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新生兒
文 | 科普10克
編輯 |科普10克
前言
隨著2024年的結束,各個國家的出生人口數量都成為了令人好奇的疑問。
作為亞洲國家,中日韓三國也是經常放在一起作對比的,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日本2024年的出生人口估計要跌破70萬,而韓國僅僅只有24.2萬。
那中國24年的出生人口是多少呢?
排排躺的小寶寶
日本的生育率成「老大難」
說起日本的生育率問題那可真是一言難盡,這些年,日本的新生兒數量一直在走下坡路,2024年的情況更是雪上加霜。
據統計,日本1至10月的出生人口同比就減少了約5%,估算下來全年的出生人口恐怕只有68.708萬了,比2023年還要再減少5.5%。
這已經是日本連續9年出生人口呈現減少趨勢了,看來想要扭轉這個局面還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日本的人口危機可不是鬧著玩的,人口平衡早就被打破了。
剛剛出生的新生兒
你知道嗎?2006年出生的「新成人」也就是18歲人口,在日本總人口中只佔了0.88%,這個比例也是歷史第二低水平了。
這意味著日本的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了,年輕人的數量越來越少、老年人的比例卻越來越高,再這樣下去,日本的未來可就堪憂了。
面對這樣的困境,日本政府也是絞盡腦汁的想盡了各種辦法,但有些建議未免也太極端了吧。
2023年2月,日本有個耶魯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在節目中說:解決日本老齡化問題的辦法就是讓老年人集體自殺、一起切腹。
成田悠輔
這番言論一出立馬引發了巨大爭議,要知道,就連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之前也說過類似的話,說老年人病治不好就趕緊「去死」。
雖然這樣的言論很極端,但也從側面反映出日本的老齡化問題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
可讓老年人「去死」真的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嗎?顯然不是,日本的老齡化問題歸根結底還是生育率太低導致的。
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所以人口老齡化就會越來越嚴重,這個問題不解決,再極端的辦法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那作為日本的鄰居,韓國的情況又如何呢?
剛剛出生的新生兒
韓國人口出生迎來希望
說完了日本再來看看韓國,其實韓國的生育問題也不比日本輕鬆多少。
這些年,韓國的新生兒數量一直在下滑,2022年的總和生育率更是跌到了0.78,2023年還降到了0.72,按照經合組織的預測:再過60年,韓國的人口將減少一半。
但就在大家對韓國的生育前景感到悲觀的時候,2024年的數據卻帶來了一絲希望。
去年韓國的新生兒人數達到了24.2萬,比前一年增長了3.1%,這可是9年來的首次正增長!雖然增長的幅度不算大,但在連年下滑的大趨勢下能夠實現正增長已經是不容易了。
韓國某醫院的新生兒科
那是什麼原因導致韓國的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呢?說到這個,不得不提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越來越多的韓國人開始養狗了。
據統計,2022年韓國養寵物的家庭達到了602萬戶,超過1500萬人與寵物一起生活,也就是說,超過1/3的韓國人都養了寵物。
但仔細想想其實也不難理解,生孩子對於很多韓國年輕人來說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因為韓國的生活成本越來越高,尤其是生育和撫養孩子的費用不斷上漲。
再加上韓國的就業形勢也不容樂觀,很多年輕人找不到穩定的工作且收入不高,在這種情況下,生孩子就成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韓國釜山,東明大學「寵物大學」入學儀式
與其承擔生孩子的經濟壓力不如養只寵物來排解寂寞,這似乎成了很多韓國年輕人的選擇,養狗不僅成本相對較低還能給生活增添一些樂趣。
有了狗狗的陪伴,一個人的日子也不會太孤單,但這真的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嗎?
顯然,養狗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韓國的生育危機,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不婚、不育,韓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
要知道,韓國可是世界上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經超過了15%,如果再不採取有效措施去鼓勵年輕人生育,韓國的未來將不堪設想。
那說完了日韓,中國2024年的出生人口又是多少呢?
新生兒們睡覺覺
中國出生人口估計還會減少
說完了日韓兩國再來看看我們自己,作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中國的生育問題一直備受關注,那麼,2024年中國的新生兒數量又是多少呢?
