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到了9月底,中秋和國慶十一假期連在一起的「雙節」,在全國人民的熱切盼望中終於來臨。不過,就在中國人民迎來長假的時候,大洋彼岸的拜登,可能就有點發愁了。因為美國政府,可能也要放一個「十一長假」了。
當然了,美國政府放假,肯定不是慶祝中國的「十一」了。而是白宮實在掏不出錢發工資了,只能讓美國聯邦政府的工作人員自己選擇,要麼無償工作一段時間,要麼停薪放假一段時間。明顯,選擇後者的人,是絕大部分。
這個事情說出來,其實還挺逗的。雖然我們都知道,美國人沒錢就用「核動力印鈔機」,瘋狂印鈔票就完事了。但問題是,美國政府並沒有全力從國庫裡面,把錢給取出來。這就導致,如果拜登要給人發工資,得從國會要錢,通過撥款法案後,進行發放。而到目前,拜登政府的預算案,依舊被卡在國會裡,這就導致美國聯邦政府,這個「十一假期」,不想放都不行。
據白宮方面透露,這次的「關門」,是從10月1日中午12點01分正式開始。至於什麼時候恢復,取決於國會「放不放閘」。潛台詞就是,美國聯邦政府陷入癱瘓,那是國會的問題。國會什麼時候通過,什麼時候恢復運營。相當於用民意和社會輿論來壓國會。幾乎可以看做是一個政治手段。至於由此帶來的美國國家利益的受損,那明顯不在這群「政治流氓」考慮的範圍內了。
事實上,中國人可能會覺得政府關門基本已經屬於「亡國」的範疇。但和中國的情況不太一樣的地方是,西方這種選票制度下的「有限責任」政府,對於關門甚至破產,似乎沒有什麼抵觸。就比如前不久,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就破產了。欠的債務、基礎支出也不用給了。
最直觀的就是對民眾的態度,政府關門了,至於那些急於辦事的民眾,那就自求多福了。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在2021年美國德克薩斯州遭遇暴雪,數百萬人挨凍。結果一個市長被指責為什麼不救援的時候,直接和民眾對罵,聲稱「市政府不欠民眾什麼,民眾沒資格要求政府進行救援,遭到暴風雪,那你就自己想辦法」。這段言論,直接被中國不少網民奉為「美式經典」,拿來懟經常吹捧美國的公知們。
挺諷刺的是,美國政府的關門歇業,原本是用來應急的。但這些年,隨著美帝走下坡路,似乎都成為躲避發工資、「合法」欠薪的「騷操作」了。比如在2018年底到2919年1月,特朗普時期,要搞美墨邊境的「隔離牆」。當時共和黨和民主黨發生巨大分歧,國會為了反對而反對,導致美國政府發不出工資。然後特朗普就宣布關門35天,導致80萬公務員一分錢的工資都沒領到。在1995年和1996年,柯林頓政府想要「踢掉」數十萬政府僱員,又不想被起訴賠錢,乾脆2次關門歇業,「合法」遣散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