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阻礙經濟發展!為了刺激生孩子,韓國日本有多拼?

2025年02月09日23:20:26 國際 5232

文/紙不語

2025年1月17日,據國家統計局介紹,2024年末全國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140828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39萬人。全年出生人口954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77‰,相比2023年的902萬人增加了52萬人。

得益於近三年生育意願的累積釋放、各地生育支持政策的落實以及龍年生肖偏好等因素,2024年的出生人口較2023年有所回升,但中國的總和生育率仍處於較低水平,約為1.09,遠低於維持人口穩定所需的2.1。

少子化阻礙經濟發展!為了刺激生孩子,韓國日本有多拼? - 天天要聞

 圖源:視覺中國

此前,全國出生人口從2016年的短暫高峰1786萬,一路下跌到2023年的902萬,2024年又繼續處於低位。

顯然,這一數量的持續下滑,讓中國出生人口面臨著極為嚴峻的形勢。

全球範圍內,少子化現象已成為普遍趨勢,尤其在發達國家和部分新興經濟體中表現明顯。長期以來,日本和韓國的總和生育率都低於1.5,韓國甚至在某些年份低於1.0。2024年,日韓政府均進一步加大對生育的補貼力度,包括提高兒童津貼、高額現金補貼、住房支持、育兒假期等,但其出生率依然處於低位。

日本政府曾警告稱,人口下降正在讓該國走向「社會功能障礙的邊緣」。

作為第一個迎接「少子化」的東亞國家,日本從1992年以來即推出諸多應對「低生育率」的措施,韓國的相應政策則於2003年啟動。

2025年韓國持續砸錢補貼生育

2024年6月,韓國剛宣布進入「人口緊急狀態」,但年末的新生兒數量卻實現了九年以來的首次增長。據韓國行政安全部發布的數據,2024年韓國新生兒人數為24.23萬人,相比2023年增加了1.23萬人。

根據韓國統計廳的人口動態數據顯示,得益於首爾市政府的持續努力,2024年4月以來,首爾市的出生率呈現顯著增長。截至2024年10月,出生人數在7個月內同比增加了1901人(增長8.4%),同期婚姻登記數量也增加了4799件(增長24.1%)。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出生人數連續7個月增長,這是首爾市12年來首次出現的現象,標誌著低出生率問題開始迎來轉折。

少子化阻礙經濟發展!為了刺激生孩子,韓國日本有多拼? - 天天要聞

 9年來韓國新生兒首次正增長。圖源:澎湃新聞

新生人口激勵政策取得初步成效,韓國又繼續從女性產假的延長、男性育兒假的設置,到有兩個以上子女的公務員優先晉陞等與生育相關的補貼與福利政策上鉚足了勁。

此前,在2023年,韓國總統尹錫悅在低生育老齡化社會委員會會議上指出,為應對低生育率問題,韓國政府已投入了近280萬億韓元(約合1.5萬億元人民幣)的「天文數字」預算。其中,仁川市政府推出了「1億+idream」政策,每位在仁川出生的嬰兒從出生到18歲,可累計獲得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5萬元)的資金支持,包括新增的2800萬韓元,用於「天使」獎金、兒童夢想津貼和孕婦交通費等。

儘管2023年的政策效果並不明顯,但韓國在2024年進一步加大了生育補貼與福利力度。2024年1月11日,韓國保健福祉部宣布,大幅提高對兩歲以下嬰幼兒父母的補貼,以進一步鼓勵生育。根據新政策,家中有1歲以下嬰兒的父母每月可獲得1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5000元)補貼;撫育1至2歲幼兒的父母每月可獲得50萬韓元補貼(約合人民幣2510元)。

時至2025年,韓國仍在進一步加大生育補貼。

2025年1月,首爾市政府啟動應對低出生率的第二階段措施,預計投入3.2萬億韓元,全力推進「首爾生育支持項目」第二階段。第二階段涵蓋了三個主要領域(育兒與住房、工作生活平衡與育兒友好、相親與生育),細分為87個具體項目。

以下是首爾市政府2025年新增的生育補貼政策:

