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州日報】



雷留根在辦公室準備材料。

雷留根走入集體協商室。

雷留根和同事正在籌備集體協商的內容。
什麼是集體協商?
集體協商是指企業職工一方與企業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勞動安全與衛生等勞動關係有關事項,進行平等商談的活動。代表職工一方的稱為「職工方」;代表企業一方的,可以稱為「資方」「行政方」或「企業方」。在廣州,有這麼一位協商能手。他一出馬,就為職工爭取到所在企業近年來最高的工資漲幅。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鄧瀟麗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
一份調查問卷、一份558字的要約書,三場與行政方的協商溝通會,廣州日鍛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工會主席雷留根,在今年的集體協商會議中,帶領職工方代表,為職工爭取到近年來最高工資漲幅。在工資之外,當職工提出「夜班餐費少了2.5元」問題時,他也在會上為這2塊5毛錢據理力爭。在廣東省總工會開展的全省集體協商案例徵集活動中,廣州日鍛工資協商案例獲得一等獎。
這場成功的集體協商背後,靠的是雷留根和工會委員們所開展的大量工作,更離不開雷留根這樣的協商能手「敢談」「敢說」,以及堅持、努力、不放棄。本期報道,讓我們走進廣州企業的集體協商會議,看看協商能手是如何談薪資的。
會談:談下近年來最高工資漲幅 九成員工滿意
在廣州日鍛工會職工服務站,一間寫著「集體協商室」的會議室引人注目,今年的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就是在這間會議室完成。「經過集體薪資協商,今年工資的漲幅是近年來漲幅最高的。」雷留根透露。
雷留根在廣州日鍛工作已有18年,有著長期在一線製造部門工作經歷,熟悉一線生產和各部門職工,也曾擔任過工會副主席,隨後被選為工會主席(兼職)。作為工會主席,他全程參與了今年的薪資集體協商。
「我和其他幾位協商代表代表職工和資方談漲工資,談增加福利。可以說,工資漲不漲、漲多少,福利、待遇如何增加,離不開每年的薪資集體協商會議。」
按照慣例,廣州日鍛在每年的7月調整職工薪資,集體協商會議要在這之前完成,具體而言是從4月下旬工會開始籌劃,到6月結束。在協商會議開展之前,職工方要先向企業方發出一份「要約書」,這標誌著集體協商正式開啟。
雷留根向記者展示了今年的要約書,全文僅有558個字。這份要約書列明了集體協商內容,約定首輪協商溝通時間,以及職工方需要企業方提供的資料等,要約書上寫著:「協商的主要內容是職工基本薪資調整、職工各項補貼、津貼調整以及年終獎約定等」「最後一輪協商的時間不宜超過6月20日」等內容。
「作為職工的協商代表,我們需要先做到心知肚明。」協商溝通會開始之前,雷留根首先要帶著工會委員充分收集職工意見,「今年我們用了網路問卷形式,同時隨時關注工友群發言,了解職工各方面訴求。」
回收好問卷之後,還得深入分析。「我們列出了職工生活所必需的開支項目,比如租房花費,撫養子女費用等各項支出,再對比職工拿到手的工資,分析收入是不是能讓員工相對滿意。」
薪資漲幅不能只聽職工「一家之言」,職工方還得從公司拿到上期利潤表、今年及明年銷售預測表等,並為行政方提供同行業薪酬漲幅數據等作為參考。大量細緻的工作沒有白費,今年集體協商工作結束後,單位超過90%的員工表示對協商結果滿意,在廣東省總工會開展的全省集體協商案例徵集活動中,廣州日鍛工資協商案例獲得一等獎。
敢談:為2.5元夜餐費「出手」協商
在集體協商實踐中,工會「不敢談」要比「不會談」更需要破解,解決了「不敢談」問題,「不會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雷留根就是一位「敢談」的集體協商能手。
去年,一位職工向雷留根反映,夜間單位不配餐,因此夜班餐費補貼比日班餐費少了2.5元,希望能夠統一標準。雷留根了解到這個情況後,馬上在夜班職工間展開摸查,並召開工會會議討論解決這個問題,「一天差2.5元,一個月差了60、70元,一年下來就差700、800元。」
當職工方在協商中第一次提到「給加上這2.5元夜班餐費差額」時,遭到行政方反對。雷留根當場反駁說:「的確,上夜班的職工省點吃,也可以吃飽,但是不能說『上夜班的職工他們不花這麼多』,單位就可以少給他們這2塊5毛。」最終,在雷留根等職工方代表的堅持下,行政方在協商結束後給職工補上了這2.5元的差額。「1塊錢、2塊錢,看著不多,事看著不大,但是拖著不解決,最後一定會影響工作積極性。」
廣州日鍛每年的集體協商都要開展三輪協商溝通會,有分歧的時刻並不少見,提出的訴求被行政方反駁也不是新鮮事。這個時候,雷留根總要提醒自己「堅持住」,行政方不理解工會要求加薪的幅度,他就列舉銷售數據、行業數據等作說明,行政方不答應職工增加福利的訴求時,他就不急不躁一遍一遍地解釋,揉碎了說,講明白、講清楚,「我們坦白交流,不隱瞞,也會提出一些尖銳的問題。」在雷留根看來,代表職工去協商,就要合理合法、有理有據表達職工訴求,「沒什麼不好意思的,要敢於開口說、大膽說,這是我始終堅持的。」
雷留根反覆和記者強調,集體協商的最終目的是實現職工和企業的和諧共贏,而並非一方壓倒另一方。「集體協商代表是『溝通橋樑』『權益維護者』『矛盾協調者』,我們平衡職工方和企業方雙方利益,維護勞資關係穩定。」
除了協商薪資,雷留根透露,在今年的協商中,職工方還提出了「技能提薪」的方案,「這受到行政方的肯定,一旦方案實施,無疑可以助力企業培養更多技能人才,增強企業行業競爭力,實現真正的『雙贏』。」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