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發布最新消息,接下來的一周,中國政府首腦將應邀出訪寮國、越南兩個鄰國,參加完在寮國舉行的一系列東盟多邊峰會後,又會對越南進行訪問。
預計這兩趟行程,不光討論中國與東盟的多邊合作,南海問題也會佔據相當的篇幅。這和目前亞太的地緣政治格局息息相關,而我們在中南半島的互聯互通布局更不容有失。
【寮國總理宋賽邀請中方政府首腦訪問寮國,並出席東盟峰會】
從中國-東盟的視角而言,在南海問題上,較為棘手的就是菲律賓和越南兩國。菲律賓這邊已經不必多講,小馬科斯政府自從加強美菲防務關係以來,在南海問題上的言行表現是有目共睹。
相比起來,越南雖然顯得比較低調,只是我們也能看到,這段時間中越歷次高層互動,越南這邊總要提一句,希望與中國管控海上分歧。
這恰恰說明,中越在南海上確實存在爭端,雖然還不至於對雙邊合作產生嚴重的消極影響,但隱患始終存在。
而這次東盟峰會,各方普遍關注,涉及南海問題的部分,火藥味會不會特別濃,另外圍繞「南海行為準則」的談判會不會取得進展。
【今年的東盟峰會,預計南海問題將是討論的重點】
但大體還是維持之前的態勢,會有限地推進談判進程,但不會出現突破性的成果,至少就目前的南海局勢而言,實在不宜抱有過分樂觀的估計。
東盟那邊也在給自己打預防針,泰國前外交部長就放出風聲,說「南海行為準則」的相關談判「進展緩慢」,而且個別國家開始暗示,即便最後達成了「準則」,對他們也不具備法律約束力。
這意味著,即便中國與東盟在南海問題上談出了一個具體的框架,這些國家在南海問題上還會是「我行我素」,甚至會「毀約」。
雖然沒有具體點名都有哪些國家,但對我們而言,結合這段時間在南海的各種風波,對號入座並不是什麼難事。
當然了,這次東盟峰會,本質上是東盟與周邊國家,乃至於域外大國的多邊互動,要討論的很多。我方政府首腦要參加的,也不只有中國-東盟峰會,還有東盟與中日韓峰會,以及東亞峰會。
【馬科斯政府這段時間的言行表現,讓菲律賓「不選邊」的表態分外空洞】
如果只是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多邊峰會,那麼很多事情反而好談,不過一旦牽涉到域外大國,事態就顯得很複雜。不過說是域外大國,其實指的只有美國一個。
美國要是打定主意,將亞太作為與中國博弈的「主舞台」,那麼地區國家勢必會面臨強大的地緣政治壓力,東盟更不可能置身事外。
東盟整體的策略,是不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但這三個字,嘴上說說很容易,身體力行地實踐,難度可不小。菲律賓同樣說自己在中美之間「不選邊」,但說服力幾乎是一目了然。
在寮國參加完東盟多邊峰會後,中方政府首腦下一站就是越南。毫無疑問,這是中越又一輪高層互動,越南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繼續落實蘇林之前訪華取得的成果,特別是在中越鐵路合作這個領域。
而各方也注意到,這段時間,越南領導人蘇林正頻頻開展外訪行程,在訪問中美兩國以後,又馬不停蹄地趕往蒙古,順勢開啟了對歐洲的訪問行程。
蘇林履新後的這一系列外事安排,充分體現出了越南推行「竹子外交」的柔軟身段。不過越南在外交上的一個重要命題,就是在貫徹「竹子外交」的同時,又要繼續向中國證明,越方確實把發展對華關係,作為自己外交戰略的「頭等優先」的原則不會變。
【越南總理范明政邀請中方政府首腦訪越,繼續推動鐵路合作】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中越之間的鐵路合作難免受到干擾,那麼越南最後還是跟不上中國在中南半島的互聯互通布局。
目前中越之間的鐵路合作,主要集中在現有兩條鐵路的軌距改造,以及新建一條標準軌鐵路。雖然可行性報告還沒有正式出爐,但越南已經開始推動下一步規劃,將新的標準軌鐵路一直向南延伸到胡志明市,既能作為「南北鐵路」的主體,又能與中越鐵路規劃無縫對接。
不用說,又是一個大工程,需要的資金也不是一個小數目。據初步估計,新規劃需要的總投資高達674億美元,只不過資金和技術誰來出,越南心中又是另一番盤算。
至少這筆錢,越南自己是掏不出來的。而且這也只是規劃而已,對於要不要持續與中國加深鐵路合作,越南始終存在極強的「安全顧慮」。
這還是和目前亞太的地緣政治有關,越南打算利用中美博弈的態勢,充分發揮「竹子外交」的優勢,確保利益最大化,但也免不了出現瞻前顧後的局面。
【蘇林這段時間正在訪問法國】
更何況,在討論中越關係的時候,南海問題始終是一個無法迴避的障礙。這一輪中越高層互動,除了就經貿合作深入對話,也會就海上爭端持續交換意見。
我們也不難發現,自從蘇林去了趟美國,越南這段時間在南海問題上,聲量比以前大了不少。
而且在海上第一線出現爭端時,越南開始有意無意地效仿菲律賓的輿論攻勢。如果結合上個月菲律賓與越南開展的一系列外交互動,越南此時在南海問題上出現的微妙變化,就更顯得意味深長。
就中越關係而言,兩國高層往往能夠通過深入對話,就海上爭端達成共識,但關鍵在於從上而下,在各個層級都發揮積極影響。當然,關鍵是越南要在南海問題上有足夠務實,從長遠角度看待問題,而不是單純搞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