少子化阻礙經濟發展!為了刺激生孩子,韓國日本有多拼? - 天天要聞

 2025年首爾市新增及升級的低出生率應對政策。圖源:韓國首爾政府官網

少子化阻礙經濟發展!為了刺激生孩子,韓國日本有多拼? - 天天要聞

 2025年首爾市新生兒及家庭支持政策一覽。圖源:韓國首爾政府官網

育兒與住房支持上,新增為生育子女的無房家庭提供住房補貼,緊急及臨時托育項目擴展至25個區。符合條件的家庭可獲得每月30萬韓元的住房補貼,為期兩年,總額達720萬韓元。

工作生活平衡與育兒友好上,新增支持中小企業、小商戶及個體經營者的生育和育兒。

民間托育服務補貼:為使用民間托育服務的小商戶家庭提供費用的2/3補貼,每名兒童可享受最長6個月、最多360萬韓元的資助;

育兒假替代人力補貼:為僱用育兒假替代人員的小商戶提供每月246萬韓元的補貼,最長補貼6個月(僅適用於參與「工作與生活平衡積分制」的企業)。

停業損失補貼:因懷孕或生育導致暫停營業的小商戶可獲得每日5萬韓元的補貼,最多50萬韓元,用於支付租金和公共費用。

針對個體經營者等,首爾市政府在韓國僱傭勞動部補貼150萬韓元的基礎上,將額外提供90萬韓元補貼,總金額達到240萬韓元,等同於最低保障金額。此外,未曾享受相關補貼的個體經營者配偶也將獲得80萬韓元的「配偶生育假工資補貼」,進一步緩解生育家庭的經濟壓力。

此外,韓國還將上線育兒用品折扣商城「生育支持商城」。該商城計劃於2025年2月底上線,提供尿布、奶粉等育兒用品的最高五折優惠,幫助家庭降低育兒成本。

相親與生育上,首爾市政府打造從相識到結婚再到育兒的完整支持體系,新增新婚夫婦結婚置辦費用補貼,具體為:自2025年10月起,為2025年1月1日後登記結婚且在一年內的新婚夫婦(中位收入150%以下)提供結婚籌備及家居置辦費用補貼,最高可達100萬韓元。該項目目前正處於社會保障協商及條例修訂等前期準備階段,預計將於下半年正式推出,並在實施前提供詳細指南。

首爾市女性家庭室長表示:「在首爾市領先的低出生率綜合對策推動下,出生人數和婚姻登記數量雙雙增長,為首爾市走出長期低出生率的陰影帶來了重要契機。我們將以『讓生育決策更容易、讓育兒負擔更輕鬆』為目標,切實推進『首爾生育支持項目』,進一步鞏固這一積極勢頭。」

然而,也有專家對這些政策的效果持保留態度。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東亞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安德魯·楊認為,韓國政府推出的育兒補貼、男性育兒假等措施只是「創可貼式的解決方案」,難以解決低生育率背後的結構性問題。

日本推出「加速計劃」以破低生育率困局

比韓國更嚴重的是,少子化正在加速危害日本經濟社會發展,日本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地位岌岌可危。

2024年,日本少子化問題進一步加劇。據厚生勞動省數據,2024年1月至10月出生人數較2023年同期下降約5%。媒體推算全年出生人數預計為68.7萬人,較2023年減少5.5%,首次跌破70萬大關,成為自1899年有統計記錄以來出生人數最低的一年,且連續第九年下降。少子化對社會的影響日益顯著,如日本新潟縣計劃將公立高中從86所縮減至64所,引發對地方衰退的擔憂,但當地政府承認「無法逆轉少子化趨勢」。

對此,日本政府制定了「加速計劃」政策,在2027年前集中採取措施,從成本、教育、職場、財政4方面入手以期破局,提高生育率。

經濟支持上,2023財年一次性生產補助金從42萬日元提高至50萬日元,並計劃在2026財年進一步強化生育支援政策,包括將分娩費用納入醫保、提供無痛分娩服務等。此外,政府還通過兒童生活補貼減輕家長負擔,0歲至3歲兒童每月補貼1.5萬日元,3歲至高中畢業每月補貼1萬日元,多孩家庭的第三個及之後的孩子每月補貼3萬日元。政府還在高等教育費用和住宅保障方面出台優惠政策。

