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馬斯克正式主持「政府效率部」以來,美國聯邦政府各大機構都睡不踏實,特朗普看似坐山觀虎鬥以平衡局勢,可實際上也要提防著局面失控。這不,馬斯克挖出的驚天大雷就讓特朗普不得不出面填坑,事關美債這項根本性議題,他也不得不放低姿態,將求和的目光投向中國。美債到底出現什麼問題?中國又能幫特朗普什麼呢?
馬斯克大刀闊斧對美國教育部、國防部兩大部門進行審查之後,特朗普對外界釋放出一個驚人的「喜訊」。那就是因為許多聯邦部門的預算審批上存在嚴重「欺詐行為」,因此美國政府的債務可能會比想像的要少。
債務變少,還債的壓力自然也低了,那為什麼會說馬斯克挖出了絕對不能碰的大雷呢?很簡單,這件事觸碰了美國政客的利益蛋糕,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想要在官位上「攫金」,就給虛報項目從中套利。至於馬斯克要辭退多少人?裁撤什麼部門?本質上屬於階級鬥爭,威脅不到當權者的利益。
這在不少特朗普支持者眼中,是改革積弊、肅清朝野的壯舉,可只有高層的人知道,馬斯克很可能捅了個大簍子。因為美國人能接受美債的龐大是為支撐全球霸權體系與美國民眾的高福利生活,但他們絕對不能容忍美債是部分利益集團的套利工具。如果美債的簍子被捅出去,接下來又該拿誰平民憤呢?目前特朗普還站在馬斯克一邊,站在支持者一邊,也能為自己塑造更「光輝偉岸」的形象,可這樣不就更顯得傳統政府「昏庸無能,貪腐成風」了嗎?
所以說馬斯克可能觸碰到了禁區,闖下大禍了,但他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還要深挖最核心的財政部,甚至是直指該部門的支付系統。這也就導致了兩大集團迄今為止,最直接、最強硬的衝突。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道稱,美國司法系統對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頗為不滿,曼哈頓地區法官恩格爾就發布臨時限制令,不允許其訪問財政部處理數萬億美元支付的政府系統。眼下民主黨為數不多的政治力量,全都集中在司法領域,但能抗住多久就尚未可知了。如果連最能藏污納垢的地方都被掏了個乾淨,那將觸及大部分集團的「蛋糕」。
其實扯下美債遮羞布的幌子,並不會讓特朗普如釋重負,還是加劇內部政治鬥爭的激烈程度,這不利於特朗普接下來的計劃。至少在沒有徹底形成以自己為核心的穩定利益集團之前,他需要借共和黨的勢,所以不能砸了所有人吃飯的飯碗。
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美國公共債務總額為36.2萬億美債。加之滾雪球般的利息增長,特朗普政府每天都在面臨著債務違約風險,如果眾議院內共和黨的絕對優勢被打破,或者說自己不再能制衡共和黨的各種勢力,那麼新一輪的預算開支很可能被卡住,特朗普將再次面臨聯邦政府破產停擺的尷尬局面。
「攘外必先安內」,內部的政治不穩定,讓特朗普無法使出全力布局全球,而唯一的選擇是特朗普必須要拉攏到一切可以拉攏的力量,不僅要解決外部危機,更要借力整合內部的矛盾。中美合作一直都有,但特朗普要爭取的是他個人與中國的合作。
在其第二任期的二十多天里,特朗普一改7年前的「反華」姿態,雖然仍不斷以關稅相威脅,可實際動作確實雷聲大,雨點小。甚至在制裁措施落地後,又不得不朝令夕改,撤銷相應的行政舉措。這種朝令夕改的行動,說明特朗普對中國具有錯誤認知,或者說他本身也沒想好應該制定怎樣的對華戰略。
特朗普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跟中國討價還價,希望中方能夠「出手相助」,能在政治、經濟上幫助美國穩定局面,並解決部分地緣政治問題。中方自然是一直敞開著溝通的大門,但能否達成交易,還需要以觀後效,畢竟我們都很清楚特朗普本人是出爾反爾的,而且美國內部變數也很多,所以我們也要更靈活地應對來自美國方面的變局與壓力。
特朗普所圖甚廣,但前提要求是他在完成4年任期之後,需要有新的勢力接手政治遺產,若民主黨再進行全盤否定,那屬於美國的時代,可真該終結了。這場博弈,對於美國而言,才是壓上身家性命的博弈。【戰旗團隊創作,文責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