按照聯合國的預測,2024年中國的新生兒數量可能只有882萬左右,這個數字聽起來似乎還不算太低,但如果跟之前的數據對比一下就會發現問題的嚴重性了。
畢竟2024年可是龍年!按照傳統,龍年出生的孩子會比較多,因為大家都覺得「龍寶寶」特別吉祥,所以原本大家還預測2024年中國的新生兒數量會突破1000萬呢。
結果呢?去年上半年的數據出來了,新生兒只有433萬。
龍寶寶
其實,中國的新生兒數量下降已經不是一兩年的事情了,從2016年開始,中國的出生人口就開始連年下降,2022年更是跌破了1000萬大關,只有956萬。
那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的新生兒數量不斷下降呢?說到這個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其實也面臨著和日韓類似的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雖然我們的人均收入變高生活變好,但不可否認的是物價並沒有停留在我們小時候,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為生活的壓力而將生育放在一旁。
而且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強度大,競爭壓力也大,很多人覺得生孩子會影響自己的職業發展,所以寧願不生。
接頭的年輕人行色匆匆
這些問題其實都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它們是長期以來經濟、社會、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但我們也不能就此悲觀,中國畢竟和日韓不同,我們有著更大的人口基數,同時也有著更強的經濟實力。
只要我們能夠認清問題的嚴重性並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還是有希望扭轉局面的,那為了「挽救」中國的生育情況,國家做出了哪些努力呢?
生育政策
中國應對生育情況
面對日益嚴峻的生育問題,中國政府其實也在努力應對,近年來,各地紛紛推行了一系列鼓勵生育的政策,希望能夠扭轉出生人口下降的局面。
比如,有些地方推出了生育補貼政策,對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給予現金補助,還有些地方為新生兒家庭發放「禮包」,裡面包括尿不濕、奶粉等育兒用品。
去年,不少醫院就稱接生的新生兒比往年多了不少,這可能就是這些政策的效果吧。
但是們也要看到這些政策的作用可能還是有限的,因為生育問題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更是一個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單靠一些補貼政策恐怕還不足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生育津貼
實際上不只是中國,全世界的生育率都在下降,據統計,世界人口正在走向一個關鍵的拐點,全球總和生育率可能已經跌破了維持人口平衡的水平。
2021年,全球總和生育率只有2.3,已經接近人口學家認為的替代水平2.2了。
可以看出,生育率已經不是亞洲國家獨自面臨的難題了,而是各個國家都存在的實際問題,雖然大家都在想辦法,但效果都不是很好。
就拿前面提到的日本和韓國來說吧,他們為了鼓勵生育可以說是想盡了各種辦法,什麼延長產假、增加補貼、發放獎金等等,但結果呢?
小寶寶
生育率還是在不斷下降,歐洲的匈牙利也是如此,政府出台了很多優惠政策,但生育率依然上不去。
再看看美國,那可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但美國的生育率也在走低,還有一些共和黨人提出要發放「嬰兒獎金」以提高出生率,這種事情放在以前簡直是不可想像的。
歸根結底,生育率下降反映的是社會發展的不平衡。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們的社會保障體系、就業環境、教育資源等卻相對滯後,這就導致年輕人在生育問題上缺乏安全感,缺乏信心。
圖片來源於網路
結語
生育問題是一個全球性的難題,從東亞的中日韓到歐美髮達國家,都在經歷著出生人口下降的困擾,這背後反映的是年輕人在生育問題上的焦慮和擔憂。
但我們也要相信,只要我們用更加系統、更加綜合的思路去應對,用更加包容、更加友善的態度去對待每一個新生命,我們就一定能夠扭轉局面,迎來人口發展的新曙光。
每一個新生命的誕生都是一個家庭的喜悅,也是整個社會的希望,讓我們期待在2025年會有更多的新生命誕生,給國家帶來更多的希望。
蛇寶寶
信息來源:
共同網:日本2025年「新成人」109萬 為歷史第二低
新華社新媒體:韓國新生兒人數9年來首次正增長
海外網:日本去年新生兒跌破70萬
環球網:建議日本老人「一起切腹」被批「冷血」!耶魯教授觀點竟圈粉不少
中國青年網:韓國超1/3人口養寵物
華爾街見聞:全球出生率快速下滑,人口「冬天」即將到來?
聯合國人口司: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