提升育兒環境上,社區為產婦提供三次上門慰問並贈送總價值10萬日元的禮品,政府提升保育園質量,減少保育士負責的兒童數量,從2024財年開始,即使父母不工作,孩子也可進入保育園,擴大對所有兒童的教育支持,減輕家長負擔。

職場環境上,日本政府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85%的男性休育兒假,並將育兒假津貼率提高至100%。實施「父母與子女選擇工作制度」,允許員工在子女3歲前靈活選擇工作時間和方式,並設立「育兒短時工作津貼」。

在財政改革方面,日本計劃在2028財年進行開支改革,通過節省公費和減輕社保負擔,構建公平的支援金制度。政府將增加育兒相關預算,將「加速計劃」預算從3萬億日元增加至3.5萬億日元,目標是到2030年代初實現兒童家庭廳預算翻倍增長。

少子化阻礙經濟發展!為了刺激生孩子,韓國日本有多拼? - 天天要聞

 日本少子化政策調整過程。圖源:《社會政策研究》2022年第1期

除了國家層面的政策外,日本各地也紛紛出台多種政策鼓勵生育:

長野縣計劃在新年度預算案中加入相關預算,增強育兒援助,減輕保育費。對於未滿3歲的兒童,第三胎開始完全免除保育費,第二胎費用減半;年收入不到360萬日元的家庭,第一胎費用減半,第二胎開始全免;

岡山縣計劃投入6.3億日元,鼓勵男性休育兒假、打造良好的育兒環境,新舉措包括為新婚夫婦和有結婚意願的情侶提供店鋪折扣優惠、培養公司經營者支持育兒的意識等。

事實上,日本的人口減少、老齡化和少子化問題早已不是新鮮話題,但長期以來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決。日本財團在2023年針對全國範圍內1000名17歲至19歲的年輕人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約74%的受訪者對少子化和老齡化問題表示出強烈的危機感,而約82%的人認為政府在應對這些問題上的措施還不夠充分。

日本厚生勞動省警告說,該國只剩下幾年時間來扭轉其人口下降趨勢。作為回應,中央和地方推出了各種舉措,從每個孩子的現金津貼到配對應用程序,以提高出生率。

據「新民晚報」報道,日本國立社會保障和人口問題研究所近日發布未來人口推算數據,引發熱議。數據顯示,2070年日本總人口將降至8700萬人,2120年將降至5000萬人。

與此同時,根據內閣府公布的《令和4年(2022年)版高齡社會白皮書》數據,2025年日本75歲以上老年人預計將達到2180萬人,65到74歲老年人為1497萬人。換言之,屆時大約每3人中就有一位65歲以上老年人,每5人中就有一位75歲以上老年人。此外,總務省公開的資料還顯示,截至2024年4月1日,日本未滿15歲人口佔總人口11.5%,連續49年遞減。

中國如何應對少子化現象?

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經濟師金盈盈、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宋娟認為,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的總和生育率降速減緩,主要源於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少子化阻礙經濟發展!為了刺激生孩子,韓國日本有多拼? - 天天要聞

 1980—2020年亞洲三國總和生育率。圖源:澎湃新聞

首先,生育支持政策介入時間較晚,日本和韓國分別在生育率低迷20年和30年後才開始積極推出相關支持政策,導致政策效果滯後;其次,新加坡和韓國前期實行嚴格的生育控制政策,開放生育後,生育下行慣性較大,政策效果顯現緩慢;第三,結婚率降低,導致生育率進一步走低,且亞洲國家非婚生育佔比較低,婚育文化與歐洲不同;最後,亞洲國家財政投入力度相對歐洲國家較小,如2017年日本家庭福利開支佔gdp比重僅1.79%,遠低於法國、瑞典等國的3.5%以上水平。

當前,中國人口發展正處於關鍵轉折期,面臨著超低生育率導致的出生人口規模大幅下降,以及平均預期壽命增長放緩的雙重挑戰。據國家衛健委預測,在「十四五」期間,中國人口將進入負增長階段,低生育率已成為影響中國人口均衡發展的主要風險。

