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邊境管理支隊
木戛鄉「少數民族婦女維權中心」
普法案例推廣!
巾幗能頂半邊天
木戛鄉位於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西北部,毗鄰緬甸北部,受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影響,這裡的群眾法治觀念及法治意識相對薄弱,曾經因非法出入境、吸毒以及婚戀糾紛、家庭暴力引發的婦女外流、家庭重組、兒童權益得不到保障等現象時有發生。
針對這一情況,普洱邊境管理支隊木戛邊境派出所積極推動建立了「少數民族婦女維權中心」,中心以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為重點,倡導男女平等、家庭和睦、敬老愛幼、鄰里團結,協助地方黨委政府和公安機關開展法律法規宣傳、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治安巡邏管控、問題家庭幫教等活動,有效預防了各種違法犯罪和侵犯婦女兒童權益行為的發生,在維護轄區社會穩定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她們是法治宣傳員,打通法治宣傳
「最後一公里」


針對轄區群眾尤其是婦女兒童法律意識淡薄、維權意識弱的問題,木戛邊境派出所決心大力開展法律法規宣傳教育,積極推動成立少數民族婦女維權中心,定期開展法律法規知識培訓,通過婦女維權中心「宣傳員」以點帶面開展普法宣傳。
「宣傳員」們走到哪裡,就將法律宣傳帶到哪裡,她們結合身邊的案例,用樸實的語言,向群眾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雲南省邊境管理條例》等涉及婚姻家庭、鄰里關係、群眾自身利益的法律知識,將一場場法律宣傳帶到田間地頭、帶進偏遠村寨,通過講故事、拉家常式的交流,讓法律宣傳更加接地氣,更容易被老百姓理解和接受。
中心成立以來,累計開展各類宣傳活動190場次,受教育群眾達2.5萬餘人。
她們是糾紛化解能手,架起群眾溝通的
「連心橋」


木戛邊境派出所在工作中發現,大部分侵害婦女兒童的事件都是因家庭矛盾、婚姻糾紛引起,因此在「婦女維權中心」成員聘用時,優先選擇具有初中以上學歷、懂民族語言、懂民族風俗、會溝通技巧、熱心糾紛調解的本地婦女。
在工作中,她們充分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及時收集轄區的矛盾糾紛和安全隱患,做到早發現、早彙報、早介入,將一串串的家庭瑣事化解在萌芽狀態,防止事態擴大。2019年春節期間,轄區勐糯村村民李某,因丈夫長期酗酒,並對其實施家庭暴力,打算服用農藥自殺,少數民族婦女維權中心成員何美芳得知這一情況後,第一時間趕到李某家中,對其進行疏導,並向派出所做了彙報。通過派出所民警和該村少數民族婦女維權中心成員的共同努力,李某丈夫對自己的魯莽行為懊悔不已,並下定決心痛改前非,和妻子好好過日子。
近年來,少數民族婦女維權中心累計化解各類家庭糾紛100餘起,接待群眾求助服務60件,為轄區群眾挽回損失80餘萬元。
她們是治安管控哨兵,築牢安全屏障的
「女子巡邏隊」


隨著邊境管控壓力不斷增大,木戛邊境派出所在轄區治安管理、巡邏防控、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等工作任務日趨繁重,婦女維權中心成員主動提出要深化職能作用,協助派出所開展巡邏防控工作,打響巾幗不讓鬚眉的「鐵娘子」招牌。
2019年,木戛邊境派出所根據立體化防控工作需要,依託少數民族婦女維權中心,組建了普洱邊境地區第一支少數民族「女子巡邏隊」,巡邏隊員採取步巡勤務模式,定期對沿街鋪面、村寨等開展網格化巡邏,進一步築牢轄區的安全屏障。尤其在重大節日安保、疫情防控等勤務繁重時段,巡邏隊員踴躍投身到執勤任務當中,有效緩解派出所警力不足的難題。2021年6月25日下午,巡邏隊員在對勐糯村進行巡邏時,發現5名陌生男子,身背雙肩包,穿著運動鞋,從寨子中小路穿過,行色匆匆。這一跡象讓隊長張小珍馬上警覺起來,她想起了派出所民警不久前培訓過的內容,這些人的行為特徵與偷渡人員特點高度吻合,便立即向社區民警報告。根據巡邏隊員提供的線索,木戛邊境派出所及時出警將5名男子查獲,經過詢問,該5名男子均為外省籍,當場承認了逃避邊境檢查、打算偷渡至緬甸的違法事實,並根據該5名男子的供述,將轄區內協助他人偷越國(邊)境的李某某一併抓獲。
「女子巡邏隊」成立以來,開展巡邏400多次,提供線索協助破獲案件24起。
她們是愛心幫扶使者,情系留守兒童的
「拉祜媽媽」

木戛鄉98%的人口是拉祜族,婦女維權中心的成員不僅是轄區治安防控的「鐵娘子」,也是轄區少年兒童的「拉祜媽媽」,用實際行動關愛轄區留守兒童。
李某伍、李某拉和張某襪是木戛鄉中心完小四、五年級的學生,因為父母外出打工多年未歸,他們成為了村裡的留守兒童,由於缺乏管教,小小年紀便出現了許多不良行為。為了幫助這類青少年健康成長,少數民族婦女維權中心張小珍、田翠芳、李娜思三名成員主動請纓,與李某伍、李某拉和張某襪形成一對一的結對幫扶,擔任起他們的「臨時監護人」,定期深入學校、家庭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教他們掌握生活常識,學習文明禮貌,戒除行為陋習。通過系列幫扶和關愛活動,填補了監管缺乏和母愛缺位的空白,讓這些青少年能夠重返校園,走上正道。
「少數民族婦女維權中心」

「婦女維權中心」的成員們身兼多職,照顧家庭、下田勞作、學習知識、調解糾紛、巡邏執勤事無巨細,事必躬親。
在留守兒童眼裡,她們是可親的「拉祜媽媽」;在群眾眼裡,她們是懂法的「和事佬」;在村幹部眼裡,她們是熱心的「好幫手」;在民警眼裡,她們是巾幗不讓鬚眉的「女漢子」。
她們的辛苦付出,讓拉祜山寨多了一份平安,多了一份寧靜。
2022年,普洱邊境管理支隊以木戛鄉「少數民族婦女維權中心」為主題的普法案例,在雲南省邊境地區「法治宣傳固邊防」活動中獲評「雲南省邊境地區法治宣傳十大優秀案例」。
來源:普洱邊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