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政講人口問題(3)——為何要把生育率提升到更替水平

2025年02月10日11:20:34 國際 1573
黃文政講人口問題(3)——為何要把生育率提升到更替水平 - 天天要聞


採訪者: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很多人就會覺得低生育率,是我們經濟、社會發展必然的趨勢,您怎麼看待這種觀點呢?

黃文政:這實際上是非常壞的一個觀點。如果你把低生育率定義為生育率低於更替水平,那麼這句話你就可以把它翻譯成另外一句,生育率只要低於更替水平,那麼最終整個群體就是消亡了。所以你剛才說低生育率是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然,那同樣的意思就是說,群體的消亡,或者說人類的消亡,就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大家接受嗎?我想沒有人會接受這麼一個結論。

我們認為,今後無論怎麼發展,人類一定會找到辦法,解決低生育率問題。一定會把生育率提升到更替水平,否則就消亡掉了。所以我認為那句話,其實是給大家一個非常錯誤的,而且非常誤導的這麼一個印象。它無非就是說,現在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一旦發達了以後,生育率都在下降。但這並不表示是必然,因為現在整個人類社會,尤其像東亞社會,雖然都在鼓勵生育,但還沒有認識到生育率,其實最終關係的是我們人類文明的生死存亡的問題,遠遠沒有到這麼一個高度來認識這個問題。

因為我們剛剛是處於一個人口開始萎縮的早期階段,那麼低生育率的長期影響,根本就還沒有看到。所以大家就相當於是不撞南牆不回頭,很多惡果還沒開始顯現。比如西方社會,他在關心lgbt的這種性別議題,還有氣候變化的議題。對這些問題的關注力度,其實是遠遠大於對低生育率的關注力度。因為尤其是西方國家,可以從其他國家吸引大量的移民人口,而且他們生育率也比我們高很多,所以他們的問題不那麼緊迫。

中國社會,以前還一直有一種觀念,認為人口多是負擔,對我們經濟發展是不利的,是拖累我們經濟發展的。所以到目前為止,相當於人類還根本沒有真的去花力氣,來解決這個問題,沒有把這個當成是威脅我們人類文明的,我們整個社會可持續發展最大的一個危機,沒有從這個角度來看。那如果按照你說的必然,我們這麼下去就一定會消亡,那我覺得這個就是一種投降主義,一種失敗主義觀點,我是完全不認可的。

採訪者:近年來,咱們的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勵生育的政策,包括像完善生育的休假制度呀,包括稅收減免啊等等,那您怎麼看這些政策頒出之後,到目前為止的這種成效呢?

黃文政:這些政策首先肯定是有效的。有的人會說,你看我們有這麼一個力度,但是出生人口還是繼續下滑,甚至生育率都在繼續下降。但實際上你應該這麼說,如果沒有這些政策的話,那我們生育率會降得更快,出生人口會降得更快。所以這些政策肯定是有效的。只是它的力度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相對於其他國家投入是遠遠不夠的。

當然最近出台的政策文件,提出完善生育支持體系,建立生育友好型社會,這個文件當然是非常正面的。但是它最終實施的時候,有多大的力度,我們現在還不太好判斷。但我個人感覺,即使按現在文件出台的這種力度,我認為可能都難以維持目前的生育率,也就是還差得很遠。

你可以看到現在年輕人的生育觀念,00後跟90後,90後跟80後,其實觀念已經是千差萬別了,而且整個方向都是在向著大家越來越不結婚,越來越不生孩子的這麼一個方向,所以這個下行力度是特別大的。那麼目前這個政策,我覺得相對這麼一個下行的慣性來講,它阻止不了生育率的進一步下滑。

採訪者:您之前說將這個生育率提升到更替水平越早越好,那為什麼越早越好?

