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護航高質量發展情況,省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蔣萬雲出席新聞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中新社記者:
山東檢察機關在加強知識產權綜合司法保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方面有哪些新作為?
蔣萬云:今年以來,山東檢察機關按照省委和最高檢部署要求,深化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3起案件入選最高檢典型案例,1個集體、3名個人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最高檢等表彰為「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成績突出集體和個人」。
一是依法嚴厲打擊侵犯商業秘密犯罪。商業秘密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凝聚了企業的智力成果,關係到科技創新。今年1-10月,山東檢察機關共辦理侵犯商業秘密犯罪案件14件40人,反映了對商業秘密的刑事保護越來越重視,越來越嚴格。省檢察院制定了《侵犯商業秘密犯罪案件證據審查指引》,統一規範了案件證據認定標準,並聯合省公安廳對侵犯商業秘密案件掛牌督辦,形成服務保障科技創新的工作合力。
二是強化對企業知識產權綜合保護。今年1-10月,山東檢察機關共辦理涉企知識產權犯罪案件669件,同比增長13.2%;辦理涉企知識產權民事監督案件135件,同比增長6.2%。針對企業反映的制假源頭治理問題,省檢察院在全省部署開展了「知識產權犯罪『全鏈條』打擊專項工作」,聯合公安機關對制假犯罪打源頭、端窩點、斷鏈條。
三是加強對侵犯著作權領域犯罪打擊力度,分批次選取侵權盜版重點案件掛牌督辦。今年1-10月,依法打擊侵犯著作權類犯罪108件358人,同比上升10.2%、49.8%,既加強對電影、圖書、音樂等傳統領域著作權保護,又注重對資料庫、數字版權、文化創意等新技術、新業態、新領域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助力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四是聚焦鄉村振興中的知識產權保護。指導全省辦理假農藥、假種子、假冒農產品案件22件,同時,針對特色農業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農產品品牌創建等方面開展知識產權法律服務,助推產業發展。依法開展地理標誌領域公益訴訟,向行政機關提出打擊侵權假冒、規範商標使用、開展產品質量抽檢、制定地理標準產品具體標準等18項檢察建議,推動地理標誌產品規範運營。
五是依法強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制定《知識產權涉案企業風險防控指南》,制發檢察建議和風險提示函,幫助涉案企業建立知識產權風險防控體系。連續5年發布《知識產權檢察白皮書》並建立長效機制,得到最高檢領導批示肯定並推廣全國。
山東法制報記者:
請從檢察履職辦案的角度,談一下檢察機關是如何通過「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服務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
蔣萬云:今年以來,全省檢察機關通過一體抓實檢察業務管理、案件管理、質量管理,深化落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用心助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一是依法嚴懲破壞公平競爭和侵害企業利益犯罪。重點打擊商業賄賂、串通投標,利用網路實施的敲詐勒索、損害商譽、強迫交易等嚴重破壞公平競爭秩序犯罪和非法高利放貸、欺行霸市、強買強賣等侵犯企業合法權益的涉黑惡犯罪。青島檢察機關辦理的一起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案,有力打擊了針對企業的網路侵權犯罪。今年以來,全省檢察機關通過履職辦案為企業追贓挽損62億餘元。
二是強化涉企民事檢察監督。積極開展反不正當競爭民事生效裁判監督工作,加強對虛假宣傳、商業詆毀等不正當競爭民事糾紛案件的監督,依法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加強對涉企虛假訴訟案件的監督,重點關注並懲治利用債的保全制度、股東出資責任、法人人格否認以及破產撤銷權等相關制度進行逃廢債務行為,依法維護企業經營發展的誠信環境。今年以來,全省檢察機關共辦理涉企民事生效裁判監督案件1503件,提出抗訴和再審檢察建議301件;辦理涉企民事執行監督案件1463件,發出檢察建議786件;辦理涉企民事虛假訴訟監督案件370件。臨沭縣院辦理的一起虛假訴訟監督案,入選最高檢典型案例。
三是加強涉企行政檢察監督。依法妥善辦理產權保護、社會信用、監管執法等方面涉企權益保護行政訴訟監督案件。統籌行刑反向銜接與行政違法行為監督,依法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其糾正。
四是積極開展公益訴訟檢察監督。聚焦重點領域、重點問題,特別是違法違規套取、騙取、截留、挪用各類助企惠民補貼等情形強化公益訴訟監督。在辦理相關領域涉企檢察公益訴訟案件中,以監督促治理,積極引導企業依法經營、轉型提升發展,促進新舊動能轉換。
來源:山東省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