育媧人口發布的《中國人口預測報告2023版》顯示,如果缺乏有效的生育福利政策,中國出生人口將在幾年內跌破700萬,到2050年跌破500萬,2100年僅不到100萬。中國現在的出生人口只有印度的一半,到本世紀中葉只有印度的1/3,到2100年可能不到印度的1/4。中國人口到2050年將減少到11.7億,到2100年,中國總人口佔世界比例將下降到4.8%,總人口很可能被美國等國家超越,而出生人口佔世界比例只有不到1%。

因此,結合中國實際情況並借鑒國際經驗,建議在國家層面研究成立專門的應對少子化統一推進部門,強化頂層設計,推動各地加快完善生育政策體系,以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借鑒國外經驗。成立國家層面的統一推進部門,強化頂層設計,解決多部門聯動和頂層機構缺失問題,保障生育支持政策整體化推進,推動各地因地制宜加快細化托育、時間以及經濟層面的生育政策體系設計,切實減輕家庭生育負擔。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包括全面放開生育限制,釋放生育潛能;將法定結婚年齡降至18歲,提高生育人口基數;向新生兒家庭按月發放育兒補貼,減輕家庭經濟壓力;加大個人所得稅抵扣力度,增加子女基本支出、子女醫療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難;推進託兒所、幼兒園一體化發展,增加幼兒園、託兒所數量;鼓勵用人單位採取彈性上下班、居家辦公等方式,完善假期用工成本分擔機制;加大對大、中、小學建設的投入,減少教育內卷,緩解家長焦慮;倡導適齡婚育、優生優育,鼓勵夫妻共同育兒,弘揚傳統美德;借鑒德國經驗,給予男性更多靈活的育兒假期,配套財政補貼。

此外,加強人口監測與研究,建立人口監測體系,為政策制定提供數據支持,開展人口研究,建立人口與經濟、教育的研究模型,探索未來路徑。同時,全面提升人口素質,通過教育改革和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從人口數量紅利向人口質量紅利轉變,樹立積極老年觀,推動老齡事業高質量發展。

超大城市積極探索。研究制定符合超大城市市情的生育減負政策體系,將建設對外來人口友好型城市、提升城市吸引力作為關鍵一環,以更為寬鬆包容的人口政策持續導入年輕人口,進一步加強對流動人口家庭的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務供給力度;聚焦「綜合減負」,在生育成本減負、稅收優惠、男性育兒假等方面跨前研究、加大力度;加快延長鼓勵生育政策鏈條,著力在提振結婚率和隔代照料補貼方面積極探索;進一步打開人口政策空間,通過空間結構調整,提升新城人口集聚效應,為延緩老齡化、「少子化」進程提供積極有效的人口補充。

[引用]

① 生育的細節|「超少子化」現象思考:鄰國日韓的經驗與教訓.中工網.2023-08-23.

② 申論︱發達國家應對「少子化」政策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澎湃新聞.2023-09-07.

③ 沈潔:「超少子化」現象的政策思考——兼論日本與韓國的經驗與教訓.中國社會保障學會.2022-07-19.

④ 9年來首次止跌回升,韓國新生兒為什麼變多了?.澎湃新聞.2025-01-10.

⑤ 首爾市政府啟動應對低出生率的第二階段措施,今年投入3.2萬億韓元.smg.2025-01-23.

⑥ 必須借鑒:為挽救不斷下降的出生率,日本推出每周四天工作制.火星數據研究所.204-12-09.

⑦ 日本:四箭齊發保生育.《環球》雜誌.2024-01-25.

⑧ 日本多地出台政策鼓勵生育.新民晚報.2024-02-22.

⑨ 梁建章:嚴重少子化是家事還是國事?.梁建章.2024-01-17.

⑩ 王萍萍:人口總量降幅收窄 人口素質持續提升.國家統計局.2025-01-17.

