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南:美國推崇的「國際秩序」需要中東混亂

2024年01月06日19:15:04 國際 1020

張思南:美國推崇的「國際秩序」需要中東混亂 - 天天要聞


直新聞:如何看待本周中東地區的亂局和布林肯的中東七日行?


特約評論員 張思南:2024開始不過一周,中東地區就遍地開花,彷彿全面衝突即將到來。


周二(1月2日),以色列無人機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進行「斬首行動」,殺死哈馬斯二號人物;同日,以色列向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發動空襲,攻擊了敘利亞的軍事設施;周三,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遭遇成立45年來最慘重的恐怖襲擊,兩起針對已故高級將領蘇萊曼尼紀念活動的自殺式爆炸,導致伊朗南部城市克爾曼84人死亡,超過200人受傷;周四,美軍無人機又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發起「斬首行動」,民兵團體「人民動員組織」第12旅指揮官身亡。


再加上自2023年10月7日以來的巴以衝突仍未結束,和最近一段時間愈演愈烈的葉門胡塞武裝襲擊紅海航線,如果站在地圖前,我們會發現,剛才提到的這些地點——巴以、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已經自西向東,貫穿了整個中東地區,形成了一道「混亂的弧線」。


與此同時,本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開啟了為期一周的中東之行,4日到11日將訪問土耳其、希臘、約旦、卡達、阿聯酋、沙烏地阿拉伯、埃及、以色列和以色列佔據的約旦河西岸。有意思的是,如果把這些國家連在一起,也可以形成一道弧線,自西向南將剛才那道「混亂的弧線」阻攔在外,彷彿目的是將歐洲和非洲擋在身後,將混亂推向高加索和中亞地區,前者是俄羅斯的腹地,後者則是亞歐大陸橋的十字路口。


有觀點認為,布林肯本周的中東之行象徵著某種秩序的重塑,而美軍又一次的「斬首行動」則製造著新的混亂,兩者無疑是矛盾的。我倒認為其中並不矛盾,因為當所謂的秩序是某個國家或者某個排他利益集團所主導,混亂則是必要的養料。


1999年,老布希的國防部長,以及後來小布希的副總統迪克·切尼在一次公開的演講中表示,中東地區擁有著全世界三分之二的石油和最低的開採成本,因此「終極大獎」就在中東。切尼繼而表示,能源是世界經濟的根本所在,海灣戰爭不過是這一現實的展現。作為海灣戰爭的核心策劃人之一,切尼的這一番話讓我們可以一窺美國大戰略的某些邏輯:對於美國而言,一個戰敗的、混亂的、不得不為滿足某些國家能源需求而重建的伊拉克,要遠遠好於一個強大的、穩定的、可以影響世界石油價格的伊拉克。伊拉克如是,整個中東亦如是。


中東的混亂滋養著美國的所謂秩序,如果說過去20年混亂的核心是能源,未來20年混亂的核心還將包括地緣戰略,是阻止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自東向西延伸,經由中亞、中東,與歐洲相連接,打破自西方大航海時代以來,超過500年的世界秩序壟斷。


張思南:美國推崇的「國際秩序」需要中東混亂 - 天天要聞


直新聞:你認為新的一年中東局勢有進一步升級之虞嗎?


特約評論員 張思南:這是一個好問題,我個人認為2024年中東局勢何去何從取決於巴以衝突,或者更直接一點,取決於以色列。這倒不是說伊朗、伊拉克這些域內國家更加安定,又或是美國、俄羅斯這些域外國家沒有干涉的意願,只是當前以色列會選擇怎樣的道路,多少令人感到不安。


首先,請允許我引用美國《華盛頓郵報》1月5日的數據,目前,由於以色列的持續轟炸和進攻,加沙地帶死亡人數已經超過2萬人,並有200萬人處於饑荒之中。而以色列的官方敘事則是,自2023年10月7日以來的軍事行動旨在擊敗哈馬斯,為死去的猶太人復仇。


我為什麼說感到不安呢?因為在這個官方敘事之外,以色列政府內部正在不斷湧現更極端的聲音。據《以色列時報》報道,2023年11月5日,以色列政府部長級官員阿米哈伊·埃利亞胡在接受電視台採訪時表示,應向加沙地區投放核武器,「將那裡夷為平地,消滅所有的巴勒斯坦人」;據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報道,11月12日,又一名部長級官員,這一次是以色列國家安全部長伊塔馬·本·格維爾宣稱,任何同情哈馬斯的人「都應該被消滅」;據路透社報道,11月14日,以色列財政部長斯莫特里奇在一份聲明中強調,以色列將無法忍受巴勒斯坦作為一個獨立實體存在於加沙地帶。


