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視角看中國 | 大事·小事

2024年03月05日01:55:12 國際 1592

每年全國兩會期間,百姓冷暖、民生福祉都是習近平總書記心頭最大的牽掛。在與代表委員的親切交流中,一次次詳細詢問,一句句暖心叮囑,無不體現著總書記深厚的人民情懷。

通過衛星視角,讓我們看看總書記兩會上的這些民生關切,有了哪些新變化。

太湖好一點了嗎?」

時間:2023年3月5日

場合: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

衛星視角看中國 | 大事·小事 - 天天要聞

經過綜合治理,太湖湖體水質實現新改善,2023年上半年太湖水質首次達到良好湖泊標準,全年水質藻情達到2007年以來最好水平。

【微鏡頭】

江蘇以佔全國1%的面積、6%的人口,創造了10%以上的經濟總量。在對「排頭兵」寄予厚望的同時,總書記始終強調「在率先、排頭、先行的內涵中,把生態作為一個標準」。

太湖好一點了嗎?」「沒有藍藻了吧?」在許昆林代表發言時,習近平總書記插話問。

「我一直要求,在生態上一定要把握住。歌里唱『太湖美』,多美啊!但一想起藍藻,就起膩了。工業和生活排放一度對太湖污染很大,治理花了很大力氣。我們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搞不好就不是『金山銀山』,反而成了虧錢買賣。」總書記的囑託語重心長。

【總書記說】

我們談高質量發展,不談新發展理念不行。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始終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內在統一來把握髮展、衡量發展、推動發展。

「鄉親們都下來了吧?」

時間:2022年3月6日

場合:看望全國政協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

衛星視角看中國 | 大事·小事 - 天天要聞

位於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城的沐恩邸社區是「懸崖村」村民搬遷後聚居較多的社區。搬遷後,村民子女上學、縣城就醫、文化活動等生活需求得到有力保障,生活質量有了顯著提升。

【微鏡頭】

2017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說,他曾在電視上看到有關涼山州「懸崖村」的報道,特別是看著村民們的出行狀態,感到很揪心。

2022年全國兩會上,來自四川的益西達瓦委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展示了「懸崖村」今昔對比的兩張照片——

阿土列爾村的萬丈陡壁上,曾經搖搖欲墜的藤梯,已經換成了結實的鋼梯。

「鄉親們都下來了吧?孩子上學、老人看病,都下山住了吧?」總書記關切詢問。

益西達瓦高聲答道,搬了一部分,留了一部分。村裡發展起了旅遊,日子越來越好。

【總書記說】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對困難群眾,我們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幫助他們排憂解難。

如何提升中西部教育水平?

時間:2021年3月6日

場合:看望全國政協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

衛星視角看中國 | 大事·小事 - 天天要聞

近年來,中西部高校緊密對接核心技術攻關領域及區域特色主導產業,增設了一批緊缺專業。截至2023年6月,中西部高等專業布點達到3.1萬個,較十年前增長了8000個專業布點,中西部高等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顯著提升。

【微鏡頭】

來自蘭州大學的嚴純華委員關於優化高等教育結構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彙報引起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

嚴純華委員說:「近幾年,中西部高等教育取得了明顯進步,但與東部相比,依然存在較大差距,且有進一步拉大的可能。」

如何提升中西部教育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告訴大家,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國家將加強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教師定向培養和精準培訓,深入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

【總書記說】

我們應該通過提升中西部教育水平來促進中西部經濟社會發展,通過解決教育不平衡帶動解決其他方面的不平衡。

「你們耕地面積多少?」

時間:2019年3月8日

場合: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

衛星視角看中國 | 大事·小事 - 天天要聞

河南省鶴壁市浚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擁有高標準農田面積超80萬畝。近年來,河南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8585萬畝,佔全省耕地總面積的76%。2023年河南糧食產量達到1324.9億斤,連續七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

【微鏡頭】

「你們耕地面積多少?」「耕地紅線多少?」「小麥畝產量多少?」「非洲豬瘟疫情在河南怎麼樣?」……參加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連串問題。

「對像我國這樣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糧食安全一定要警鐘長鳴,不能輕言糧食已經過關了」「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要堅決遏制土地違法行為」……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大家,千萬不要在吃飯問題上得健忘症。

【總書記說】

要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

「農牧民看病怎麼解決?」

時間:2016年3月10日

場合: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

衛星視角看中國 | 大事·小事 - 天天要聞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農牧民人口占全州總人口六成左右。近年來,通過夯實基層衛生機構數量、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力促優質資源下沉等舉措,著力破解農牧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微鏡頭】

「農牧民現在生孩子都到醫院去嗎?」「村裡都有保健室嗎?」「青海有的地方面積很大,農牧民看病怎麼解決?」參加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提給娘毛先代表一連串問題,讓這位來自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的醫生直呼「緊張得不得了」。

【總書記說】

要著力加強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培育民族地區特色優勢產業,有序開發民族地區特色優勢資源,提高民族地區產業結構層次,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社會事業發展和民生建設資金要向民族地區傾斜,讓民族地區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高速公路通到你們那裡了吧?」