⑪ 史上新低,2024年日本出生人數基本確定跌破70萬.亞太快訊.2025-01-01.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新民海外版一周精彩回顧(3月10日-3月16日) - 天天要聞

新民海外版一周精彩回顧(3月10日-3月16日)

2025年3月10日-3月16日,新民晚報海外版僑梁平台,攜手海外華文媒體,呈現上海精彩,感知世界風情。「一江一河」未來10年藍圖出爐,上海將打造世界級濱水空間;目前環城生態公園帶上已有40座「環上公園」建成開放,今年底將增至50座。海報:劉玉萍視頻製作:黃瑋...
美國多地遭風暴侵襲 已致16人死亡 - 天天要聞

美國多地遭風暴侵襲 已致16人死亡

央視記者當地時間3月15日獲悉,席捲美國的風暴已導致至少16人死亡,多人受傷,且造成廣泛的損失。根據密蘇里州應急管理局的數據,密蘇里州已報告至少10人死亡;在阿肯色州,官員報告稱,風暴已導致3人死亡,29人受傷。在得克薩斯州,14日阿馬里洛
美官員:美國對胡塞武裝的打擊將持續數天甚至數周 - 天天要聞

美官員:美國對胡塞武裝的打擊將持續數天甚至數周

當地時間15日,美國官員向路透社透露,美國對胡塞武裝的打擊將持續數天,甚至數周。△葉門首都薩那(資料圖)當地時間15日夜間,葉門首都薩那遭美軍空襲,共造成9人死亡,另有9人受傷;當日稍晚時,美英軍隊空襲了葉門北部胡塞武裝控制下的薩達省薩達市北部。當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真實社交」上發文表示,他當...
敘利亞西部發生爆炸事件 至少10死14傷 - 天天要聞

敘利亞西部發生爆炸事件 至少10死14傷

據敘利亞國家通訊社15日報道,敘西部拉塔基亞省首府拉塔基亞市當天發生一起爆炸事件,造成至少10名平民死亡、14名平民受傷。報道說,爆炸發生在拉塔基亞市南部一棟四層建築內,當時正在試圖拆除建築內的戰爭遺留物。爆炸造成包括3名婦女和2名女童在內的10人死亡,另有包括4名兒童在內的14人受傷。救援人員仍在搜尋廢墟下被...
堅決回擊/貿易反制工具 中國儲備充足 - 天天要聞

堅決回擊/貿易反制工具 中國儲備充足

特朗普政府分別在今年2月4日、3月4日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額外關稅,中國則在上述關稅政策生效後第一時間予以有力反擊。分析稱,貿易問題上中美是對等關係,攜手合作方能實現共贏,但若美國一意孤行,繼續升級對華關稅政策,中國也有充足的反制工具儲備,有能力和決心維護國家利益。 積極融入全球供應鏈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
特朗普援引《外國敵人法》打擊犯罪集團「阿拉瓜州火車」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援引《外國敵人法》打擊犯罪集團「阿拉瓜州火車」

當地時間3月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布聲明表示,他發現並宣布「阿拉瓜州火車」正在實施、企圖和威脅對美國領土進行入侵,「阿拉瓜火車」正在直接或以其他方式對美國領土採取敵對行動並進行「非常規戰爭」。特朗普宣布,所有年滿14歲且身為「阿拉瓜州火車」成員、在美國境內且未實際入籍或未成為美國合法永久居民的委內瑞拉...
濱海灣開展專業培訓,保障工程項目安全有序復工復產! - 天天要聞

濱海灣開展專業培訓,保障工程項目安全有序復工復產!

【來源:東莞濱海灣新區網站-新區動態】2月11日,濱海灣新區組織開展在建工程開工第一堂課暨復工復產安全檢查要點培訓會議,指導新區各工程項目安全有序復工復產。新區城市建設局、工程建設中心業務骨幹及各在建工程相關單位負責人、安全責任人約150人
「3・15 百姓點檢日」活動築牢食品安全防線 - 天天要聞

「3・15 百姓點檢日」活動築牢食品安全防線

【來源:來賓市人民政府_部門動態】為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提振消費信心,來賓市市場監管局開展食品安全「3·15百姓點檢日」活動,搭建監管部門與市民之間的溝通橋樑,推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