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月7日,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趙志遠,約見巴拿馬駐華大使萊卡羅,就巴方擬退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嚴正交涉。這件事情,還要從美國新任國務卿魯比奧外訪首站定在巴拿馬說起,未來幾年,「一帶一路」倡議的締約國們,也將成為中美全球地緣博弈的新戰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
一、地緣博弈
2024年12月21日,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巴拿馬運河是美國重要的「國家資產」,他上任後,會推動「收回」巴拿馬運河。24小時後,巴拿馬總統穆利諾回應,巴拿馬運河永遠屬於巴拿馬,國家的主權和獨立不容談判。當時,大家都認為特朗普是想開疆拓土,因為他還提出要購買格陵蘭島,把加拿大變成美國「第51個州」,但隨著特朗普宣誓就職後的一系列行動,隱藏在巴拿馬運河歸屬權背後的中美地緣博弈,逐漸浮出了水面。
美國新任國務卿魯比奧,外訪首站定在巴拿馬,這是一個極不尋常的舉動。正常情況下,美國國務卿首訪會定在歐洲盟國或者中東,魯比奧的這個選擇說明,特朗普這屆政府,是把安頓「美國後院」列為了首要目標。他們認為,任由拉美國家選擇加入「一帶一路」倡議,跟中國合作,這不行。巴拿馬恰好是拉美地區首個簽署「一帶一路」備忘錄的國家,正好拿來祭旗。
(巴拿馬頂不住美國的脅迫)
隨後,魯比奧單方面宣布美國政府船將「免費」通過巴拿馬運河,被巴拿馬政府澄清,這是雙方圍繞運河收費權的博弈,最終的結果,是美國船隻是否收費待定,巴拿馬先退出「一帶一路」倡議,向美國展示誠意。魯比奧讚賞道,這是加強美巴關係的重要一步。接下來他還會用同樣的方式,逼迫更多拉美國家退出。
二、門羅主義
巴拿馬加入「一帶一路」倡議,還要追溯到2017年11月,時任總統巴雷拉在任上,推動了很多跟中國的合作。當時的美國總統也是特朗普,但他根本想不到,短短几年之後,「一帶一路」就成長為了遍布全球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貿易合作協議,而且會嚴重「侵蝕」美國的全球影響力。
什麼叫美國的全球影響力呢?即:美國怎麼說,其他國家就怎麼做,尤其第三世界的貧弱小國,生死存亡都被美國一手掌控。過去一兩百年,美國靠「門羅主義」控制拉美,收割了無數自然資源、勞動力和財富,支撐著美國的優渥生活,現在中國居然敢伸手到拉美,他們當然會有所反應。
(特朗普眼裡只有錢)
像巴拿馬這樣的國家,面對美國只能說毫無抵抗之力,當年美國入侵巴拿馬,僅用15個小時就控制了巴拿馬大部分軍營,推翻了諾列加政府。基於這樣的背景,我們確實不能怪巴拿馬見風使舵,他們是真怕美國打過來,那為什麼我們依然要嚴正交涉,嚴厲譴責呢?這是一個態度問題。
三、中國的態度
2月7日,我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點名美國,稱中方對美國通過施壓、脅迫手段,抹黑破壞「一帶一路」倡議的行為表示堅決反對。外交部部長助理趙志遠在同巴拿馬駐華大使的會面中也強調,中方對此深表遺憾,巴拿馬政府的行為違逆了中巴兩國人民的期望,不符合巴方利益。
我們外交部的強硬表態,直接原因是穆利諾為向美國表忠心,拿著「一帶一路」備忘錄睜眼說瞎話,說不知道當初簽署的人是出於什麼動機,不清楚「一帶一路」倡議給巴拿馬帶來了多少好處。在這個問題上,咱們這邊是有賬單的,巴拿馬的科隆集裝箱港口,鐵路、住宅等項目,都是由中資企業承建。
(中國工人在巴拿馬搞建設)
試問這不叫好處,什麼叫好處。僅憑巴拿馬自己,建得起全球最大的集裝箱港口嗎?我們可以體諒巴拿馬政府,迫於美國的壓力要表明態度,但決不允許在第三方干擾下,抹黑「一帶一路」倡議。說起來,拜登政府之前,還專門撥款16.5億美元,用來給「一帶一路」潑髒水,現在直接武力威脅,恰恰說明「一帶一路」倡議光明正大,美國已經無計可施。以巴拿馬這次事件為引子,接下來中美還會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展開更多的地緣博弈甚至是鬥爭,我們的態度已經明確,那就看美國,還有什麼陰招、損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