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宇:好消息,美國教育部還在;但壞消息是,美國教育部還在

2024年11月23日09:33:08 國際 1619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周德宇】

特朗普這兩天又公布了一個新的內閣人選,教育部長琳達·麥克馬洪。這也一如既往地反映了特朗普這次組閣的風格:論功行賞,放飛自我。

這位麥克馬洪女士可能認識的人不多,但是認識她老公文斯·麥克馬洪的人可能會多一些,他們夫妻是世界摔角娛樂公司WWE)的老闆。

而且很多人可能都看過文斯·麥克馬洪的梗圖:

周德宇:好消息,美國教育部還在;但壞消息是,美國教育部還在 - 天天要聞

而麥克馬洪一家和特朗普的關係可謂是源遠流長,早在上世紀80年代,特朗普就因為WWE而與麥克馬洪一家相識。而特朗普和麥克馬洪家最出圈的一次整活,是2007年的「億萬富翁之戰(Battle of the Billionaires)」。當時是美國的億萬富翁們選擇打手們在WWE上替自己出戰,輸了的人要被贏家當眾剃光頭。

於是在這場整活中贏了的特朗普,就貢獻了給文斯·麥克馬洪當眾剃頭的名場面:

周德宇:好消息,美國教育部還在;但壞消息是,美國教育部還在 - 天天要聞

官方層面上,特朗普說選擇琳達·麥克馬洪是因為她參與過多個教育相關機構,並且一直支持特朗普的教育政策。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這個提名是因為他們的多年關係,是因為琳達·麥克馬洪是特朗普的大金主。在被提名之前,琳達·麥克馬洪就已經是特朗普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美國優先行動」的主席。

但無論如何,特朗普至少還是任命了一個教育部長,而不是直接開天窗,徹底履行他要廢除美國教育部的競選承諾。當然,沒有民主黨的配合,特朗普本來也基本沒法廢除教育部,因為這需要國會通過。

不過,特朗普對教育部的很多設想和訴求,也就是廢除教育部,強調家庭自主選擇,讓教育回歸各州,其實在他的各項議程里不算什麼整活,都是共和黨多年來的傳統項目。而圍繞著美國教育部存廢的各種爭議,就跟美國的絕大部分問題一樣,不在教育部本身,而在歷史更久遠的種族問題、貧困問題以及州權問題。

美國教育部怎麼來的?

其實美國教育部的歷史不算長,嚴格來說,當前的美國教育部是在1979年由時任總統卡特創立的,在此之前聯邦層面沒有部級單位負責教育,只有內政部或「衛生、教育、福利部」下屬的機構。而自從1979年教育部成立以來,共和黨每隔一陣都會把「廢除教育部」提上日程,只是因為永遠無法得到足夠支持而作罷。

所以廢除教育部這一步,算是特朗普遵循傳統,而非腦洞大開。而且如果你一想到教育部的歷史就這麼短,可能自然也會產生一個疑惑,既然沒有教育部大家也這麼過來了,那還要這個部門幹什麼呢?

這個事情就得一直往上追溯了。美國在建國之初,並不將教育設為聯邦管轄範圍內,而是交由各州自行安排,這也是現在特朗普喊著「把教育交還給州」的理論依據。

但是在美國內戰之後的重建時期,為了推動種族平等的改革,並且進一步提升學校的教育質量,很多人開始認為美國需要一個聯邦層面的機構來處理教育事務。於是在1867年,美國第一次成立了一個名義上的「教育部」,包括部長在內只有四名成員,其職責只是調查和搜集美國教育系統的數據以供參考。

然而即便是如此卑微的教育部,也很快在各方圍攻之下被取消,並降格成為了內政部的一個辦公室。就和重建時期美國的眾多失敗改革一樣,動了州權的蛋糕,想要去推動南部各州不願做的種族平等,那就沒有好下場。而美國這個最初「教育部」的短暫生命,也預示了當代教育部所經歷的一切。

不過,雖然從重建時代到1979年的一百多年間美國沒有一個聯邦級別的教育部,但不代表美國沒有在聯邦層面支持過教育。畢竟對富裕人群的教育從來不愁支持,但是對於窮人和少數族裔的教育,一般連州政府都沒有興趣,那就只能讓聯邦政府去想辦法。畢竟普羅大眾缺乏教育的惡果,往往是在聯邦層面才會顯現,不能指望各州和私人在大眾教育上的積極性。