黃文政:首先,我覺得這是一個必須要做到的事情。為什麼必須做到?因為很簡單,生育率只要低於更替水平,整個群體最終是一定會消亡的,這個是毫無疑問的。那我就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只要是關心中華民族命運的人,你希望中華民族就這麼消亡嗎?我相信絕大部分人都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未來,哪怕你個人未來看不到。那你不希望這樣,你就一定要把你的生育率提升到更替水平,否則你就消亡掉了。

日本有個學者,他去算所謂的人口時鐘。日本按照目前這個趨勢,大概500多年以後,日本就剩下最後一個兒童了。那我就按照他的那個方法,簡單算了一下,中國其實400多年就消失掉了。為什麼?因為我們的人口雖然是日本的十倍多,但我們生育率比它低,所以我們的下降速度會比它快很多,最後就是按指數級地下降,這就非常快了。也就是按目前的這種趨勢,大概400年以後,中國就剩下最後一個兒童了。但我並不是說,這個就一定會發生,只是說按目前這個趨勢,如果不做改變的話,就會發生。那你如果不希望未來是這樣,就得先把生育率給提升上來。所以把生育率提升到更替水平,這是必須要做到的事情,這個是毫無疑問的。這不是一個好跟壞的問題,這是一個生跟死的問題,是你一定要去做的。

而且我認為是越早越好。為什麼越早越好?因為越到後面,你要提升是越難的,你生育率越低的時候,你會發現少子化問題是越嚴重,你養育的邊際成本是越高的,大家會越感覺養不起孩子。原來的話,大家是覺得養不起老二,養不起老三,現在的年輕人,是覺得我一個孩子都養不起了。最後如果說生育率進一步走低,這個社會可能就只有三分之一,四分之一能生小孩了。那你如果不是一個富翁,就不要生小孩了。所以的話,生育率越低,提升就越困難。

還有一點就是生育率長期低迷,生育率越低,社會的老齡化是越重的,老年人口的佔比會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家庭內部就是四二一,甚至可能是八四二一,上面有八個老人,下面一個人要養那麼多老人,再下面還要再生三個小孩,四個小孩。那麼這對於個人來說,就要累死掉了,這個是從家庭範圍出發。

從社會範圍也是一樣的,整個社會你要支付養老金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整個社會撫養的壓力會非常的大。有些人會覺得,我們就把這個老齡化熬過去就好了。不是這樣的,現在的低生育率下,老齡化是越來越重的。你要解決老齡化問題,一定是要把生育率提升上來。

這裡我要特彆強調一點,因為很多國家,包括西方國家和我們國家,很多論述裡面都是在強調老齡化。但我認為老齡化本身不是一個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少子化。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導致老齡化其實是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好的原因,一個是壞的原因。好的原因是大家活得更長,這當然是一個好事情。原來平均都活到60歲,現在活到80歲,以後活到100歲,這個當然是個天大的好事情。誰都希望活得更長,都希望自己的父母會活得更長。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隨著預期壽命的延長,預期健康壽命也在延長。原來可能預期壽命在70歲的時候,大家到60歲的時候就已經感覺很老了,然後可能各種疾病也來了。現在就是80歲的時候,大家可能覺得70歲都還是比較年輕的。以後如果預期壽命延長到100歲,那時候80歲的老人,他的這種身體機能狀況也會很好。從過去的數據來看,也就是說預期健康壽命占你整個預期壽命的這個比例基本上是恆定的,隨著你的壽命延長,你這個社會本身是並不會失去活力的。

但是另外一個真正導致老齡化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孩子生的少,使得老年人口佔比加大,這個就是很壞的原因。因為你孩子少了以後,最終的結果一定是你這個社會失去活力。

那我們國家跟其他國家相比,實際上我們老齡化的程度遠遠高於我們的預期壽命程度。如果我們是像,比如說土耳其,巴西這些國家,發展跟我們差不多,預期壽命跟我們差不多,那麼它的老齡化程度就比我們低。也就是中國的老齡化,跟其他國家相比,不是因為老人太多,而是因為我們過去生的孩子太少,使得老人的比例看起來很高。如果過去孩子生的更多,那其實這麼點老人根本就不是問題,整個社會的活力還是非常的大。

所以你一定要把兩個因素給它分開來考慮,如果你只考慮老齡化,那你就把兩個因素給攪在一起。所以我的觀點認為,一定要區分一個好的原因跟壞的原因。好的原因就是預期壽命在延長,而且越長越好。

