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菲律賓政壇內鬥愈演愈烈,而這一次,有人試圖把局勢燒得更猛烈一點,把中國也拉下水。
【奧爾特加五世】
事情的起因,是眾議院多數黨的二號人物奧爾特加五世,在菲律賓海岸警衛隊的一次報告中,開了一個「神奇的腦洞」。
他聲稱,菲律賓船隻在黃岩島遭遇中國水炮事件,與副總統莎拉的彈劾風波有某種「同步性」。簡而言之,他試圖暗示兩者之間有些說不清的瓜葛。
而他這番言論看起來更像是一場政治秀,沒打算把話挑明,反正只要丟出那麼一個暗示,自然就會有人跟進,繼續熱炒話題。不過,這裡頭的邏輯未免太過牽強。內鬥是菲國內政務,而海域爭端卻是兩國外交事務,八竿子打不著的事硬要扯到一起。
【菲律賓內鬥】
關於此次海上爭端,中方已經說的很明白,是菲律賓方面不顧國際法和區域穩定,派出多艘船隻強闖黃岩島,被中國海警依法管控,責任完全在菲方。如果菲方不挑釁,自然不會受到中方水炮伺候。菲律賓這是為了內鬥,連基本事實都不顧了。
眾所周知,此前杜特爾特政府對中國持較友好的態度,從而促使兩國關係穩定發展。但如今的小馬科斯政府似乎想藉助民族主義情緒,轉移國內對其執政表現的不滿。
這才明白,為何奧爾特加敢在眾議院玩這種遊戲。他們想一箭雙鵰:既能抹黑杜特爾特陣營,又能激發對中國的不滿情緒。同時又可以暫時化解民眾對小馬科斯執政成績的質疑。
【菲船被水炮驅離】
然而,這種短淺的策略無疑是在為未來埋下隱患,因為任何引導民族情緒的嘗試,最終都可能會反噬到自己身上。
從中方的角度來看,對此事件的立場一如既往的堅定且明確。中國已經向聯合國提交了黃岩島領海基線聲明和海圖,還在相關海域加強了海空兵力部署。在面對菲律賓的挑釁行為時,中方並沒有退縮,而是用事實和國際法來界定責任,表明立場。
對於菲律賓內部而言,將內政問題與外交衝突混為一談,無疑是在給本就複雜的局勢火上澆油。可以預見的是,如果這種利用大眾情緒的做法繼續下去,無論是 菲律賓國內政治還是中菲關係,都可能會受到更大的考驗。
【小馬科斯】
可是,這一切對小馬科斯陣營來說,可能並不是優先考慮的問題。他們急於在短期內凝聚內部力量,並希望通過外交爭端引發的民族情緒,掩蓋施政上的不足。然而,這種通過煽動情緒獲取政治利益的手段,最終只會適得其反。
面對這些挑戰,中方的多重策略無疑是高瞻遠矚的,既通過法律和國際框架推動問題解決,也不忘加強自身的軍事準備。這樣的策略組合,不僅強化了中方的立場,更有助於在國際社會贏得支持,有理有據地應對各種潛在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