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之前,辛苦點擊一下「關注」,這樣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也讓我了解您的需求,感謝您的支持!
7月30日法國駐尼日大使館被數千名暴徒圍攻,他們把俄羅斯與尼日國旗插在了法國大使館,高呼「法國人滾出尼日」的口號,還把本屬於法國大使館的牌匾拆毀。尼日政變領導人在7月31日譴責法國「企圖進行軍事干涉」,難道法國授權實施打擊了?
尼日總統被控制,「護衛」變元首
總統巴祖姆在7月26日晚上遭到了自己的衛隊的背叛,他們突然闖入了他的住所,將他軟禁在那裡。這些叛軍宣布廢除了總統的職權,並實施了一系列緊急措施,如封鎖國境,禁止夜間出行,停止所有國家機構的工作。
尼日政府的高級官員試圖與叛軍進行談判,希望能夠解救總統,但是叛軍拒絕了他們的要求。民眾也紛紛上街抗議要求叛軍釋放總統,但無濟於事。
原尼日總統衛隊的將軍奇亞尼,在29日宣布成為尼日的新國家領導人。這消息一出,美國、法國和聯合國等就對此表示了譴責和擔憂,並呼籲恢復民主秩序,但是尼日軍方並沒有表現出任何讓步的意願。
法國暫停援助示威者扔掉法國牌匾
由於尼日政變,法國暫停了對尼日的援助,與其經濟軍事合作也全部停滯。法國外交部29日宣布,暫停向尼日提供援助,並召開特別國防委員會,研究是否應該撤走在尼日駐紮的1500名法國士兵。
這一決定激起了尼日而數千民眾的抗議,他們在30日走上首都尼亞美的街頭,圍攻了法國大使館,高呼「法國人滾出尼日」的口號。他們還把法國大使館的標誌拆下,換上了尼日和俄羅斯的國旗,表達了他們對法國的仇恨。
軍政府指責法國軍事干預,法國否認
尼日政變軍人在電視台表示:法國在尼日的野心暴露無遺,不僅對民眾施加武力,還想要操縱軍政府,企圖「獲得政治和軍事上的許可」,以便「對尼日局勢進行軍事干預」。
法國之所以如此關注和控制尼日,是因為尼日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特別是鈾,這是法國核能發電和製造武器的重要原料。法國如果把軍隊從尼日撤出,那麼它不僅會失去自己控制的自然資源,在非洲的影響力也會下降,法國的確有軍事干預動機。
法國外交部31日否認了尼日軍方的指責,稱法國沒有使用過任何致命武器對待這些「施暴者」。法國外交部還指出,「那群有預謀的暴徒對法國駐尼大使館發動了攻擊,可尼日政府沒有採取有效措施來制止這種暴力事件」。
法國外交部對此強烈不滿,指責尼日政府不履行其國際義務,保障法國外交人員和設施的安全。法國總統馬克龍也表示,一旦有人侵犯法國在尼日的公民或利益,法國將毫不遲疑地予以有力回應。
尼日政變有何影響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社交媒體上強烈譴責,認為這嚴重破壞示威者了尼日的民主與穩定。西非也急了,西共體甚至強勢表示可能會動粗,要求一周內見到他們總統恢復權力。
而美國則是火上澆油,因為尼日人揮舞著俄羅斯國旗 ,把國旗插到了法國大使館,所以美國開始拱火,想要給俄羅斯扣上煽動它國內戰「帽子」。
尼日發生政變,引起了美法俄等國的緊張關注,但是尼日國內並沒有因為政變而陷入混亂和動蕩,反而有點像是一場平穩的政權更迭。這是因為尼日總統並沒有掌握軍隊,而叛軍則迅速控制了局勢沒有遭到任何抵抗。
尼日軍方在27日發表聲明,強調他們不想看到軍隊內部出現分裂和對立,也不歡迎任何外部勢力插手尼日的內政。目前尼日國內還算平靜,但是如果有外國軍隊試圖進行軍事干預,無論是出於什麼理由,都將給尼日帶來災難性的後果,而西非地區的局勢也將變得不可預測。
西非的薩赫勒地區恐怖組織活躍,尼日也是這些極端恐怖組織的目標,為保證國家安全和地區穩定,尼日與西方國家建立了軍事基地合作反恐。然而政變動搖了尼日的政治局勢,與西方國家的反恐合作自然也就被迫終止。這無疑會加劇西非地區的安全危機,尼日媒體也普遍表示擔憂,希望巴祖姆總統能夠安全並繼續執政。
結語:
法國在尼日政變後暫停了對該國的援助,引發了一些示威者圍攻了法國大使館,法國總統馬克龍則堅稱會保護自己在非洲的利益,至於是否授權實施打擊我們無處考證。
此次政變不僅對尼日及其貿易國家有影響,還會影響西非地區的安全。所以各方因努力恢復尼日政權穩定,繼續幫助支持其反恐行動,維持地區穩定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