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我們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個省份或地區,都有延續著一些習俗,飲食方面也存在差異,有些喜歡吃甜,有些喜歡吃咸,還有的喜歡吃辣。
面對這樣的飲食習慣,很多人內心就會有個底,如果能夠接受還好,不能接受那就及時止損,以免委屈了自己一輩子。
所謂眾口難調,年輕人在外面工作的時候,全國各地的美食都有,可以吃自己喜歡的食物,可要是去到某一個地方,選擇性就會小很多,如果不吃就沒有其他吃的,

有一名女子跟男友回貴州老家,想著去他老家看一看,如果沒什麼問題兩人就結婚,結果不到三天女子就受不了了,又返回了廣州。
女子自述跟男友在廣州認識,兩人談了一年多時間,本來想趁著這段時間回家見父母,然後把婚事給定下來。
由於婚後要到男方家生活,女子就跟著男友一起回家,看下他家具體是什麼情況?如果沒事就結婚。
兩個人從廣州先是坐飛機,後來又轉汽車,最後男友的父親騎了一個摩托車來接,歷經波折才到他們家。

交通不方便也就算了,沒想到飲食方面也受不了,每天都是用一個鍋煮菜吃,所有東西都是一鍋燉,額外準備了一個蘸水。
類似這樣的吃法,女子的內心是有些排斥的,想著第一天入鄉隨俗,就沒有多說什麼,誰知道接下來兩天都是如此吃法。
從小就是吃炒菜長大的,天天這樣清湯火鍋,女子覺得不適應,就私下詢問男友,你們這邊吃飯就這樣嗎?
男友說我們這邊都是這樣吃的,也很衛生健康的,沒什麼問題?讓女子萌生了想走的想法。

女子越想越覺得後怕,想著自己以後要在這個地方生活,估計就得一直吃這樣的飯菜,實在是受不了,就告訴男友說自己要離開。
沒想到對方也不理解,還覺得女子是嫌棄他父母,最終兩人不歡而散,一子就定了返回廣州的高鐵票。
離開時男友也沒有送到貴陽,只是走了一輛車給她坐,女子的心也徹底涼了,這樣的人家不嫁也罷。
女子回到廣東後,還用自己家的飲食對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覺得那邊的飲食也太差了。

女子發布的內容,引發了大量貴州網友不滿,都覺得這樣吃沒有問題,也並不是貴州人捨不得吃,主要是老人這樣吃習慣了。
可究其根本原因,還是男方家沒有重視女生,明知道對方是外地人,做飯時也沒有詢問一下,還是用以往的觀念來吃飯。
哪怕是普通人家,有個客人到家都會炒菜,何況是新媳婦上門,一點也沒有考慮別人的感受,也難怪女生會選擇離開。
況且女生說出自己的想法,男人應該就有所察覺才對,如果他覺得父母一輩子都這樣,不被嚇到才怪,換了任何人估計都得走。

從女生公布的畫面來看,這家人也確實不太講究,翻來覆去都一個菜,吃多了誰都會厭?
有人覺得女生太現實,生活不好後續可以改善,這樣數落人家,會不會也不太好,顯得個人很沒有素質。
不過既然已經選擇離開,想必也沒有複合的可能,抱怨幾句也很正常,任何問題的發生,原因都是雙面性,不好去說誰是誰非,大家都有選擇生活的權利,也不必要去委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