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25日在拉斯維加斯的一次集會上表示,他可能會考慮重新加入世界衛生組織。這一消息立即引發熱議。1月20日,特朗普在上任首日曾下令讓美國退出世衛組織。為何特朗普突然改口?
下令5天後改口?
據報道,特朗普在集會上說:「也許我們會考慮再次這樣做(加入世衛組織),我不知道。也許我們會。他們(世衛組織)必須先把問題解決。」
20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布美國「退群」,指責世衛組織對新冠疫情和其他國際衛生危機處理不當。
行政令要求儘快採取適當措施,暫停向世衛組織提供任何來自美國政府的資金、支持和資源。
根據相關規定,會員國在提出退出通知後,需要一年時間才能正式退出世衛組織。
美國定於2026年1月22日正式「退群」。理論上,在一年的「冷靜期」內,特朗普仍能夠撤回退出申請。
這不是特朗普首次提出要退出世衛組織。
在特朗普上一個總統任期,美國政府2020年7月6日正式通知聯合國將退出世衛組織。但在2021年1月20日,拜登上台首日就宣布,美國停止退出。
為何態度反覆?
分析人士認為,資金問題是特朗普多次要求「退群」的主要原因。特朗普簽署的文件中就寫道,世衛組織對美國要求的不公平且過於沉重的財務負擔令人不滿。
據聯合國新聞網介紹,美國是世衛組織迄今為止最大的資金支持者。
網站稱,美國對世衛組織的財務貢獻包括兩部分:分攤會費和自願捐款。分攤會費根據成員國的經濟實力和人口比例計算,美國承擔了約18%的全球會費預算,在所有成員國中比例最高,近年來年均約為1.15億美元。自願捐款部分則可以隨時削減。
儘管世衛組織的規則相對公平和透明,但特朗普卻多次抱怨其他國家對世衛組織的預算貢獻不如美國。
既然執意要「退群」,為何特朗普態度又出現反覆?
外界注意到,在1月24日於日內瓦舉行的記者會上,世衛組織發言人克里斯蒂安·林德梅爾表示,美國尚未支付應繳納的約1.3億美元2024年分攤會費,同時世衛組織也尚未收到2025年的會費。他強調,在美國2026年1月正式退出前,必須全額支付這兩筆欠款。
根據美國國會1948年通過的一項聯合決議,美國在提前一年通知後可以退出世衛組織,但在退出前必須繳納完會費。有說法稱,特朗普態度變化可能與此有關。
實際上,美國經常拖欠聯合國會費,「老賴」已成常態。據新華社報道,特朗普首個任期2021年初結束時,美國在聯合國經常預算上拖欠6億美元、在維和預算上拖欠20億美元。拜登政府也大筆欠賬。
但也有分析指出,特朗普的反覆態度表明,其仍將與世衛組織「討價還價」。他可能會撤銷「退群」,轉而以減少資金支持相要挾,目的是讓聯合國更加聽命於美國,按照美國要求進行改革,並在相關改革實施後宣告「勝利」。
曾任特朗普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美國前常駐聯合國代表約翰·博爾頓近日撰文稱,「新政府應該向聯合國會員國證明,其改革目標不僅僅是口頭上的。華盛頓最重要的武器是它的錢包。」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