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7日,特朗普發布行政令,稱美國將停止對南非提供任何援助或支持。
這一決定迅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特朗普以南非通過的《徵用法案》為由,指責該法案導致「沒收土地」,並表示這種行為違背了人權,特別是侵犯了少數族裔阿非利卡人的財產權。
然而,南非政府對此強烈反應,認為美國此舉是在無視事實的基礎上,利用援助作為政治籌碼來施壓。
這一切究竟怎麼回事?
美國與南非的外交關係
美國與南非的外交關係歷經波折,從冷戰時期的敵對與對抗,到20世紀末的和解與合作,再到特朗普政府的單邊主義政策,這段關係反映了兩國在全球及地區事務中日益重要的互動與衝突。
特別是南非於1994年結束種族隔離制度後,成為非洲大陸上重要的政治與經濟夥伴,美國的外交策略發生了轉變。
在冷戰時期,南非政府的種族隔離政策引發了國際廣泛的譴責。
美國在此期間,一方面因為立場問題與南非保持了一定的外交關係,另一方面也受到來自國際社會和國內民眾的巨大壓力,要求採取行動反對南非的種族隔離。
特別是1980年代,美國國內的反種族隔離運動高漲,社會上普遍呼籲對南非採取制裁。
1986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南非反對種族隔離法案》(comprehensive anti-apartheid act),對南非實施了全面的經濟制裁。
這項法案禁止美國公司與南非進行貿易,並限制了對南非的投資,旨在迫使南非政府結束種族隔離政策。
儘管里根總統對該法案持反對態度,並曾試圖否決它,但最終仍然簽署成為法律。
這一制裁政策深刻影響了南非經濟,並加速了種族隔離制度的解體。
1994年,南非舉行了歷史性的多黨民主選舉,納爾遜·曼德拉成為南非第一任黑人總統。
種族隔離制度的廢除標誌著南非與國際社會的關係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美國與南非的關係也因此發生了轉折。曼德拉政府推行的民主化進程和反種族主義的政策受到了全球的支持,特別是美國。
在曼德拉領導下,南非開始向國際社會敞開大門,尋求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緊密合作。
美國則開始為南非的政治轉型提供支持,通過援助、投資和貿易等方式幫助南非鞏固其民主化成果。
例如,美國在南非提供了大量的技術援助,以支持該國的能源、環境保護、公共衛生和基礎設施項目。
1999年,南非與美國簽署了《美南合作夥伴關係協議》(us-south africa trade and investment framework agreement, tifa),該協議旨在加強兩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關係。
此外,南非成為美國「非洲增長與機會法案」(agoa)受益國之一,獲得了對美出口的關稅減免。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的數據,2023年,美國是南非第3大貿易夥伴,僅次於中國和德國。
美國向南非出口的主要產品包括機械設備、化工產品、飛機及飛機零部件等,而南非則向美國出口貴金屬、礦石、汽車及農業產品等。
然而,特朗普政府上台後,南非與美國的外交關係逐漸緊張。
特朗普執政期間的「美國優先」政策強調單邊主義與經濟民族主義,這導致美國在多個國際事務中採取了更加對抗的立場。
特朗普對多邊機構的質疑與撤退使得美國在南非及非洲的影響力下降,直至2025年2月直接宣布:停止對南非提供任何援助或支持。
與此同時,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又通過社交媒體宣布,他將不會出席在本月晚些時候在南非舉辦的二十國集團外長會。
南非的對策
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對特朗普政府的行為做出了強烈回應,他強調,儘管面臨外部壓力,南非政府依然會堅持其土地改革政策,認為這是修復歷史不公的必要手段。
拉馬福薩強調,南非的土地改革旨在推動國家的社會與經濟平等,並不是為了針對某一特定族群,而是為了恢復歷史上黑人民眾在土地問題上的權益。
也正因此,特朗普的這一舉措引發了南非及全球範圍內的廣泛批評。
歐洲聯盟、聯合國以及非洲聯盟等多個國際組織對美國的單邊行動表示遺憾,並認為這類行為無助於全球合作與和平穩定。
非洲國家普遍認為,美國的援助政策是帶有強烈政治目的的,並且缺乏對南非國內實際情況的深刻理解。
南非學者西佐·恩卡拉在評論中指出,美國無視南非複雜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現實,完全忽視了南非政府改革的內在動力和歷史責任。
南非不僅在國內加強了對該法案的辯護,也在國際舞台上呼籲全球支持其土地改革政策,尋求獲得更多的國際理解和支持。
他認為,特朗普此舉實際上是在推動其地緣政治利益,而非出於對南非民眾福祉的關注。
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及其對國際關係的影響
特朗普的外交政策特徵鮮明,尤其是在對待多邊機制和全球合作的態度上。
他的政策基本上強調了「美國優先」,並通過單邊行動和限制性政策試圖最大化美國的利益。
特朗普在國際事務中的態度經常表現為「打破常規」,無論是在氣候變化、貿易談判,還是在國際組織的參與上,特朗普政府的做法都顯得較為獨立且有時帶有對抗性。
例如,特朗普宣布退出世界衛生組織,這一決定引發了全球範圍內的批評。
世衛組織的領導人和許多國家認為,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不僅加劇了全球疫情應對的困難,也削弱了全球衛生治理的有效性。
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同樣受到了廣泛的批評,尤其是對中國、加拿大等經濟體的加征關稅政策。
美國的這一舉措不僅加劇了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也導致了一些國家和地區在經濟上的直接損失。
此外,特朗普政府對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援助政策也表現出了明顯的收緊。
正如上文,在美國與南非的關係中,特朗普政府減少對南非的援助並宣布停止相關項目。
總結
特朗普的這一決定不僅是美國與南非關係中的一次重大挫折,也反映了特朗普外交政策的單邊性和對外干預的強硬態度。
通過切斷援助,特朗普試圖迫使南非政府改變其內政政策,但這種做法顯然忽視了南非政府在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中的複雜性和挑戰。
國際社會對此的批評揭示了美國在全球事務中不斷強推自身利益的做法,可能會使美國在長期內失去重要的國際盟友,並削弱其在全球舞台上的領導地位。
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不僅對南非造成了影響,也對全球的多邊合作和國際秩序構成了挑戰。
在未來,如何調整美國的外交策略,使其更加符合全球合作與和平的原則,可能是美國新一任政府需要面對的重大課題。
參考文獻
觀察者網《特朗普凍結對南非援助,聲稱南非「歧視白人」「針對以色列」》
北京日報《特朗普稱將切斷對南非援助資金,南非期待加強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