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美俄之間似乎在上演「三國演義」,俄羅斯跟美國竟然聯手給烏克蘭下套,外界紛紛猜測,俄羅斯是不是有聯美製中的想法。
3月7日,中國外長王毅給出了自己的結論:「永久睦鄰友好」。
考慮到第一輪美俄談判後,普京第一時間打電話給中方,通報談判結果。第二輪在土耳其的談判結束後,紹伊古又造訪北京,給2025年中俄關係的發展奠定了基調,此番王毅外長的表態,無疑是在給外界一個定心丸,中俄關係不會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響。
俄烏衝突打了三年,為何俄羅斯能憑一國之力抗衡整個北約,很多人都懷疑,這背後是有中國的支持。這個說法是對是錯,其實見仁見智,眾所周知,中俄之間不結盟勝似結盟,中國雖然沒有在軍事方面給予俄羅斯正面的幫助,但在背後,中國對俄羅斯在經濟等領域的幫助是顯而易見的。
2019年,中俄貿易額為1000億美元,2023年,這個數字為2400億美元。2024年穩中有升,之所以沒有繼續出現大幅度的增長,是因為俄羅斯的戰略需求,雙方的貿易主要都集中在大宗戰略資源上面。
比如在能源方面,去年俄羅斯對中國的出口就增長了42%,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二期正在建設中,預計將於三年後竣工,到時候俄羅斯到中國的輸送能力會大幅度提升。
由此可見,中俄之間在經濟領域是高度互補的,在政治外交層面,雙方在過去的20年里也保持在同一個維度,雖然最近美俄關係解凍,但這是出於停戰的需求,美俄關係並沒有從本質上發生改變。
俄羅斯很清楚,現在他們已經徹底跟美國脫鉤,只有短暫的利益,沒有長久的合作。而中俄之間有長久的未來,俄羅斯已經決定繼續推進「向東走2.0」戰略,面對西方的圍追堵截,中俄抱團取暖方為上策。
在美國對華加征關稅一事上,俄羅斯這段時間已經兩次發聲,批評美國粗暴的經濟霸凌行為,這在過去是非常罕見的。因為俄羅斯如今正處於跟美國談判的節骨眼上,在這個時候對美國開炮,顯然是很「不理智」的。
但跟美國的談判相比,俄羅斯認為他們的「向東走2.0」戰略更加重要,這是俄羅斯長久以來一直在考慮的國家基本戰略方針,甚至可以說是永久趨勢。
其次,美國單方面對中國的打壓,其實也直接影響了俄羅斯的經濟,因為中俄經濟關聯度很高,比如美國在二度宣布對中國加收10%關稅後,中國也開始對美國展開嚴厲的反制,其中就包括在農業產業方面。
這會直接影響到中國跟俄羅斯的農業貿易,所以說,中俄之間是一種背靠背的關係,並且短時間內不會改變。
如今歐洲的處境很好地說明了一點,跟美國走得太近,是沒有好處的。如今歐洲在外交上是孤立無援的,經濟上高度依賴美國,而且完全看不到希望,對於俄羅斯來說,這就是最好的前車之鑒。
在俄烏衝突之前,俄羅斯對於美國的態度一直偏軟,而且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普京私交很好,在調停俄烏衝突一事上,美俄關係的變化讓外界頗為驚訝。
但這只是一種表象,實際上俄羅斯已經拒絕了美國關於烏克蘭資源分割的協議,在停戰這件事情上面,美國現在很清楚,僅僅靠美國和俄羅斯是談不下去的,因為他們的胃口實在是太大了。
我們注意到,最近一段時間俄羅斯在外交口徑上有很明顯的改變,尤其在能源領域,俄羅斯意識到美國提供的方案並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唯一的出路,是跟中國緊密合作,這樣特朗普想要重塑全球能源格局的想法就很難實現了。
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不管美國使出什麼樣的招數,都很難動搖中俄之間的友好關係,因為中俄的合作,就是當今全球反抗美國霸權的最好途徑。
俄羅斯會很堅定地走這條道路,只有這樣,世界格局才會處於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況,而不是你死我活的爭鬥。
中國外長王毅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談到中俄關係,王毅強調雙方不是臨時搭夥,雙方的合作著眼於未來,美國的挑撥離間絕對不會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