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六屆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暨第五屆蘇州科學家日開幕。圖/蘇州人才發布微信公眾號
給予頂尖人才頂級支持,將達3000萬元至1億元。最近,在第十六屆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暨第五屆蘇州科學家日開幕式上,蘇州重磅發布2024版人才政策,拿出真金白銀擁抱國際精英、全球創客,引發輿論關注。
對一座城市的發展而言,人才的作用不可或缺。如何引進人才,怎麼留住人才,成為擺在不少城市面前的一個頗費思量的問題。其實,說白了這還是一個舍與得如何權衡的問題。
捨得下大成本、大投入,免除人才的後顧之憂,使其有盡展其才的機會和平台,才能真正拴心留人。而擁有多少人才在一座城市紮下根,往往意味著這座城市的發展後勁如何、發展成色怎樣。
尤其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人才的質量和數量,就是一地蓄力勃發的家底。
從這個意義上看,今年蘇州發布的人才政策也比較搶眼。據介紹,2024版蘇州人才政策著力構建「1+8」體系,主要包括:《關於蘇州市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1個統領性文件,頂尖人才、領軍人才和重點產業緊缺人才3項重點人才計劃,優秀人才專項獎勵、社會化引才獎勵2項專項獎勵政策,人才樂居保障、高層次人才子女教育服務和人才分類認定目錄3項服務保障政策。
這樣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全周期、全要素、全方位支持,處處體現著蘇州對人才的慷慨和珍惜。
不久前,蘇州市相城區還成功發放了首張人才房票,以人才房票政策推動人才「落地生根」。「人才友好」正在一項項具體政策的實施中,成為蘇州的特質。
而由此傳遞的這份為人才服務的周到和熱情,顯然能為一座城市的科創事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智力活水」。
一直以來,蘇州都有著「中國最強地級市」的美譽。若按GDP算,今年一季度中國前十二大城市裡,要麼是直轄市,要麼是副省級城市,而蘇州位居第六位,且是唯一的地級市。
蘇州何以能?在以往的普遍認知中,蘇州是靠著區位優勢,通過招商引資而發展起來。實際上,在蘇州的發展軌跡中,招才引智與招商引資一樣重要。蘇州對人才的大方,最終推動了資本與產業「雙向奔赴」。
尤其當前,蘇州正錨定「在科技創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目標,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傳統產業轉型方面,加強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第五代移動通信(5G)等新興技術與傳統產業集成耦合創新;新興產業鏈方面,要在元宇宙、基因技術、量子科技、氫能與儲能等前沿技術領域,實施未來產業培育計劃。
以實施科技創新「八大工程」為抓手,引育一流創新人才;全面實施「蘇州智造」強基提質行動,加快建設「1030」產業體系……蘇州謀劃經濟發展的大手筆,哪一項都離不開技術賦能、離不開人才保障。
經濟發展的高質量,往往意味著高技術含量、高知識密度,在知識迭代、技術不斷升級的過程中,人才的價值不言而喻。
所以,對蘇州而言,並不是說經濟發展好了,富裕了,錢多了,才對人才慷慨大方起來,而恰恰是對人才的尊重、厚待,促進了其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為一流的人才搭建一流平台、實現一流價值,形成引人聚才的「強磁場」,蘇州的「人才為本」,打造了經濟發展「強引擎」,正在讓蘇州成為創新之城、創業之都、創富之地。這份發展理念,或值得不少地方借鑒。
撰稿 / 流水(媒體人)
編輯 / 遲道華
校對 /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