時間:2015年3月6日

場合:參加江西代表團審議

衛星視角看中國 | 大事·小事 - 天天要聞

截至2023年9月,江西85個革命老區縣的高速公路通車裡程超過6000公里,全省70%以上革命老區縣通雙高速。

【微鏡頭】

習近平總書記對穿著民族服裝的蘭念瑛說:「你是畲族。」蘭念瑛答道:「是的。很高興總書記認出我是畲族。」總書記說:「畲族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都有分布。」

「農家樂辦起來了嗎?」「高速公路通到你們那裡了吧?」審議過程中,當來自江西省撫州市資溪縣的蘭念瑛代表發言時,總書記多次插話,關切地詢問當地少數民族群眾生產生活情況。

【總書記說】

要著力推動老區特別是原中央蘇區加快發展,決不能讓老區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掉隊,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堅戰,讓老區人民同全國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果。

總策劃:傅華 呂岩松

總監製:任衛東

策劃:孫承斌 徐壯志

出品:常愛玲 齊慧傑 周寧 令偉家

統籌:張紫贇 雙瑞 於衛亞 黃慶華

監製:張立紅 周年鈞

記者:水金辰 楊紹功 楊進 尹恆 李安 周盛盛 賴星 李傑 陳斌 多蕾

編輯:王浩程 姜子煒 郭潔宇

海報設計:趙丹陽

通訊員:吳志貴 孫海瀟

衛星數據:星圖地球今日影像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10年虧空3.3萬億?特朗普硬給富豪送錢,美國人要買單到2050年! - 天天要聞

10年虧空3.3萬億?特朗普硬給富豪送錢,美國人要買單到2050年!

特朗普又整活了!剛回白宮就掏出個「大而美」法案,名字聽著挺吉利,實則是給億萬富翁發「減稅紅包」,普通老百姓的醫保、飯錢、取暖費卻被砍得稀巴爛。拜登氣得在社交平台上跳腳,罵這法案「魯莽又殘酷」,可眾議院還是高票通過了。說白了,這哪是「大而美」
蘭洽會開幕在即!記者帶你搶「鮮」探館 - 天天要聞

蘭洽會開幕在即!記者帶你搶「鮮」探館

第三十一屆蘭洽會開幕進入最後倒計時,本屆「蘭洽會」以「共享機遇,共謀發展,共創繁榮」為主題,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重點突出國際經貿合作、區域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和招商引資渠道四大亮點,著力打造西部地區經貿合作重要平台。7月5日上午,記
關稅談判最後階段,印度做2手準備!還威脅要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 - 天天要聞

關稅談判最後階段,印度做2手準備!還威脅要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關稅談判最後階段,印度開始做兩手準備!甚至威脅要對美國實施報復性關稅!一起來看看!7月5日消息,印度表示,希望在未來幾天內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同時威脅要對美國實施報復性關稅。印度可能對部分美國商品加收關稅,以報復美國對汽車及零部件提高...
莫迪反擊了?印度向世貿通報:計劃向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 - 天天要聞

莫迪反擊了?印度向世貿通報:計劃向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7月5日消息,印度已向世界貿易組織(WTO)通報,計劃對部分美國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以回應美國違背世貿組織規則,對從印度進口的汽車及零部件加征關稅的措施。路透社報道,根據印度官方通報,新德里稱華盛頓對印度的汽車和部分汽車零部件徵收25%的關...
大風暴要來了?特朗普稱:已簽署12國關稅信函!周一就會發出? - 天天要聞

大風暴要來了?特朗普稱:已簽署12國關稅信函!周一就會發出?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最新消息!特朗普稱:已簽署12國關稅信函!下周一發出!一起來看看!7月5日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說,他已在12個國家的關稅信函上簽字,下周一7月7日就發給這些國家,信中概述它們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將面臨的各項關稅水平,「無論它們接受不接受」。路透...
特朗普簽署了大而美法案!這對中國會有何影響?一文看懂!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簽署了大而美法案!這對中國會有何影響?一文看懂!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7月4日,美國「獨立日」當天,特朗普正式簽署了爭議拉滿的「大而美」法案!這份價值4.5萬億美元的超級法案,一邊給企業減稅、給富人發錢,一邊瘋狂削減窮人醫保和食品補貼。國會吵翻天、專家警告債務崩盤,但特朗普卻高呼「美國再次偉大」。這波操作...
490萬美元!中斷1年半後,美國恢復進口俄羅斯大豆!發生了什麼? - 天天要聞

490萬美元!中斷1年半後,美國恢復進口俄羅斯大豆!發生了什麼?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罕見!490萬美元!美國居然恢復從俄羅斯進口大豆!發生了什麼?7月5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對美國統計數據的分析顯示,美國在中斷近一年半之後,於今年5月恢復了從俄羅斯的大豆進口。具體數據來看,2025年5月,俄羅斯對美國出口大豆490萬美元,為202...
港澳企業家代表團走進蘭州高新區,共探合作新機遇 - 天天要聞

港澳企業家代表團走進蘭州高新區,共探合作新機遇

7月5日,港澳企業家代表團走進蘭州高新區開展實地考察活動,旨在深入了解園區產業發展情況,尋求合作共贏契機。此次考察活動由蘭州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武永強全程陪同,甘肅葯業集團、蘭州佛慈國際商務有限公司相關領導也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