%,氨糖產品需求迫切。然而,當前行業同質化嚴重、創新不足,制約供給端改革。她表示,完善制度保障不僅有助於激發企業活力、釋放產能,更能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滿足群眾健康需求,助力「銀髮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丨揚州廣電「揚帆」手機頻道
編輯丨萬園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