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媒體報道稱,印度的人口數量已經於4月14日成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對此聯合國人口事務專員安娜·傑弗里斯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由於印度缺少精確的人口統計資料,其人口究竟何時成為「全球第一」的具體日期難以確定,只能大致推斷會在今年6月前後。
聯合國眾多專家認為,無論其何時實現,民眾都不應太把「人口第一」的座次看得太重要。聯合國人口發展基金會專家塔拉·賈拉姆向紅星新聞記者強調,不管是人口數快速增長還是緩慢下降的國家,都不應該擔心人口「過多」或者「過少」的問題,政府應該更多地關注職業教育、婦幼保健、養老關懷等基本領域,練好自己的「內功」。
↑4月18日,印度新德里薩達爾集市上的人群 據視覺中國
印度人口數將成全球第一
多方觀點:人口看總量更要看質量
聯合國4月19日公布的2023年《世界人口現狀報告》稱,預計在今年年中印度人口可以達到14.28億。
由於印度上一次人口普查還是在12年前,因此聯合國方面也沒有精確數字來進行人口對比。但安娜▪傑弗里斯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通過觀察推斷,印度成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應該會是在今年6月份。安娜認為,「沒必要太過關心誰是第一名的問題。遠遠比這更重要、更有趣的問題是:一個國家怎樣在面臨的人口條件下挖掘自身潛力,促進經濟和社會的進步。」
聯合國人口司事務官斯諾表示,印度人口快速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其目前的主體人群進入了黃金生育年齡,導致生育率有了顯著提高。但與此同時,印度的人口結構並非沒有隱憂:公共衛生、醫療健康和就業環境的壓力讓印度還無法實現和其人口結構匹配的發展速度。印度的公共健康投資佔gdp比重不足2%,在全球處於最低的檔次,致使五分之一的5歲以下兒童營養不良,15-49歲婦女群體中近一半人的血糖水平過低;印度脆弱的生態環境加上暴增的人口,使得糧食和飲水供給的壓力逐漸加大;另外印度的就業環境不容樂觀,大量年輕人在畢業之後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對於印度政府來說,年輕人口的大量湧現暫時還沒形成對經濟的助推力。
據外交部官網報道,4月1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也針對印度人口預計將超過中國的問題做出了回應:「一個國家的人口紅利既要看總量,更要看質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中國有14億多人口,其中勞動年齡人口近9億,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0.9年,新增勞動力受教育年限更是達到14年。同時,中國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動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積極應對人口發展變化。正如李強總理所指出的,中國的『人口紅利』沒有消失,『人才紅利』正在形成,發展動力依舊強勁。」
聯合國專家:
不必背負「人口焦慮」,經濟不平等才是最大問題
如今全球人口已突破80億大關,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在法國、日本、匈牙利、印度等8個國家做出的問卷調查,其中6個國家的多數受訪者認為全球生育率過高。
對此聯合國專家塔拉▪賈拉姆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她希望可以通過媒體宣傳工作讓人們破除「對生育率的迷思」。她認為,人們常常把氣候變化、生態環境等社會經濟問題歸咎於人口數量,從而怪罪人口太多了或是恐懼人口太少了。但聯合國《世界人口現狀報告》指出,人口多少本身並不會成為問題,人們無需過度焦慮。
↑剛果婦女在集市上售賣食物
以氣候問題為例,這份報告指出,80億人口的存在並不會必然導致氣候變暖,因為其中超過55億人所掙得的生存資源之少甚至不足以在地球上留下碳排放的足跡。比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某個單親母親,很可能要肩負著養育7個孩子的重擔,每日掙來的口糧只夠剛剛果腹。她所在的地區卻是遭受氣候變暖影響最嚴重的地方,需要承受極端的高溫天氣。與此同時,全球最富的10%人口排放了全球超過一半的溫室氣體總量,但他們的生活基本不會受到多少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經濟的不平等才是最大的問題,人口數量在這裡成為了某些人口中的「替罪羔羊」。塔拉▪賈拉姆認為,不管一個社會的生育率高還是低,政府都會有對應的解決之道。
在全球總人口創新高的同時,全球總體生育率卻在降低,人口格局在各國之間發生了「大分化」現象。一方面,印度、奈及利亞、剛果、菲律賓等8個國家的新增人口數量將佔全球一半;另一方面,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低生育意願國家」,意味著在他們有生之年很可能生活在一個人口不斷萎縮的社會。
塔拉·賈拉姆表示,聯合國鼓勵各國精確地掌握自己國家的人口資料,並且「因地制宜」地尋找合適的發展策略。比如對於一些人口猛增但基礎條件較差的國家,如果在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上增加投入,等到新增人口進入勞動力市場時就能收穫果實。另外對於一些人口處於下降趨勢、老齡化嚴重的社會,她認為加強醫療健康投入和引進移民勞動力,都是有利於提高生產力和人們生活水平的舉措。
賈拉姆強調,要想真正解鎖「人口紅利」,各國除了加強投資之外還需要注重照顧好婦女的權益。她認為總體來講,創造讓婚育婦女感到舒心的工作環境、將生育決策的主動權交還給婦女本人,都有利於每個家庭做出合理的生育決策。更何況女性本身就佔全部人口的一半左右,在一些婦女權益被嚴重忽視的國家,勞動力資源也會遭到極大的浪費。
紅星新聞實習記者 鄭直
編輯 郭庄 責任編輯 魏孔明