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訪者 虞偉 供圖
5月18日,在生態環境部宣教中心等主辦的2023生物多樣性友好城市主題活動上,寧波市海曙區《生物多樣性友好鄉鎮 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實施指南》地方性技術規範(以下簡稱《實施指南》)正式發布,這也是國內首次將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bS)全球標準進行地方標準轉化的探索。
什麼是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bS)?2020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提出了NbS 8大準則及28項指標,倡導依靠自然的力量和基於生態系統的方法,應對氣候變化、生態系統退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等社會挑戰。
在去年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二階段會議上,由中國擔任主席國推動達成的「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也將NbS納入了行動目標。目前,NbS被廣泛認為是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間的橋樑。

受訪者 虞偉 供圖
還記得在這次國際大會上,寧波市龍觀鄉曾帶著《生物多樣性友好鄉鎮規劃指南》,向世界發布實踐成果。此次,《實施指南》同樣基於龍觀鄉生物多樣性友好鄉鎮試點的實踐,給出了NbS實施的基本原則、策劃、項目管理以及監測評估等內容。
海曙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陶寧說:「《實施指南》著力解決NbS全球標準比較抽象、在基層適用困難的痛點,為更高水平推進生物多樣性友好鄉鎮建設提供標準支撐,也為我國乃至全球NbS本地化應用積累經驗。」
2021年以來,龍觀鄉率先在全國開展生物多樣性友好鄉鎮試點,發展生態型產業、倡導親自然生活、保護原真性生態、體現包容性治理,探索將生物多樣性融入生產、生活及鄉村治理全過程,逐漸走出了一條統籌推進生態保護和修復,協同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綠色發展路徑。

圖源 視覺中國
比如當地建成生物多樣性小型保護基地20餘個,通過整治河道、改造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保護當地的自然水體,確保水質安全;加固山塘水庫,預防自然災害風險;復興傳統耕作方式,打造中蜂生態平衡保護基地,「公司+基地+農戶」模式讓蜂農戶均增收30%;發展自然研學、生態旅遊,打造生物多樣性友好體驗地,帶動各類業態和村民創收6000餘萬元,社區收入顯著增加……
海曙區龍觀鄉黨委書記虞挺說:「我們把生物多樣性納入經濟社會發展主流,城建、旅遊、農業、綜治等各條線工作都跟生物多樣性相結合,探索生物多樣性友好社區、景區、學校和企業等友好單元創建,還在村規民約中強化生物多樣性內容,推動全民參與。」
《實施指南》的發布,將有助於對標國際標準,打開工作思路和格局,提升生物多樣性友好鄉鎮建設水平。

圖源 視覺中國
據悉,《實施指南》由寧波市生態環境局海曙分局提出並歸口,海曙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批准立項,由中國計量大學牽頭起草完成。
「堅持系統性、友好性、經濟性和包容性原則的生物多樣性友好鄉鎮模式,其實就是一種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標準起草小組負責人、中國計量大學碳中和與綠色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研究員虞偉表示,《實施指南》對相關概念進行本土表述,以便試點項目在決策論證時能根據NbS標準來規劃和實施,它不僅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工具,還是需要跨界、跨部門協力的全方位解決方案。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駐華代表張琰表示,IUCN制定的NbS全球標準為其從概念走向大規模實施提供了支持,全球標準不僅能用於國家層面的規劃與評估,也能指導地方層面的項目實施,希望能有更多的地方能夠像海曙區一樣,將NbS全球標準納入地方規範。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