所以在一戰二戰以及冷戰時期,美國聯邦都以國家安全為出發點,多次教育撥款以改善美國大眾的教育狀況。一方面是為了提升識字率和科學素養以與敵國競爭,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大眾被無政府主義共產主義思想所「蠱惑」。

而隨著民權運動的發展,如同重建時期一樣,教育的平等又被聯邦政府提上了日程,但此時的聯邦有了更多的權力和資金。1965年的《初等和中等教育法》向全美國的中小學提供了數額龐大的資金,試圖解決貧困和種族隔離帶來的教育問題。而該法案在多次修正後一直延續到了今天,其相關資金是美國最龐大的一筆教育開支。

所以在教育部成立之前,美國聯邦也不是不管教育,錢和規劃都是有的,但就缺個部門來統一管理。很多時候錢發到了各州,各州往往就會自行支配而不顧聯邦法案的本意,特別是那些本應用於貧困學生的錢。

於是到了卡特總統時期,他便主張,一個聯邦的教育部會更有效地管理和運用那些資金,而且有助於拆分過於龐大的「衛生、教育、福利部」。如同重建時期一樣,建立教育部的想法遭遇了不少阻力。不過,支持這一主張的民主黨人在國會佔優勢,也有部分共和黨人在妥協下同意,美國國會就在1979年通過《教育部門組織條例》,正式成立了延續至今的聯邦教育部。

從成立的歷程我們可以看出來,美國教育部最主要的職能和權力其實就是管錢,而管錢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教育在階層和種族上的平等。

美國教育部能幹什麼?

所以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教育部其實沒有管理課程的權力,這個權力本來就是留給各州的,教育部沒這個本事去搶。所以當特朗普宣稱要通過廢除教育部來清除「進步主義」對學校的影響,並且推廣他的「愛國主義教育」時,這個說法是不太嚴謹的,甚至有些自相矛盾。如果特朗普認為聯邦教育部不應該有許可權在學校推廣「進步主義教育」,那他又要用什麼許可權來推廣「愛國主義教育」呢?

但不可否認的是,教育部既然有著管錢的權力,也就有著管一切的權力,就可以通過資金的方式去鼓勵學校們去做符合「進步主義」的事情。不過美國中小學的經費中,其實也就只有8%是來自於聯邦教育部,所以聯邦教育部到底有多大影響力,也是一個問題。

畢竟,特朗普和共和黨人又不是第一天執政,特朗普第一次執政那幾年,他所批判的什麼「跨性別」教育,不是照樣在發展嗎?而反過來說,拜登執政這幾年,美國南方各州在教育改革上的保守化趨勢也是一點沒停。在佛羅里達得克薩斯這些州的帶頭下,很多學校都開始以各種名目禁書:

周德宇:好消息,美國教育部還在;但壞消息是,美國教育部還在 - 天天要聞

所以特朗普雖然說著要把教育「交還給州」,但聯邦怎麼把從沒拿到的東西交回去呢?但是重點不在這裡,而是在於「州權」作為一種口號,永遠是能吸引保守派支持的。當初的種族隔離就是在「州權」的名義下進行的,禁止墮胎也是在「州權」的名義下進行的,大家並不是在乎「州權」本身,而是在乎這背後的意識形態

當然,特朗普勝選之後,以加州為首的民主黨各州也開始喊著拒絕聯邦政府的干涉,強調自己的州權。所以指望著特朗普上台,加州的學校就會不再教「人的一百種性別」,似乎也不太現實。

美國教育部有什麼用?

所以說到底,美國教育部能做的事情確實也很少。雖然成立教育部的本意,推動教育公平和種族平等,確實在美國有進展,但你也很難說這到底是一個只能管錢的聯邦部門的功勞,還是整體社會進步帶來的變化。

當然,就是在錢的部分,聯邦教育部能做的也就那麼回事。美國公立學校的資金是常年不足的,也是跟不上經濟發展和國際水平的:

周德宇:好消息,美國教育部還在;但壞消息是,美國教育部還在 - 天天要聞

最尷尬的問題是,如今美國教育的現狀之糟,是能夠被特朗普拿出來當罪狀控訴的程度:既然有了教育部,美國教育還這麼爛,那要教育部何用?