然後本周二,2024年1月2日,據以色列媒體《國土報》報道,以色列執政黨議員摩西·薩達在電視節目中表示,他認為絕大多數以色列人都支持「消滅所有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周四,以色列駐英國大使霍托維利在當地電視節目中強調,以色列沒有別的解決方案,「只能夷平加沙的每一所學校、每一間清真寺、每一棟房屋」。


事實上,這樣的言論還有很多,我剛剛展現的甚至不是最極端的。而這樣的言論和以色列在加沙的戰爭行為,構成了2023年12月29日,南非政府向聯合國國際法院提起的訴訟,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地帶「實行種族滅絕」。在此,我無意具體討論以色列是否犯下了嚴格意義上的「種族滅絕」,但至少這份84頁的訴訟書中我有一點完全認可,那就是自2023年10月7日以來,以色列政府從未有效壓制過國內政治人物和公職人員「公開且直接地煽動實行種族滅絕」。


好消息是,即便如此,以上這些極端的認知也許不反映以色列核心政治人物、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真實立場,我剛才提到的這些人也都不在當前以色列的戰時三人內閣之中,理論上不具備最終決定以色列如何結束這場衝突的權力。有匿名的以色列軍方人物對《華盛頓郵報》透露:「專業人士都知道,不可能消滅所有巴勒斯坦人,沒有加沙人和巴勒斯坦權力機構,就沒有未來。」


但壞消息是,至少到今天為止,內塔尼亞胡對最終的結局仍然模糊其詞,那些持極端立場的官員雖然不在戰時內閣之中,卻也是內塔尼亞胡維持權力的保障。如果說一開始,以色列對加沙的激進戰爭行為還只是在大選季不得不迎合選民,目前的走向則開始變得荒謬,讓人感到不安。以舉國體制,公然對數百萬平民犯下戰爭暴行,瓦解的也許不僅是中東的和平與安定,更是自二戰之後,文明世界對於「整體戰」「全面戰爭」等概念的摒棄,讓全人類再次面對某些不堪回首的歷史幽靈。


張思南:美國推崇的「國際秩序」需要中東混亂 - 天天要聞


張思南:美國推崇的「國際秩序」需要中東混亂 - 天天要聞


作者丨張思南,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

海報製作 | 朱蘭靜

編輯丨劉立平,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

排版丨蘇瑞雪,深圳衛視直新聞編輯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全國首例過度醫療公益訴訟案:125份病歷中113份存在過度醫療 - 天天要聞

全國首例過度醫療公益訴訟案:125份病歷中113份存在過度醫療

125份病歷中,113份病歷存在對未達到手術指征、不符合手術條件、有手術禁忌證的患者實施手術及違反診療流程實施手術等過度醫療違法行為……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與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發布一批消費者權益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其中湖北省黃石市檢察院辦理的某醫院過度醫療侵
人民公安報:王玉鑫 用愛鋪就山區孩子的「求學路」 - 天天要聞

人民公安報:王玉鑫 用愛鋪就山區孩子的「求學路」

3月20日清晨,在位於西南邊陲的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昔馬鎮保邊村,晨露沾濕了雲南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德宏邊境管理支隊盈江邊境管理大隊昔馬邊境派出所教導員王玉鑫的警服,他把裝滿文具的袋子遞到山區男孩小申手裡。「阿鑫叔叔,我一定要努力走出大山!」男孩堅定
未成年人自願文身,刺青館能否免責?法院:不能以未成年人「同意」而免責 - 天天要聞

未成年人自願文身,刺青館能否免責?法院:不能以未成年人「同意」而免責

未成年人自願文身,刺青館是否需要承擔責任呢?近日,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人民法院調解了一起涉未成年人文身糾紛,對刺青館是否能以未成年人自願行為免除責任給出了答案。法院審理後認為,未成年人以其年齡、智力狀況、社會經驗等尚不能判斷文身對自己身體和人格利益帶來的損害和影
辦公場所提前解約,承租方能否要求搬家費? - 天天要聞

辦公場所提前解約,承租方能否要求搬家費?

藍天公司與白雲公司達成協議,約定白雲公司入駐由藍天公司提供的辦公場所。藍天公司交付場地後,白雲公司依約支付押金及服務費。後藍天公司與白雲公司協商終止協議,並承諾退還押金、支付搬家費。因藍天公司逾期未付上述款項,白雲公司將藍天公司訴至法院,要求藍天公司退還押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