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舞台上風雲變幻,一系列重大新聞事件引發了全球的廣泛關注與熱議。
美外攪局,多國對峙
首先,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的驚人言論無疑是一顆重磅炸彈。
在上周,特朗普拋出了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主張,如宣稱加拿大應併入美國成為其第51個州,還表示不排除動用經濟甚至軍事力量控制格陵蘭島和巴拿馬運河等。
這些言論一出,舉世震驚,起初人們以為只是特朗普的一時口嗨,但隨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卻讓全世界不得不重新審視,他是否真有此打算。
若其所言成真,那無疑將引發二戰以來前所未有的地緣版圖大變動,進而誘發諸多潛在問題,其影響不容小覷。
特朗普稱要讓加拿大併入美國,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迅速在社交媒體強硬回應,明確表示加拿大絕無可能成為美國一部分。
他強調,加美是最大貿易和安全夥伴,兩國人民及工人皆因這種關係受益,加拿大維持獨立,才是對雙方最有利的選擇。
不僅如此,加拿大的一些議員甚至提出將阿拉斯加賣給加拿大的反制提議,雙方由此陷入了激烈的爭論之中,這一爭端也讓美加關係變得愈發緊張和複雜。
特朗普宣稱不排除軍事奪取巴拿馬運河控制權,對此巴拿馬外長回應稱,巴拿馬主權不容談判,運河控制權始終屬於巴拿馬人民且不會改變,這一局勢引發高度關注。
特朗普此舉究竟是虛張聲勢還是另有深意,有待進一步觀察,但其言論已引發國際社會的廣泛擔憂和強烈反應。
韓國政亂,逮捕風雲
在亞洲,韓國政治局勢陷入一場戲劇性風波。
韓國法院再度批准對總統尹錫悅的逮捕令,正緊鑼密鼓地籌備第二次逮捕行動。此前,法院首次下達逮捕令時,總統警衛處竟公然阻攔,雙方僵持不下。
長時間的對峙過後,執法方無奈宣布行動失敗。這一事件不僅暴露韓國司法與行政權力間的激烈衝突,也讓民眾對本國政治走向充滿擔憂與困惑。
如今,韓國法院再度出擊,韓國媒體更是傳出警方可能使用人海戰術突破總統警衛處的人肉防線,這使得整個事件進入了一個新的關鍵階段,尹錫悅最終是否會被逮捕成為了韓國乃至全球關注的焦點。
此外,墨西哥總統針對特朗普要把墨西哥灣改成美國灣的言論,回應稱提議北美洲改名為墨西哥美洲,這一舉動無疑是對特朗普的有力回擊,也凸顯出北美國家之間的緊張對峙局面。
中美財策,暗藏風險
在經濟領域,各國央行的政策動向和經濟數據也備受矚目。
中國央行準備在1月份於香港新增發行離岸人民幣央行票據,主要目的是為了控制近期因人民幣對美元貶值而引發的匯率問題,通過在香港縮緊人民幣的供應、緊縮流動性來穩定匯率。
而美國的經濟形勢也不容樂觀,標普的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有686家企業申請破產,較2023年增加了8%,創下了201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同時美國的信用卡違約率也在飆升。
不少人擔憂美國國債收益率的飆升是否會引發類似英國2022年10月出現的「特拉斯時刻」,甚至有人認為2025年全球金融市場最大的危險就在於這場「國債的命運之戰」。
美經濟困,金融預警
近期,美聯儲官員舉動罕見,公開且直接地對美國市場提出尖銳批評,明確指出美國股市估值已遠超合理水平,極有可能引發大幅下跌。
這番言論瞬間勾起市場對1996年格林斯潘發出「非理性繁榮」警告的回憶,當時發出預警後,IT泡沫迅速破裂,引發市場動蕩。
當前市場動態也不容樂觀,對沖基金在過去短短5個交易日內,持續大規模凈賣出美國股票,拋售速度之快達到7個多月以來的峰值。
作為金融領域的權威機構,高盛同樣警示投資者,這一系列現象無疑是一個極為關鍵的危險信號,值得高度警惕。
與此同時,中國央行決定階段性暫停公開市場買入國債。由於當前中國國債收益率跌得厲害,若央行繼續買入,國債價格將進一步上漲,收益率則會更低,與美國之間的差距也會越拉越大。
一旦這種不平衡狀態達到極限,很可能會出現重大反轉,這無疑是2025年中國金融市場令人最為擔憂的問題之一。
總之,上述這些新聞事件涵蓋了政治、經濟等多個領域,其發展態勢和後續影響都值得我們持續關注和深入思考。
國際社會在面對這些挑戰和變化時,應保持警惕,積極應對,以維護全球的和平與穩定以及經濟的健康發展。
文本來源 @宋鴻兵觀天下 的視頻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