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熱9月:極端氣候的背後真相
2023年10月5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了9月氣候監測報告,令人震驚的數據再次向我們展示了全球變暖的嚴峻形勢。這份報告指出,2023年9月成為史上最熱的9月,全球均溫達到了16.38度,超過了歷史紀錄。這一數字不僅是小幅超越,而是大幅超越,比之前的最熱9月高出了0.5度,比過去91年至2020年的均值高出了0.93度,這種高溫程度令人瞠目結舌。
全球各地的氣候都受到了極端高溫的影響。北美洲、南美洲、歐洲和非洲都經歷了有氣象紀錄以來最熱的9月,我國也記錄下了有史以來最高的9月均溫。需要注意的是,全球均溫的升高不僅僅表現為高溫,還伴隨著與溫度上升相關的各種極端天氣事件。
儘管我國陸地上的9月沒有出現極端異常高溫,但南海海溫卻達到了極端高位,為超強颱風蘇拉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蘇拉以極高強度靠近廣東沿海,並在登陸後持續影響福建、廣東、廣西等地近10天,帶來了東南沿海廣泛的特大暴雨。
最熱9月背後的現象是全球變暖的氣候背景。事實上,自2000年以來,最熱9月頻繁出現,並且每年都比前一年更熱。尤其是2015年之後,每年9月的全球均溫都比均值高出0.2度以上。厄爾尼諾現象的迅猛發展也是這種變暖的重要推動力。根據歷史數據,厄爾尼諾出現後,地球的平均溫度往往會出現躍升,例如2014年至2016年的超級厄爾尼諾後,2016年9月全球均溫創下了大幅度的紀錄。
最熱9月之後,溫度異常依舊持續升高。雖然10月還沒有結束,但陸地和海洋的溫度偏高已經明顯可見。在海上,西北太平洋出現了超強颱風布拉萬,其風力高達17級以上,成為全球風王。超強颱風小犬在我國台灣、廣東沿海帶來了驚人的狂風和特大暴雨,而颱風三巴則以異常路徑登陸海南廣東,引發了特大暴雨。印度洋氣旋風暴泰傑在阿拉伯半島登陸,並在那裡停留了5天以上,給葉門、沙烏地阿拉伯沙漠地區帶來了連續的暴雨。東太平洋的五級颶風奧蒂斯造成了嚴重後果,它帶來了17級以上的風力,登陸了墨西哥西海岸大城市阿卡普爾科,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而在陸地上,墨西哥在颶風來臨之前出現了超過45度的高溫。
在我國,10月下旬出現了一輪非常低調但異常的回暖天氣。10月29日,河北部分地區的氣溫已經超過了28度。預計10月30日至11月2日,北方多個省份可能連續打破10月下旬和11月的高溫紀錄,迎來最晚的30度,溫度偏高幅度將驚人。南方也將明顯回暖,江南地區接近30度,華南地區超過30度。
這樣規模的回暖將帶來兩個後果。11月上旬將有冷空氣南下,由於前期溫度偏高幅度過大,即使這股冷空氣本身實力不強,也足以引發極其劇烈的降溫,造成寒潮天氣。如此大規模、長時間的回暖之後,我國和全球10月的均溫可能接近甚至超過歷史紀錄,最熱9月之後,我們很可能迎來最熱的10月。在厄爾尼諾持續發展的背景下,11月和12月的均溫也有可能超過歷史均值,再次刷新紀錄。
事實上,自2023年7月以來,全球均溫的曲線不僅高於歷史均值,而且高於所有年份的曲線。從7月到9月,每個月都成為了最熱的月份。這種均溫的偏高看似悄無聲息,實際上已經是極端氣候事件。尤其是在秋冬季節交替之際,這種偏高以及伴隨的各種極端天氣對人體健康構成了巨大威脅。我們需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隨時準備更換四季衣物,同時也要擺脫心理負擔,認識到11月不使用暖氣、開空調也是可以的,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調整使用。
總結一下,全球最熱的9月再次提醒我們全球變暖的現實和嚴重性。極端氣候事件的頻繁發生給人類社會和生態系統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面對這一挑戰,我們應該採取行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請問您對於當前全球變暖的形勢有何看法?你認為我們應該採取哪些措施來減緩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