雖然美國仍然有著世界頂尖高校,但是你一旦考慮到中小學教育,特別是為了窮人服務的公立學校,那就足夠把美國的教育指標拉得很低了。

比如,美國中學生的表現在國際上一直和美國的國力不太匹配。有人可能要說這些學力測試是給亞洲做題家定製冠軍,體現不出歐美學生的創造力,可是美國人連歐洲人和加拿大人都比不過啊:

周德宇:好消息,美國教育部還在;但壞消息是,美國教育部還在 - 天天要聞

不光是跟別的國家橫向比較比,就是在歷史上進行縱向比,美國學生的閱讀與計算能力在近些年也都是在停滯甚至下降的。雖然疫情對於教育有著重要影響,但是我們能夠看到,在疫情前,美國的教育就已經在出大問題了:

周德宇:好消息,美國教育部還在;但壞消息是,美國教育部還在 - 天天要聞

所以特朗普在競選的時候,在教育問題上痛心疾首,把教育列為拜登政府的罪狀之一,不能說沒有道理。他主張學校應該注重培養學習能力,培養教師積極性,那也是合理的。

唯一的問題是,誰來干呢?他主張的計劃,拋開各種意識形態和黨派爭鬥不談,那些試圖提升學生能力和教師質量的舉措,如果說美國各州或者私人部門自己肯干,那他們早幹了,用得著等到現在?最後不還是得回到聯邦頭上?

所以一邊要取消教育部,一邊要做只有教育部做得動的改革,無非是典型的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競選綱領。當然,這就是美國很多政府部門和改革的縮影,也不局限於教育問題。

每一任總統上台時候都說的好聽,要做的一堆,結果要什麼沒什麼,還要給政策失敗背鍋,我要是聯邦部門我也擺爛啊。

在種族問題和貧困問題遲遲無法得到解決的當下,教育部又能管得了多少呢?說到底,教育質量很大程度上不光在於學校本身,更在於學校所處的社會,在於學生所生活的家庭與社區。這些根深蒂固的問題,別說教育部,誰來都不好使。

所以到頭來,這些年美國兩黨在教育問題上真正能折騰的,不也就只能是關心下性別問題,禁一禁書了?

周德宇:好消息,美國教育部還在;但壞消息是,美國教育部還在 - 天天要聞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辦公場所提前解約,承租方能否要求搬家費? - 天天要聞

辦公場所提前解約,承租方能否要求搬家費?

藍天公司與白雲公司達成協議,約定白雲公司入駐由藍天公司提供的辦公場所。藍天公司交付場地後,白雲公司依約支付押金及服務費。後藍天公司與白雲公司協商終止協議,並承諾退還押金、支付搬家費。因藍天公司逾期未付上述款項,白雲公司將藍天公司訴至法院,要求藍天公司退還押金3
寶雞市岐山縣:「三聚三建」一站式解紛工作法 - 天天要聞

寶雞市岐山縣:「三聚三建」一站式解紛工作法

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蔡家坡鎮地處秦嶺北麓、渭河川道,轄26個行政村、9個社區,鎮域面積20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5萬,現有企業1500餘戶,其中工業企業500餘戶,先後承擔全國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國家級建制鎮示範試點、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
花季少年的瘋狂人生!2003年武漢市「4·19」無名男屍案偵破始末 - 天天要聞

花季少年的瘋狂人生!2003年武漢市「4·19」無名男屍案偵破始末

春天,花的季節,萬木萌發,群芳競秀,一派生機。文人墨客對春天情有獨鍾,用「花季」形容意氣風發的少年時代。誠然,身處花季的少年猶如鮮花一樣孕育希望,闊視未來。但是,卻有人在這最美麗的季節上演了一出悲劇,充當毒蛇一樣兇殘暴戾的角色,演繹了——花季少年的瘋狂人生。
澳洲農家10層奇樓點擊量破100萬,內部曝光,竟在發展「永續農業」 - 天天要聞

澳洲農家10層奇樓點擊量破100萬,內部曝光,竟在發展「永續農業」

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鄉村地帶,一棟突兀聳立的10層建築因路人拍攝的短視頻意外走紅。這座名為「吉萬塔」的白色高樓,不僅是澳洲最高的私人住宅,更承載著埃文斯家族「永續農業」的理想。當外界驚嘆於建築的奇觀時,這個務農家庭更希望人們關注他們打造的400英畝(約合1
這種罪行遠比我們想像得嚴重,有人受害而不知 - 天天要聞

這種罪行遠比我們想像得嚴重,有人受害而不知

2024年12月19日,72歲的多米尼克·佩利科特(Dominique Pelicot)被法國阿維尼翁(Avignon)法院頂格判處20年監禁。他在法庭上承認,從2011到2020年,他反覆使用藥物迷暈結婚50年的妻子吉賽爾(現已離婚),不僅自己對她實施性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