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9日,佛山市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召開前夕,佛山市人大代表、佛山仙湖實驗室黨委書記、常務副主任史四卿在接受南都記者專訪時表示:仙湖實驗室去年在氨氫零碳燃燒技術方面取得了世界級進展,建議佛山要成建制引進科研團隊。

「為支撐佛山產業更好地升級轉型,應該從國內外『成建制』引進高水平的科研團隊。」史四卿表示。
他特彆強調「成建制」的重要性:「個別團隊難以形成規模效應,所以一定要把某個機構中某一個領域的團隊全都『為我所用』,這就需要政府與大學或者科研院所進行高水平的合作。」
「可以讓科學家不為我所有,但為我所用。」史四卿還特別提到了「柔性引進」的方式,即通過靈活的引才政策,讓科學家保留原有職務、完成原單位工作任務的前提下,到佛山開闢一個新的科研和成果轉化「戰場」。
以佛山仙湖實驗室為例,其是廣東省重點建設的第三批省級實驗室,由佛山市政府、武漢理工大學和佛山市南海區政府合作共建。史四卿表示,作為全國重點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科研團隊基礎研究能力很強,同時面向全國進行成果轉化,當初選擇佛山的理由就是被地區優良的營商環境和雄厚的民營經濟基礎所吸引。
「仙湖實驗室成立已經有5個年頭,過去五年中我們引進了一批高層次人才,也取得了一些科技創新的成果,如程一兵院士團隊在氨氫零碳燃燒技術方面取得顛覆性創新成果,實現了從基礎研究到技術應用,從中式到產業化的全鏈條成果。
南都記者了解到,2024年9月26日,由仙湖實驗室團隊攻關的全球首條陶瓷工業氨氫零碳燃燒技術示範量產線在佛山正式投產,這標誌著我國高溫工業碳中和技術產業化應用邁出堅實一步。
史四卿透露,去年仙湖實驗室從英國引進了世界知名的科學家團隊,已孵化出成長性較好的企業,當前仙湖實驗室已形成有4位院士領銜、包括19位國家級人才、85名高級職稱研究人員、91位博士在內的人才梯隊。
最近人工智慧話題度極高,史四卿對此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智慧型的科研成果是每位科學家所追求的目標,目前在科研過程特別是中試實驗環節,以及新材料應用中,已經和人工智慧產生了一些奇妙的『化學反應』。」
他表示,接下來,仙湖實驗室將與佛山產業發展方向緊密結合,瞄準面向下一代燃料電池的核心材料、輕量化等關鍵領域持續攻關。
采寫:南都記者 孫振凌
攝影:南都記者 鄭俊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