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騙緬北後運毒入境案」多發,是否遭受「脅迫」應如何認定?

2024年12月14日17:12:04 國際 1078

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

公安部日前披露:緬北地區規模化電詐園區被剷除。中緬雙方通過警務執法合作和一系列打擊行動,累計抓獲5.3萬餘名中國籍涉詐犯罪嫌疑人。

有專家提醒,緬北電詐集團清剿後,應警惕毒品犯罪捲土重來。

今年6月,國家禁毒委辦公室發布的《2023年中國毒情形勢報告》(下文簡稱《報告》)顯示,去年繳獲來自境外毒品20.5噸,同比上升84.7%。

《報告》指出,阿片類毒品和冰毒主要來自「金三角」,其中冰毒12.3噸、海洛因1.5噸、鴉片1.4噸,佔全國繳獲同類毒品總量的85.3%、95%和99%。

「電詐問題和毒品問題實際上都是緬北地區社會治理結構畸形的結果」。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鮑志鵬對封面新聞記者表示,由於當地特殊的社會結構,導致非傳統安全問題持續存在。

《報告》顯示,2023年抓獲國內跨區域外流販毒人員8611名,同比上升30%。記者注意到,在參與運輸毒品犯罪的人員中,不乏被高薪招聘誘騙至境外者。據澎湃新聞報道,近年來,僅在某網路平台找工作而陷入運毒犯罪的年輕人就有45人,超半數獲刑15年以上。

2021年,某地警方通報案例顯示,白某某糾集多人在緬甸建立多個「吞毒點」,通過互聯網發布虛假招工信息,有組織地將無犯罪前科、身體健康的群眾誘騙至緬甸,採用利誘、毆打、限制自由等方式,逼迫招募者通過體內藏毒、攜包帶毒等方式走私毒品至國內。

「被騙緬北後運毒入境案」多發,是否遭受「脅迫」應如何認定? - 天天要聞

緬甸有關部門銷毀被繳獲的毒品。圖片來源 新華社

前協警攜帶毒品入境被抓

自稱遭脅迫

記者以「緬甸」「脅迫」「運輸毒品」為關鍵詞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檢索,發現相關案例上千件。案例顯示,被騙至緬北運輸毒品入境者不乏「90後」甚至「00後」,有些人還擁有較高的學歷和不錯的職業。

山東男子王迪就是其中一例,其父親向記者講述,王迪大學畢業後在老家交警隊做協警。因考取事業編製失利,父子為是否繼續備考產生分歧,王迪賭氣離家後在網上看到「緬北博彩」的招聘信息,招聘者稱工資每月一兩萬,王迪按對方安排來到緬甸後發現是騙局。

在被警方抓獲當天的訊問筆錄中,王迪回憶了在緬甸的經過——對方先是讓他拉人賭博才能發工資,拉不到人要賠錢,不賠錢就不能離開。

王迪向警方回憶,對方後來又說可以讓他回國,但要帶點「東西」。「我沒辦法,就答應幫他們帶。」

2018年7月,王迪在雲南臨滄被抓獲,警察從行李中發現134顆海洛因,凈重1387克。根據我國《刑法》,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海洛因五十克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

2019年5月27日,保山市中院一審判決:王迪犯走私、運輸毒品罪,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王迪上訴,半年後,雲南高院二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王迪申訴,2021年6月,申訴被雲南高院駁回。其父告訴記者,二審判決生效後,王迪進入保山監獄服刑。因堅持無罪,在死緩執行期滿轉為無期徒刑後,未獲減刑,至今刑期仍為無期。

今年1月,王迪父親向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迴法庭提交刑事申訴狀,請求依審判監督程序對王迪走私、運輸毒品案立案再審。其代理律師表示,法官日前回復,需補充提交在緬甸的相關證據以證明其是否受到脅迫,根據新證據材料決定是否提起再審

「被騙緬北後運毒入境案」多發,是否遭受「脅迫」應如何認定? - 天天要聞

2024年7月,公安部與緬甸有關部門開展國際警務執法合作,抓獲多名潛逃緬北的重大涉毒逃犯。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如何證明被脅迫運毒

律師:入境後應第一時間報警

司法實踐中,如何自證遭脅迫運輸毒品?記者從中國裁判文書網相關案例中隨機抽取了十個案例,發現僅一名被告聲稱遭受脅迫的辯護理由被法院採納,其餘均被駁回。

2020年,陝西省高院二審審理的一起運輸毒品案中,上訴人魏雲辯稱其遭脅迫運輸毒品入境。法院審理認為,魏雲稱其受脅迫僅有供述而無其他證據佐證,其運輸毒品過程中,有多次機會可選擇報警,從而解除受人控制的可能性,但未實施上述行為,故並不屬於「脅從犯」。