那麼現在其實還有一種觀點,很多人認為中國的人口問題,其實不是人口規模的問題,而是人口年齡結構的問題。那這個觀點我其實也完全不認同,也就是說中國面臨的問題,並不是老齡化的問題,而是人口的一個快速的萎縮,以及這個萎縮對中國整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對我們的生活水平帶來一個巨大的衝擊,這個才是根本性的問題。

因為你老齡化,原來比如說老年人口佔15%,後來佔20%,30%,最後40%,50%,這都是一個數量級的問題,都是差不多的。就算你未來老年人口可能佔到60%,那你社會還是有年輕人在進入工作。相同的人口規模,一個很老的社會,一個很年輕的社會,可能人均gdp就差個30%,40%。當然老齡化的社會,它相對來講,在同等的技術水平下,會更窮一點,不過也不會差的太多。

但是人口規模的萎縮,它帶來的影響是沒有底的。它不是差個30%,40%,它是差個五倍十倍,甚至百倍。中國這麼萎縮下去,今後就是每生一個,死六個,七個人。這麼持續個幾百年,我們持續400年,那麼就剩下最後一個兒童了。所以真正的問題不是老齡化的問題,不是人口結構的問題,而是人口規模的一個快速萎縮的問題,它對我們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一個致命的打擊。

還有一點,我一直要強調的,就是我們過去這麼多年,一直就把人口當成是一個負擔。但實際上,你可以想像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它是人越來越多,是人活得越來越好,是科學技術越來越進步。這說明什麼?說明在平均意義上,每個人做出的貢獻是要大於它帶來的負擔,否則社會不可能是人越來越多,越來越發達。那我們這麼多年,其實是把這個方向給搞反掉了,把我們最大的優勢當成我們的劣勢了,於是就有了限制生育的政策。

當然公平地來講,中國即使沒有一胎化政策,沒有嚴厲的計劃生育限制政策,我覺得中國現在也會是老齡化,也會面臨著嚴重的少子化問題。比如說日本和韓國,他們也有這種family planning,中國是翻譯成計劃生育了,實際上更好的翻譯是家庭計劃。和我們中國計劃生育有點不太一樣,沒有太過強力的限制性,相對是比較柔性一點的。但即使這樣,整個東亞社會,比如日本和韓國,他們很早就放棄了限制政策,但現在也是嚴重的少子化現象。因為我們整個東亞社會其實是非常上進的,大家都是非常努力去追求成功的。一旦工業化發展起來以後,大家就拚命去工作。傳統的價值觀念,多子多福的這些觀念,就越來越淡化了,所以也會變成少子化社會,只是說不會像中國這麼嚴重。

但總的來講,過去的事情,你沒法去改變的。未來的話,我覺得更多的,還是應該去積極地面向未來。我們該怎麼辦?怎麼來解決這個問題?那麼我認為這個問題是一定可以解決的。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雲南各機場運行正常 未受緬甸地震影響 - 天天要聞

雲南各機場運行正常 未受緬甸地震影響

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3月28日14時20分,在緬甸(北緯21.85度,東經95.95度)發生7.9級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有消息報道稱,距離緬甸較近的雲南多地有震感。據了解,目前,雲南各機場運行均正常。來自飛常准App數據顯示,當前昆明長水機場、西雙版納嘎灑機場、大理鳳儀機場、德宏芒市機場、麗江三義機場、保山雲瑞機場運...
利物浦大區代表團訪蓉:共拓文創和醫療科技新版圖 - 天天要聞

利物浦大區代表團訪蓉:共拓文創和醫療科技新版圖

記者28日從成都市外辦獲悉,近日,利物浦大區副市長萬騰明議員(Mike Wharton)率領利物浦大區代表團來蓉訪問,利物浦大區代表團通過一系列電視媒體採訪與會議發言,持續向中國公眾與政商界推廣利物浦大區的文化魅力、創新能力與投資機遇。此次訪華之行,先後還前往了深圳、重慶進行考察。據了解,這次高級別貿易訪問由英國...
第1現場|緬甸7.9級強震:地面開裂大橋受損,泰國高樓倒塌 - 天天要聞

