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 謝青)看不清、看不懂、易丟失……藥品說明書作為全面呈現藥品有效性、安全性信息的載體,是臨床用藥的重要指導工具。但當前通用的紙質藥品說明書仍存在著諸多使用不方便的問題,由此引起了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藥科大學校長郝海平的注意。
相比傳統的紙質版,藥品電子說明書作為藥品信息新型傳遞載體正在逐漸推行實施。在調研走訪過程中,郝海平了解到,目前我國尚處於藥品電子說明書試點階段,未能從法律法規層面健全監管體系,缺乏權威統一的數據平台、訪問方式和數據標準,且仍存在術語表達較為專業而導致患者「看不懂」等問題。
對此,郝海平建議,以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革試點經驗為基礎,對《藥品說明書和標籤管理規定》進行修訂,明確藥品電子說明書法律定義、呈現形式、格式要求和實施路徑,確立電子說明書法律效力,並完善技術指導原則、技術標準等配套文件,為全面推行提供法律保障。
同時,強化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主體責任,明確其及時更新並公開電子說明書的義務。依託電子說明書,同步推行面向患者的說明書,以患者友好為原則,加強說明書可讀性,以簡潔易懂的文字呈現用藥關鍵信息,同時解決「看不清」「看不懂」問題。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藥科大學校長郝海平(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各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積極探索電子說明書的推廣與應用。2020年6月,陝西省發文鼓勵在藥品包裝上印製說明書二維碼;2023年10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藥品說明書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及相關指南文件,試點推行藥品電子說明書,鼓勵在藥品包裝或紙質說明書中以條形碼或二維碼形式提供。
「但是試點工作中,仍存在電子說明書上傳平台不統一、掃碼獲取途徑多樣等問題。」郝海平建議,由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建立統一權威的藥品電子說明書公開平台,以審評審批和說明書變更管理信息為基礎,確保真實性、時效性。通過開放埠,面向持有人提供在線填報、數據導入等服務,由持有人及時更新最新版本說明書;面向社會提供在線查詢、信息檢索、文本下載等服務,方便醫患各方獲取用藥信息;面向相關監管系統,為藥物警戒、互聯網醫療、醫保管理等提供信息互聯共享。
目前,我國尚處於電子說明書試點階段,僅要求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提供PDF文本格式。郝海平介紹說,但從國際經驗來看,依託通用電子標準建立的結構化說明書具有適用多樣化平台、實現在線多級檢索、支持交互信息開發、各類電子系統可讀取等優勢,有助於說明書信息的重複利用和深度挖掘。
對此,他建議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兼顧醫患需求、企業成本和行業發展水平,設定從文本格式向結構化文本、通用電子標準過渡,進而實現說明書無紙化的推廣路線和計劃表。儘快研究制定結構化文本數據集、編製技術要求、數據創建標準等,形成與國際銜接的統一技術要求。
此外,為提高行業和公眾對藥品電子說明書的認知度、參與度,郝海平建議,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以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革試點為契機,面向醫療機構、患者開展科普宣講,幫助熟悉電子說明書查詢途徑和使用方法,提高社會認知度,培養電子說明書閱讀習慣;面向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藥品生產企業組織政策宣傳和技術培訓,在行業內普及電子說明書和通用電子標準知識,開展技術指導,引導助力企業積极參与電子說明書轉換與應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