在王迪案中,雲南高院同樣認為,其從緬甸回到境內後曾停留住宿一晚,還給父親打過電話,在此期間並未選擇報警或向他人求助,被脅迫的理由不能成立。

「類似案件確實很多」。北京尚權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北京市律師協會刑法專業委員會委員張雨表示,此類案件中,司法機關判斷的一個重要依據是被騙至境外的人攜帶毒品回到境內後是否馬上自首,如馬上自首,是可從輕甚至免予處罰的。但回到境內後不自首,可能被認為具有犯罪故意

記者注意到,也曾有提出遭脅迫的辯護理由被採納的情況。2019年雲南高院二審審理的一起運輸毒品案中,上訴人賀亮稱遭受脅迫,法院認為賀亮關於其被脅迫的供述可與同車被抓獲的黃某、鄭某的證言印證,不排除其在精神上受到一定程度威逼或強制的可能性。

「但賀亮系主動偷渡到緬甸,被脅迫程度不足以導致其完全喪失意志自由,仍應對其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最終,雲南高院認為一審量刑過重,二審將有期徒刑十四年改為十二年。

數據顯示,2023年共破獲走私販運毒品案件3.2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6萬名,繳獲毒品14.6噸,同比分別上升18.5%、36.5%和43.1%。

如何應對來自境外運輸毒品犯罪壓力?如何防範公民被騙緬北運輸毒品?

鮑志鵬表示,緬北毒品種植有一百多年歷史,由於複雜的政治、民族、宗教等問題,這種畸形的社會形態長期存在。短時間通過聯合執法是有必要的,但從長期來講,應讓當地百姓找到合適的經濟來源。同時,應有力提升當地社會公共治理水平。

來源: 封面新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在市長,地委書記,省政府秘書長,省委常委、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等職上,李海濤非法收受巨額財物 - 天天要聞

在市長,地委書記,省政府秘書長,省委常委、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等職上,李海濤非法收受巨額財物

高檢網1月21日消息,黑龍江省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李海濤涉嫌受賄一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經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指定,由江蘇省無錫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近日,無錫市人民檢察院已向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李海濤(資料圖)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階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李海濤享有的訴訟權利,並訊問了被告人...
印尼中爪哇省發生洪災 已致15人死亡 - 天天要聞

印尼中爪哇省發生洪災 已致15人死亡

當地時間1月21日,據印尼國家抗災署(BPBD)消息,該國中爪哇省珀通克里奧諾地區20日發生洪水和山體滑坡災害,已致15人死亡,另有9人失蹤。目前搜救工作正在進行。 (總台記者 陶家樂) 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
特朗普宣布一系列重要決定!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宣布一系列重要決定!

美國總統特朗普1月20日簽署一系列行政令。特朗普:自2月1日起對進口自加拿大商品徵收25%關稅當地時間1月20日,剛剛就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簽署一系列行政命令。央視記者獲悉,特朗普宣布將從2月1日起對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的商品徵收25%的關稅。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布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當地時間1月20日...
拜登卸任前「預防性」赦免福奇等人 - 天天要聞

拜登卸任前「預防性」赦免福奇等人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央視記者當地時間1月20日獲悉,即將卸任美國總統的拜登當天宣布,「預防性」赦免前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前所長安東尼·福奇以及「國會山騷亂」眾議院特別調查委員會成員等人,以防止特朗普政府上台後對他們進行報復。拜登在一份聲明中說,「在一些案件中,...
加沙停火協議生效 有人卻想抹去巴勒斯坦人臉上的微笑 - 天天要聞

加沙停火協議生效 有人卻想抹去巴勒斯坦人臉上的微笑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加沙停火協議第一階段於當地時間1月19日11點15分也就是北京時間1月19日17點15分生效01協議生效時間推遲期間以軍空襲未停加沙母親:我害死了我的孩子加沙停火協議第一階段原定當地時間1月19日早上8點30分生效。但以方稱哈馬斯「未按協議規定提交首批釋放人員名單」,從而推遲協議生效時間。就在協議推遲...
特朗普聲稱:格陵蘭島人喜歡我們,相信丹麥會同意賣島 - 天天要聞

特朗普聲稱:格陵蘭島人喜歡我們,相信丹麥會同意賣島

【文/觀察者網 楊蓉】據澳大利亞天空新聞網1月20日報道,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當天重申,美國「需要」格陵蘭島來維護「國際安全」,稱他相信丹麥會同意美國購買這片丹麥自治領土。特朗普是在20日於白宮簽署一系列行政令時作出上述表態的。當被問及除了買下格陵蘭島外,還有哪些其他選擇能滿足美方需求時,特朗普說:「格陵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