第1現場|緬甸7.9級強震:地面開裂大橋受損,泰國高樓倒塌

據新華社、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3月28日14時20分,緬甸皆省西北部發生7.9級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緬甸首都內比都、最大城市仰光震感強烈。地震發生後,仰光當地居民紛紛緊急下樓避震。緬甸全國各地都有震感。離震中較近的曼德勒現場圖片顯示,當地有樓體傾斜受損。地震發生後,臨近的曼德勒地區一棟建築倒塌。此外,位於緬...
緬甸地震致一家酒店坍塌,在緬華人:裡面住了中國人,今天是節日一般都不去上班 - 天天要聞

緬甸地震致一家酒店坍塌,在緬華人:裡面住了中國人,今天是節日一般都不去上班

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3月28日14時20分在緬甸(北緯21.85度,東經95.95度)發生7.9級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據新華社消息,緬甸最大城市仰光震感強烈。 3月28日下午,九派新聞聯繫上在緬華人劉先生,其表示,不少樓房坍塌,他住的酒店沒塌,但是牆體開裂,估計是住不成了,「人家讓你住,我們也不敢去」。 社交平台上,有...
曼谷素萬那普機場恢復正常運營,乘客稱錯過航班 - 天天要聞

曼谷素萬那普機場恢復正常運營,乘客稱錯過航班

曼谷素萬那普機場表示,緬甸中部發生強烈地震後,泰國也有震感,目前該機場運營正常。(素萬那普機場。)當地時間下午12點50分左右,地震襲擊緬甸實皆市北偏北16公里,該機場在地震發生大約兩小時後,發布了最新的運營更新。一名原定於周五從曼谷起飛的乘客稱,由於地震後引發的恐慌,自己將錯過原定航班。編譯/瀟湘晨報記...
山東:二代證換領期限從有效期滿前3個月放寬為6個月 - 天天要聞

山東:二代證換領期限從有效期滿前3個月放寬為6個月

3月28日上午,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抓改革創新 促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四場,介紹山東公安機關服務改革創新,助力提振消費情況。治安警察總隊政委李清華介紹,為方便群眾錯峰換證,山東省已將換領期限從有效期滿前3個月調整放寬
駐清邁總領館方面稱震感強烈,但未受損!暫未收到同胞求助 - 天天要聞

駐清邁總領館方面稱震感強烈,但未受損!暫未收到同胞求助

3月28日14時20分,緬甸發生7.9級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本次地震造成泰國各地有強烈震感。據悉,曼谷一棟在建大樓因強震倒塌,至少有43人被困,1人死亡。地震發生後,泰國總理佩通坦中斷普吉府視察會議,緊急商討應對措施。同日15時許,中國駐清邁總領館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清邁地區震感強烈,但領館並未受到損傷,暫未...
連線受緬甸地震影響的雲南居民:有人被砸頭,有人從高樓逃生 - 天天要聞

連線受緬甸地震影響的雲南居民:有人被砸頭,有人從高樓逃生

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3月28日14時20分在緬甸(北緯21.85度,東經95.95度)發生7.9級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雲南瑞麗等多地有震感,瑞麗財富廣場建築受損視頻備受關注。有親歷者告訴南都記者,地震後她往外跑,看到一名奶茶店的女性店員被落下的物體砸傷頭部,「滿頭是血」,後被送醫救治。現場商戶拍攝的視頻截圖。財富廣...
今年以來最大!緬甸突發7.9級大地震 - 天天要聞

今年以來最大!緬甸突發7.9級大地震

本次地震是今年以來全球發生的第17次6級及以上地震,也是今年以來的最大地震。北京時間周五14時20分,緬甸發生7.9級地震,本次地震是今年以來全球發生的第17次6級及以上地震,也是今年以來的最大地震。地震可能會在震源周圍引發局地海嘯,其中緬甸仰光震感強烈,雲南多地有明顯震感。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緬甸仰光居民對外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